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非遗节 现场体验“吹拉弹打”的演奏乐趣!

封面新闻 2019-10-17 17:26 35853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10月17日,随着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开幕,来自全球五湖四海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汇聚一堂,带来各自精彩的文化传承。作为本次非遗节重要内容之一的中国民族乐器传统技艺竞技也在17日上午鸣锣开赛。

秉承“交流互鉴、各美其美”的原则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传承理念,在上届非遗节首次开设竞技版块基础上,今年以“民族乐器”为媒,汇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40个民族,囊括吹奏、拉弦、弹拨、打击四大门类,89件民族乐器,近200名人员分别在演奏、制作两方面展开角逐。

民族乐器展演,奏响华夏之音盛典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民族乐器传统技艺竞技在非遗博览园世纪舞广场东展厅鸣锣开赛。一曲黎族竹木器乐合奏《黎山春来早》拉开了本次活动民族乐器展演的序幕。随后,欢快的维吾尔族器乐合奏《维吾尔族民乐》展示出新疆人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悠远雅致的金陵派古琴《流水》带给人宁静恬淡的感觉,禅意十足;一曲深沉宁静的内蒙古马头琴《弦思》让人沉醉……不同乐器的音律流淌着多彩华夏的风情。

观众跟随传承人的拨动的旋律、敲打的节奏、吹奏的音符,时而走进广阔得草原、时而徜徉在清幽的溪水边、时而踏入羌族山寨感受质朴的风情,时而在感受广袤大地丰收的喜悦,让人如痴如醉。评委纷纷表示,传承人带来的这些极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代表性曲目,可以让观众在音乐中感受中华文明灿烂悠久的历史以及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才是本次活动的主要意义。

“乐器核心技艺”巧手匠心 展示千年文明

中国民族乐器制作历来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蜚声中外。比如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和县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就很有特色,这里的乐器制作起源于汉代的古龟兹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在制作材料方面要求严格,选用上等桑木,从而形成特殊的音响效果。

有着600年历史的安徽卢家笙传承人李乐东告诉记者,一件好的乐器要求造型简练优美,结构合理,做工精巧,音色纯净,通过这次竞技也是希望有更多观众了解到卢家芦笙的精妙的制作工艺和技巧。

“通过传授乐器制作技艺和演奏方法,可以生动展现民族乐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魅力,让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使文化的传承与当代人接轨,助力成都发展天府文化和建设‘音乐之都’品牌”成都市文化馆党总支书记王利这样说道。

中华民族素有“礼乐之邦”的美称,乐器作为“音律”的物质载体不仅拥有着和中华文明同样灿烂悠久的历史,而且深刻反映了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本届非遗节“中国民族乐器传统技艺竞技”盛会秉承“交流互鉴、各美其美”的人文精神,以多地域、多民族、多形式的交流互鉴为主,展现中国传统乐器所特有的文化内涵。

为此,中国民族乐器传统技艺竞技活动于10月17日——10月19日期间,每天下午均设置了丰富的民族乐器制作和演奏体验活动。在非遗传统技艺传承人的带领下,市民既可以感知“工匠技艺”的奥妙,也可以体验“吹拉弹打”的演奏乐趣,亲自触摸历史悠久的中华乐器,亲身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