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叟兵”“飞军”:诸葛亮精选的蜀汉特种部队|文史笔谈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9-12 13:08 54722

《三国志·刘二牧传》:“(刘)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于曹公。”

赤壁之战前,刘璋担忧曹操攻取益州,为了示好,他派遣张松兄长张肃送了三百“叟兵”去荆州助阵。

叟,长老之称,如老叟、童叟无欺。读到此处,笔者初以为叟兵即老兵,心想,刘璋送曹操三百老兵,不算什么大礼,老兵入军营可以做做杂役,也算意思意思吧。

读到《诸葛亮传》,《后出师表》有“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等语;《李恢传》又提到李恢平定南夷,“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张嶷传》载“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才发现“叟”并非指年老男子,而是一支少数民族。

叟与賨、青羌、濮,都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扬雄《蜀都赋》:“东有巴賨,绵亘百濮。”

诸葛亮南征图


“叟”不是“蜀”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云:“蜀兵谓之叟,僰叟、巴叟之兵也。”

《后汉书·刘焉传》:兴平元年,征西将军马腾与(刘)范谋诛李傕,(刘)焉遣叟兵五千助之,战败。唐章怀太子李贤引孔安国注《尚书》云:“蜀,叟也。”

《后汉书·董卓传》:吕布军有叟兵内反,引(李)傕众得入,城溃。李贤注:叟兵即蜀兵也,汉代呼蜀为叟。

后世不少人受孔安国、李贤影响,认为秦汉称蜀为叟,或谓蜀、叟二字音近相通,或谓古蜀国是叟人建立的国家,叟人即蜀人,叟兵即蜀兵,这并不准确。

被秦灭掉的古蜀国是不是叟人建立的国家,我们不知道,但要说叟即蜀,肯定不准确。

从古代文献看来,叟只是西南一个族群,与羌、賨、濮、越等并称,是特指蜀地某一族人。

卢弼《三国志集解》称“叟者,蜀之西南夷”,算是正解。但他继而引用孔颖达《尚书疏》“亦云:叟,蜀夷之别名,即今之云南也。”又据《李恢传》“赋出叟、濮耕牛战马”,得出“叟之在滇显证也”(叟人在云南)的结论却是错的。叟人活动范围肯定不止云南,而是在古代西南蜀地(含括甘陕南部和云贵川大部分)广泛分布。

蜀汉地图


叟人纵贯甘陕云贵川五省


有些词典中,对“叟”的解释是:中国汉至六朝时,对今甘肃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等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泛称。

《尚书·禹贡》《史记·夏本纪》《汉书·武帝纪》等典籍记载有一支西戎“渠搜”,居于甘肃青海等地,有学者认为,“渠搜”即“叟”。裴松之引《献帝传》载汉魏禅代故事,有“渠搜未见珍裘”语。《旧唐书·张柬之传》:“诸葛亮五月渡庐……使张伯岐(张嶷)选其劲卒搜兵”,也表明搜兵即叟兵。

笔者认为,“渠搜”,重点在“渠”字,如周秦有义渠国,西域有古渠搜国,西汉、北魏朔方有渠搜县,“左东海,右渠搜”“北发渠搜,南抚交址”,这里不讨论渠搜具体位置在西域还是甘陕,都表明“渠搜”(《文献通考》认为“渠搜”也作“渠叟”)属于西北戎,与西南夷“叟”相差较远,他们不是一支。而《旧唐书》可能只是传写错误,将“叟兵”写成了“搜兵”。

“叟”,只是指四川西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等地区部分少数民族。

《华阳国志》

翻检《三国志》《华阳国志》等书,可以发现与“叟”并称的有氐叟(傁)、青叟、叟夷、夷叟、斯叟、苏祈叟、越巂叟等。

氐叟、青叟在武都郡、阴平郡。魏益州刺史天水杨阜迁移氐傁于汧(陇县)、雍(凤翔县)及天水略阳。《华阳国志》载:略阳、天水六郡民……及氐叟、青叟数万家,以群土连年军荒,就谷入汉川。诏书不听入蜀。

苏祈叟、越巂叟、斯叟在越巂郡、汉嘉郡,今凉山、雅安、丽江、楚雄、大理等地。《华阳国志》云:邛都县有四部斯叟也。刘备去世后,有越巂叟大帅高定元造反称王。张嶷又平定苏祈叟反叛。

南中越嶲、朱提、牂柯、建宁、永昌、云南、兴古等七郡含括现今的云贵川三省交界县市都是叟夷、闽越濮、鸠僚(獠)杂居之地。《华阳国志》称: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皆曲头木耳,环铁裹结,无大侯王,如汶山、汉嘉夷也。

彝族武士


叟人主要是彝人


叟、氐、羌杂居,互相融合,除羌族延续至今,氐、叟都不复存在,要么是与羌族融合,要么是与汉族融合,或者与濮、僚等融合。

从以上民族地域分布和习俗看来,叟人与现今彝族人的生活区域高度重合。叟人就是彝族人和部分羌族人。

四川北部川陕甘区域的叟人,因为长期和氐族、青羌融合,西晋时称为氐叟、青叟,李特、李雄成汉之乱,士兵多是氐叟、青叟。川北叟人后来逐渐融入羌族和汉族。

更偏西南的云贵川三角地带的叟人则与闽濮、越濮、昆(滇)、劳浸、靡莫、僚种等融合为彝族,不同族类融合使得彝族内也有各种分支。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古称西南夷、南夷,叟夷也是汉晋时期西南夷的主体,夷、彝同音,在民族大融合中,叟夷成为了彝族的主体,可能也部分融入进了白族、纳西族等西南少数民族。

1904年,法国驻滇总领事奥古斯特·弗朗索瓦(中文名:方苏雅)在大凉山拍下的彝族武士照片。


叟兵是蜀汉的精锐


叟兵,作为一支少数民族军队,在汉末三国算是作战能力特强的精兵之一。

刘焉曾遣五千叟兵助长子刘范和马腾反抗李傕,吕布的军队中也有叟人兵团。

再看刘璋送三百叟兵到荆州曹营,那就绝不是什么区区小礼意思意思了。

蜀汉“飞军”就是由賨、叟、青羌组成的骑兵。

刘备去世后,南中叛乱,诸葛亮率领李恢、马忠、张嶷等兵分三路,讨平了雍闿、孟获、朱褒、高定(也作高定元)等夷叟渠帅。又将夷人内迁,分编入伍,组成了“所当无前”的精锐之师“飞军”。

诸葛亮南征图

《华阳国志》载:移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故南人言“四姓五子”也。

又:以夷多刚很,不宾大姓富豪,乃劝令出金帛,聘策恶夷为家部曲,得多者奕世袭官。于是夷人贪货物,以渐服属于汉,成夷、汉部曲。亮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及获为官属。

《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张俨的《默记》

《后出师表》: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

《旧唐书·张柬之传》:“诸葛亮五月渡庐……使张伯岐(张嶷)选其劲卒搜(叟)兵。”

叟兵能成为所向披靡的“飞军”,主要是因为叟人这支少数民族“刚很”“刚勇”。《华阳国志》载,南中“夷多刚很,不宾大姓富豪”;阴平郡“土地山险,人民刚勇。多氐傁,有黑、白水羌、紫羌,胡虏风俗、所出与武都略同。”

诸葛亮又是精选叟人中的“劲卒”“俊杰”,这些叟兵中老弱退役部分成为大姓权贵的部曲,精锐部分则纠集组合成军送往前线。

七擒孟获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的《后出师表》中,所称数十年纠合的四方精锐,说明诸葛亮早就组建了少数民族军团用于南征北讨。

诸葛亮手下有一支蛮夷组成的“精锐”,这支军队也可能会被后来镇守汉中的王平、姜维掌握,但现在广为流传的王平、张嶷先后统领“无当飞军”之说并没有什么可靠的依据。街亭之败后,王平独受重用,“统五部兼当营事”,这里的五部是指马谡、张休、李盛、黄袭等将军的士兵,并非五部都尉一职。

叟兵所属的五部都尉其实设在南中,由四姓大族和霍家掌管。

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建宁郡,郡治味县,故庲降都督屯,“有五部都尉,四姓及霍家部曲”。“飞军”既然属于庲降都督管辖,其先后领军人物当是历任庲降都督,李恢、张翼、马忠、张表、阎宇几人。霍弋作为庲降副都督又领建宁太守,进号安南将军,在蜀汉末期统领南中军民,也应该是“飞军”首领。

魏伐蜀时,霍弋请求赴成都救援,后主没有同意,蜀汉亡后,霍弋降魏入晋,拜南中都督,率领叟兵飞军伐吴,平交阯、 日南、 九真三郡,叟兵的作战能力可见一斑,与东州兵、青羌兵、五溪蛮和刘备的白毦兵都是蜀汉的精锐。

封面新闻 安逖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