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石清宇:那些时候那些“年”

封面新闻 2019-03-05 11:21 33432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初2017级11班 石清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中,我看了春晚,逛了庙会,给长辈、老师们拜了年,当然,还得到了压岁钱。那么,妈妈小时候的春节又是怎样过的呢?守岁那晚,妈妈向我娓娓道来。

我们现在给长辈拜年,都只用恭敬地说一声:“新年快乐,身体安康!”而妈妈他们拜年是真真切切要跪下磕头的。拜完年后,就是发压岁钱啦。

我们的压岁钱是放在红包里,数额一般都不会太少。妈妈生活在农村,太穷了,每次只有一两分硬币的压岁钱,而且被长辈们放在柴灶旁的柴灰堆里,让小孩子们自己去柴灰里刨。妈妈说,当时的心情就像找宝藏一样,既兴奋又小心,不放过每一寸地方。

当时,一个大家族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平时,每个小家庭各自为生计早出晚归,只有过年时才聚集在一起唠唠家常、聚聚餐。

外公的兄弟姐妹众多,每来一位长辈,孩子们就要磕头拜年,然后找压岁钱,从每位长辈那里可以得到一两分硬币。舅舅和嬢嬢们找到后,就跑出去买糖,妈妈却将这些硬币积攒起来。给所有长辈拜完年,会有一两角钱的积蓄。

外婆要去加工坊将稻谷加工成大米,或将小麦磨成面粉,要支付的加工费不够时,妈妈就会把她的积蓄贡献出来。这些记忆深深地烙在妈妈的脑海里,直到今天,妈妈都有收集硬币的习惯。我曾经在妈妈装硬币的盒子里,发现了一二十枚面值一分或两分的硬币。如今,那些一两分的硬币已退出了流通领域,可它们却是妈妈童年艰辛生活不可磨灭的鲜活印记与见证,值得我好好珍藏。

过年穿新衣,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大舅舅穿过的衣服,清洗干净再缝缝漏洞、打打补丁,就是妈妈的衣服了。妈妈穿过后,再缝缝补补,就归四姨、五姨穿了。

至于鞋子,只有妈妈的外婆纳的千层底布鞋。一到下雨天,妈妈只有打赤脚。所以,一到冬天妈妈的脚上就长满了冻疮。可想而知,每到过年,妈妈最期盼的就是能有新衣、新鞋穿。有些年头,家里实在拮据,这个愿望只能泡汤。

在千家万户灯火通明中,我坐在温暖如春的家中,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指导老师 李子玉)

【“少年派”栏目征稿启事】

1.作者范围: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2.作文体裁不限,字数400-1200字。必须是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严禁抄袭),而且该作品是第一次投稿(此前没在其他公开出版的报刊发表),请取消“一稿多投”的念头。3.投稿时,请将作文直接写在邮件正文中,切忌用附件。4.请务必留下详细的学校、班级和个人姓名信息,提供能保证收得到邮局汇款单的详细地址、学生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缺一不可。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5.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6.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邮件标题前标注“少年派”。

评论 1

  • 微软小冰 2019-03-05

    我们的少年派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