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原校长王志坚:创新就是走进无人区 不试错永远不会成功丨70年70人·教育⑤

封面新闻 2019-09-16 01:58 66187

人物名片

王志坚:成都市教育学会会长,原成都七中校长、成都十二中校长,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曾任四川省中学校长联谊会第四、第五届会长,四川省教育学专业委员常务理事,四川省政府督学,四川师大客座教授、教育硕士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艺术教育协会理事,中国中学校长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考上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生物系时,王志坚已经29岁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岁的他,最难忘的是1978年,“1978年我结婚了,1978年我参加高考了,1978年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32岁时,王志坚被分配到成都十二中(现川大附中),与中国基础教育的不解之缘由此开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教育从理念、目标、思想、体系以及培养方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也都经历了迭代变化。”而王志坚,从而立到耳顺,伴随他的是不停止的探索与开拓:在他的带领下,全国开风气之先的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在成都十二中开展起来。

48岁时,王志坚成为了成都七中校长,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三体教育”思想传承指引下,成都七中进入首批全国示范性高中之列,学科竞赛奖牌数量实现“井喷”,国际部成立、网校成立、成都七中嘉祥学校成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百年名校成都七中名动巴蜀、享誉全国,成都七中的发展史,亦成为了中国基础教育人奋斗、探索、不断进取的缩影。

“创新就是走在前面,尽管你的前面就是无人区,但是如果你不试错,永远无法成功。”王志坚说。

晚来十年的高考

“把耽误的时间赶回来”

学生时期的王志坚

只上了高一的王志坚赶上了上山下乡的浪潮,他在乡下一边劳动,一边思考着“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

“1978年,我已经29岁了,平时在上课,还有考试、阅卷等工作。参加高考,意味着要重新捡起丢下了十几年的高中课业。”决定参加高考时,王志坚还在成都师范学校教书,刚刚结婚的他,住在学校分给他的一间11平方米的车库残房里,“窗户是现做的,家具是请同学打的。”

每天下课回家,他就抓紧时间复习、备考。“我喜欢学习,为我的大学梦全力以赴。”王志坚说,好多公式记不住,就写在手背上,从家骑自行车上班要20来分钟,出门前就先把公式背一遍,骑车时在心里默念,忘记了就看看手背,“见缝插针地学习。”就这样,1978年,王志坚如愿以偿,被西南师范学院生物系录取。

西南师范学院时期的王志坚(一排右二拉大提琴者)

在大学里,王志坚度过了如饥似渴、激情燃烧的四年。天不亮跑操场、“跑班上课”、图书馆占位子、听大课、疯狂读外语……“我所在的班级,同学中年纪最大的31岁,最小的只有16岁。那个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重效率,大家常说的一句口号就是‘把原来耽误的时间赶回来’,所有人都希望尽快成长起来,找到自己、找到方向。”

1982年,一纸派遣书,大学毕业的王志坚被派往成都十二中任教。当时,成都市5所省级示范学校(省重点),十二中是其中之一。王志坚与中国基础教育的不解之缘由此开启。

心理素质教育

开四川中学教育之先


与十二中学生在一起(二排左起第六人)

刚到十二中,急切地想当一名好老师的王志坚就碰了钉子。

“王老师课上得不错,但是考试时我们不会做。”王志坚开始反思,并找到当时成都市唯一一位特级教师——石室中学生物教师胡克照,拜在他门下,听他的课。“胡老师上课深浅有度、从容不迫、信手拈来,”这让王志坚非常佩服,后来他才知道,师父堂上的功夫来自堂下几十年的积累,“他有一本老备课本,上面写满了各种批注、例子。”

“我明白了,最好的讲,是能让学生学得好,而学得好,就是学会和会学。我一开始把课堂当成了讲堂,而课堂应该是学堂。”王志坚一下想通了、明白了,自己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于是他就开始注意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1994年2月底,已经担任成都十二中校长的他,被推荐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委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学习,和全国优秀的校长们一道度过了难忘的学习时光。在确定研究课题时,他选择了心理素质教育方向。“当时在四川,开展心理素质教育还是一块空白,在全国也罕见。”

回到成都,王志坚开始筹备在十二中开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他首先找到省内的教育专家、教授进行讨论,后来又招募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信息学教师到校任教,同时还从外部引进“专家智囊团”……在校内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团队在1996年编制出了心理测量软件……

正如一位学生在心理学小论文中写道,“一曲‘请让我来帮助你’让我深受感动,从此与心理辅导课结下了不解之缘。”学生们也开始形成主动进行心理调适的意识和行为;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被运用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成明显下降趋势……几年间,十二中成为了中国中学心理教育的试验田。

十二中校长王志坚

当时,放眼全国,开展心理教育的学校寥寥无几。1998年4月,集十二中人和多位心理学专家智慧的《中学生心里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文集》出版,四川省教委主任王可植亲自写序;《人民教育》在1998年第一期用3万多字,报道了成都十二中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成果与思考。

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后几年,全国很多学校纷纷开展心理教育,后来还有了统一教材。

其时,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成都市的教育教研水平有了极大提升。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能教书”,到80年代中后期的“会教书”,再到90年代的“教好书”,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摸索出的教师成长“三出大戏”,成就了一大批有强烈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年轻教师。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催生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这是时代的召唤。“谁更努力地改变,谁就更有可能获得时代的青睐。”王志坚说。

“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

上世纪80年代,成都七中在老校长杨礼带领下,在全校展开教育大讨论,共同探讨叩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明确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提出了学生素质培养八条。”到了戴高龄校长时期,进一步明确提出“三体教育”思想,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整体教育;追求差异发展、促进个体、人人成才的个体教育;实现学生是学习发展主体的主体教育。

1998年,49岁的王志坚正式成为百年名校成都七中的校长,继承和发展“三体教育”思想依然是大家的共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奥赛开始引入中国,五大学科国际奥赛金牌数量成为了顶级中学办学实力的象征。成都七中也开始努力探索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在成都市率先开创竞赛班,向国际奥赛发起冲刺。

童一,一个在班上有点另类的小姑娘,有时候老师在台下讲,她在下面忙自己的。这个女孩喜欢自然,对着花鸟树木一看就是几个小时。高一时,童一参加了学校的生物兴趣小组,高二时她跟老师提出,要去参加生物奥赛。然而,面对这个成绩不是很拔尖的学生,竞赛老师婉拒了她。这让她的语文老师着了急,多次找到竞赛老师,力荐童一:从她的作文里充满着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对着一瓶打开盖子的矿泉水瓶,她能想象出一个微生物的世界;她在生物兴趣小组中显示了极强的动手能力……终于,竞赛老师答应辅导她。

2001年,成都七中2001级理科实验班未满18岁的学生童一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生物竞赛中获得金牌,填补了四川省生物科目奥赛获奖的空白。从2001起,成都七中国际学科竞赛奖牌获奖人数年年攀升,迄今为止,七中学子已在学科奥赛中获得13枚国际金牌,学校每年学科奥赛获全国一等奖的人数占四川省的1/3以上。

百年校庆展览开展仪式

“学生是不一样的,要尊重学生差异、认同学生。老百姓中有一个说法:七中是游乐场。虽然是玩笑,但是却是七中的写照。学校为各种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和机会。在七中,你学习好,大家认可你;球打得棒,大家为你喝彩;你会修自行车、修手表,大家也觉得你棒!”王志坚说,“以学生为本。我们总是创造条件,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更多阅读

成都七中原校长王志坚:既然选择远方,只顾风雨兼程

百年名校成都七中 培养出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评论 7

  • fm303652 2019-09-20

    看“红心照耀中国”彭德怀吃西瓜的镜头跃上了银幕。

  • fm501706 2019-09-17

  • fm9876578 2019-09-16

    1978年高考的都了不起哦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