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孟德明:且说“翻译体”与新闻“作文体”

封面新闻 2022-04-08 11:45 83152

文/孟德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吴其尧撰文《也谈“翻译体”》,对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傅浩访谈文章《解说叶芝:瞄准作者本意》发表的观点遥相呼应,表示赞同。

我也注意到了2022年2月14日《文艺报》上的这篇文章。傅浩在原文中是这样说的:“‘当你老了’在汉语中是不合语法的病句,现在以讹传讹,流毒甚广,大有积非成是之势。这个问题我公开讲过多次,但人们的成见已很难纠正,不少听众还找我理论呢。我的译法是‘在你年老时’。”傅浩是诗人叶芝的研究者,著有《叶芝诗解》一书,应该体会更为深刻。

吴其尧沿着傅浩的“病句说”表达自己的看法,“当……时(的时候)”属于典型的“翻译体”,这种表达方式因为历时已久,已为使用者所习而不察,在报刊杂志和自媒体表达中随处可见。回到叶芝的诗歌“When You Are Old”,译成“当你老了”,不如译成“等你老了”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是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西方文学从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作品受到很多中国读者喜欢,受众面广。

吴其尧和傅浩关于国内较为流行的、又被谱曲演唱的“当你老了”虽说角度不同,观点却是一致的,就是认为这四个字的表述出了问题:一个是说语法里的时态用错了,一个更深追究,其原因是“字面翻译”,不符合汉语习惯。而至今却被大家传播,看似语言中的“约定俗成”,殊不知却是属于“以讹传讹”。

笔者不做外语翻译,不能多做评论。就新闻工作职业特点,由这类“翻译体”,我想起新闻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思来想去,感觉只有一个说法合适——有一种现象叫“作文体”。

过去的写作,我们常说要深入生活,就是要走进群众中,去接地气。群众的生活不是平面化的,而是立体的,你所接触的信息、气息是全方位的。铁脚板练出好笔头,“沾满泥巴”的稿子也会有生机,这在老一辈新闻人眼中,奉为瑰宝。

翻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闻,依然有种清新之风扑面而来。那时,汽车很少,记者多是长途跋涉,并住在当地采访,同吃同住。稿件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是自己组织的,不会照搬别人的文字,让人感觉发在报纸的变成铅字的新闻,像是“滴着露珠”。

然而,在信息时代,一切在悄然改变着。在写领导的稿件里,“深入”已是滥用。都是基层工作,都是身边的众乡亲,一切都息息相关,哪有什么“深入”可言?热衷于用“深入”,我想原因有二:一是觉得用“深入”显得冠冕堂皇,二是典型的“作文体”,不懂得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导致写成这种套路式的“闺阁”文。

纵观“翻译体”和“作文体”,前者不符合国人阅读习惯,不符合汉语语法,属于“学究气”太浓,而后者属于一副“学生腔”。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过度的词语修饰,干扰了本来的汉语语法秩序。如“尽一点微薄之力”,显然属于重复性修饰,“微薄”就是极少的意思,因而“一点”不能修饰“微薄”。再如,“认真聆听工作报告”,“聆听”是很认真听的意思,再加上“认真”,轻则是画蛇添足,重则是破坏了语法。大长句子修饰语太多,又有重复语,使句式臃肿不堪。

语法是什么?我以为,但凡“法”,都是一项规律性的约束,是人人都要遵循的。

【作者简介】

孟德明,主任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