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蓝:我对宽窄最后的理解就是无咎

封面新闻 2019-11-30 16:21 41873

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摄影报道

由封面新闻、作家出版社主办的“人生无处不宽窄——《宽窄之道》新书发布暨名家对话会”11月30日上午10点半亮相天府书展。 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蒋蓝参与了现场对谈与签售。

蒋蓝参加分享会

蒋蓝在《宽窄之道》一书中由宽窄巷子的来源引申撰文《从宽窄到中道》 ,分享会上,他再次奉献了自己惊人的学识和考据精神:无论是历史、建筑还是习俗,宽窄文化的交融无处不在。

成都人都知道宽窄巷子,蒋蓝介绍:“如果说三千年成都是一本大书,那么宽、窄巷子就是它的装订线。那两条巷子建于1781年,如果以此为肇始,距今刚好238年。在清代,就已经开始建了少城,公元前316年金河宾馆就是成都将军府。少城的街道很像一只摊开的大蜈蚣,旗人进驻成都后已经有两万人,生活极其困难,怎么分的空间?旗兵马甲、步兵是步甲,以北方的使用用了川东式建筑,北京文化与西南文化的对比到了晚清之后,许多旗人吃不起饭,汉人才进驻宽窄巷子,租房子、经商。破坏了,打破了建筑格局,整个空间建筑,我们西南地区开始的胡同就是宽窄巷子,北方的四合院可以满族人和汉族人也在这个区域和谐共处,落地生根。”

蒋蓝现场签售《宽窄之道》

宽窄巷子以前叫仁里胡同头条、仁里胡同二条。在一般人眼里,这两条巷子是差不多宽的,何以要如加以宽窄区别呢?“宽巷子旧时多为达官贵人居住,窄巷子聚居的是平民,显贵住的地方当然是用宽 ,平民住的地方自然就是窄 ,混杂之后,成都民间有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的说法。”

蒋蓝还特别提到花茶,“花茶不是四川人的发明,是旗人从北京带来的,只有老北京和老成都顽固地喝花茶。就是因为南北对撞,落地生根。”

道法自然的成都是歪的?蒋蓝说:西安、洛阳方方正正,成都的两条河决定了这个城市的走向。这两条巷子是成都历史的装订线,可以看到成都的城市格局。少城在作家李劼人《死水微澜》中的描述,犹如是一个精神的原乡:" 一个极度幽静的绿荫地区 "。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在 1945 年 3 月写下的《谈成都的树木》一文,他感叹 " 少城一带的树木真繁茂”。

“在中国很多地方,不能同处在一条大街上,在成都这个区域,就有富人与穷人一墙之隔,高低也好,富贵贫穷也好,顺境与逆境也好,所以我认为在宽窄巷子,不必说的行而上,并不用制造和赋予它哲学的辩证。一个人一生接近顺境不是最重要的,接近逆境也不是最可怕的,人生最伟大的最应该向往的是无咎,就是无过错。这是周易最伟大的哲理。我对宽窄哲学最后理解就是无咎。”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