透镜财报丨平安好医生半年报:扭亏为盈,未来可期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19-08-08 08:58 38492


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

8月6日,平安好医生(01833-HK)公布了该集团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计中期业绩数据,尽管尚未扭亏为盈,但公司上半年亏损已经出现同比减少。

财报显示,平安好医生2019上半年总收入达到22.73亿元,同比增长102.4%,上半年亏损金额为2.7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4.44亿元减亏38.4%。

拆解平安好医生

看数据背后的四大业务

目前的平安好医生有四条业务线:家庭医生服务(线上咨询、挂号服务)、消费型医疗(体检、医美等线下服务)、健康商城(电商)、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广告)。2019年1-6月,这四部分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4.8%、17.1%、31.4%和4.1%,去年同期收入占比为16.5%、22.3%、55.9%以及5.3%,四部分比例均有所下降,原因在于平安好医生首次将健康商城中的个人和企业收入分开计算收入,不过综合来看四项业务收入增幅均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财报中,平安好医生首次将家庭医生服务版块更名为了在线医疗,但并未对相关变动有明确公示。

据半年报显示,2019年1-6月平安好医生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至21.6%,这是继2017年来同期二连降,健康商城依旧在整体上直接拖累了平安好医生上半年的毛利率。

仔细看数据,业务的变化其实很好理解。首先看在线医疗。

在线医疗一直是平安好医生的核心板块,毛利贡献的中流砥柱。主要涵盖了平安好医生的在线问诊、挂号、一小时送药等服务,仔细研究数据就能发现,近半年,平安好医生积极拓展线下药店,数量上看半年增加了1.6万家,零售药店覆盖城市也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到200个,这无疑为增长打下了基础。

再结合策略看,上半年平安好医生推出了了私家医生会员,虽然报告中未披露具体数据,但收入大增想必也有新业务有关。

而在线医疗的毛利率提高其实也很好解释,今年年初平安人寿保险重新签署了问诊服务协议,把服务费上调了,而平安保单客户咨询本来就是在线医疗大头中的大头,毛利率也就自然而然提升了。

来看消费性医疗,尽管收入和毛利都在增加,但毛利率却是一降再降。

其实消费型医疗版块就是提供体检、医美、检测等标准化服务的部分,但它的毛利率一直不高,主要因为这部分的销售方式主要是平安集团直接采购,以及通过平安集团销售代理渠道或者销售团队向企业客户销售,半年报中平安好医生自己也说了,上半年在集中资源开拓企业用户,毛利是提高了,但团体议价能力也容易把毛利率拉低,不过硬币也总有正反面,用户多了也好卖会员服务了。

来看健康商城版块。目前,健康商城属于平安好医生增长比较强劲的业务,但毛利率也是自2015年来从43.8%降到19.1%降到11.7%降到10.8%,最后到2019年半年期的10.1%。

财报显示,健康商城的收入主要来自自营销售产品所得收益和平台的第三方商家佣金收入。和阿里健康一样,平安大健康收入也分为自营和平台业务,自营是向供应商采购商品卖给消费者,平台业务是赚取佣金,不过和阿里健康不一样,阿里健康尽管自营业务带来巨大收入,但仓储物流拖累了自营增速,不敌平台业务。平安好医生则不同,虽然自营业务也在扩大,但是卖家主要来自平安系,通俗理解就是自家人来买,一买还买很多,毛利率自然也被压低。

与消费性医疗板块如出一辙,平安系客户贡献了大额营收,但却并没有留下很多利润,从2018年财报看,平安好医生五大客户均为平安集团附属公司或持股公司,占总收入约43.2%,这种深绑定给平安好医生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让它丧失了议价的主动权。据最新财报的关联交易,记者粗略估计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超过去年。

最后看健康管理互动业务。这块就是广告及服务版块,虽然在增长,但是总体变化不大,财报解释依旧是采用了精准的医疗流量投放模式,但其实还是因为来自几个主要的大客户如拜耳、辉瑞、哈药集团等的广告收入比较稳定,使这块没有产生较大起伏。

财报中比较亮眼的还有注册人数以及期末月活跃用户数和付费用户说的大幅提升。

截至2019年6月30日,平安好医生注册用户数达到2.89亿人,较2018年末增加2410万人,过去12个月累计增加6130万人;期末月活跃用户数达6270万人,期末月付费用户(MPU)达222.9万,同比增长61.2%。

不过在这背后却没有想象中营销费用的大幅增加,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的销售及销售费用为人民币37.67千万,较2018年上半年的人民币47.17千万減少20.2%。这也说明平安好医生通过正常流量、外部营销、促销活动及平安集团的客户转换扩展用户四种方式来获取客户的思路是正确的。

对多数互联网医疗企业而言,平安好医生的商业模式不可复制,在平安好医生背后,是互联网+医疗的逻辑的尝试。不过好在尽管随着规模扩大,亏损也没停止,但亏损数额的确少了不少,或许平安好医生真的能在不久后实现盈利,向大家证明积累流量再通过电商、广告灯方式变现的互联网+医疗模式,未必是一条行不通的路径。

记者手记: “互联网+”成就“好医生”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8月6日,平安好医生公布2019年中期业绩报告。不过,看完整个财报,最引人关注的不是实现总收入人民币22.73亿元,同比增长102.4%;而是期末月付费用户(MPU)达222.9万,同比增长61.2%。在拥有用户就拥有当下市场的今天,付费用户的增长尤其难能可贵,对于平安好医生来说,就凭这个数据足够振奋人心。

不过,跟看人不能看表面一样,看数据也要看数据背后的支撑点到底是什么?其实不难发现,2018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2019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突出强调了相关部门必须在2019年9月底之前完成互联网诊疗收费和医保支付相关政策的制定。

但到底“互联网+医疗健康”是一个怎样的形态,相信身处这个市场的企业或经营者其实都不是那么明晰。因此,平安好医生与商业保险的合作以及会员制,不仅让大家看到了在线医疗商业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平安好医生推出的“私家医生”,将被动的“生病找医生”变成“主动健康管理”,为用户带来全新医疗服务体验。同时,它打造的医院云、药店云、诊所云、村医云以及国际化的4+1战略也给“互联网+医疗健康”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

应该说,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数十年来高速的城市化进程,都成为在线医疗市场激发式增长的基础。平安好医生的2019二季度财报的“好看”仅仅是这个市场爆发的开端,在获取了这么多高质量的付费用户之后,平安好医生如何引导、服务以及继续赋能,则涵盖了未来整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完整链条。这个过程或许会迫使整个医疗健康市场反思资源不对等、效率低下这些看上去习以为常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平安好医生”这样的平台不仅仅是整个产业链的一个补充,同时,它也带来了很多观念上的颠覆。未来,可期。

评论 1

  • fm749 2019-08-08

    我都想下一个来用用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