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40年|南街村带头人王宏斌①:“亿元村”90年代异军突起

封面新闻 2018-09-12 22:53 40361

虽然已年过花甲,王宏斌的身体依然很硬朗。只是额头上的几缕白发,隐隐透露着,他已经不再年轻了。现在的他,已经很少再管村里的具体工作了。但在南街村人看来,“班长”王宏斌一直是大家的主心骨。重要的决策,还是要请他来拍板。

作为南街村党委书记、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村里人更喜欢称呼王宏斌为“班长”,代表对王宏斌的亲切和热络。

从1981年分田到户,到1984年将承包出去的村办企业收归集体,从此走上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过去37年,在王宏斌的带领下,南街村经历了90年代的黄金发展期,也在新千年到之时折戟沉沙,致使经营一泻千里。如今,触底反弹的南街村正迎来新的转机。

数据显示,2017年,南街村共有26家企业,年产值突破20亿元。在王宏斌看来,南街村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然而,伴随着“高福利低工资”的质疑,背负着高额负债传闻,处在转型中的南街村将何去何从。日前,封面新闻记者走进河南省南街村,对话王宏斌。

“土地分了,人心散了”

1978年12月,以安徽小岗村为代表的分田到户,在农村迈出第一步的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南街村,也搞起了土地承包责任制。1981年,南街村将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户,两个村办企业面粉厂和砖厂搞了个人承包。

问题很快来了。南街村经商做小生意的人多,不少农户都把土地租给别人,或转给亲戚。几年下来,粮食产量大幅下降。与此同时,两个企业承包出去后,长期拖欠承包金和工人工资,企业接连发生事故。承包人的腰包鼓起来了,老百姓没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王宏斌开始重新思考当初的决定。1984年,王宏斌提出,收回两个小工厂的个人承包,继续延续承包制,但是由党支部亲自上阵指挥,一定要把企业经营搞上去。

面粉厂发展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加大,分田单干已行不通了。1986年春节后,一张安民告示出现了村委会门口,要求村民不能把责任田租赁或转让,鼓励村民将土地交给集体,统一耕种。在随后的四年时间,南街村的责任田,全部交给了集体。

“分田到户,中央的指导思想是,因地制宜,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王宏斌解释说,南街村的实际是什么?“土地分了,企业承包了,但是人心散了,搞集体经济势在必行。”

异军突起的90年代

土地和企业重新收归集体被认为是南街村发展历史中,最关键的一个节点。《中国南街村》一书中记载,从那时起,南街村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共同富裕道路。

在面粉厂收归集体后,为打响面粉的知名度,现任副村长佟平安曾在当年和王宏斌一起去了北京。“一开始听说是河南农村生产的,人家说啥都不要。”后来王宏斌现场给北京一工厂的厂长拍板, “俺把这一车面粉白送给你做个试验,不中算拉倒。如果中,俺比人家一斤便宜一分钱卖给您。”对方被打动了,答应先做试验。化验结果让人喜出望外,技术指标比厂里现用的面粉还要好。就这样,双方签订了长期供销合同,并且靠着诚信和可靠的面粉质量,在很短时间内,就打开了北京十几家食品厂的大门。

佟平安回忆,面粉销量大起来了,那时候,每个月就要向北京发上100多个车皮,一年下来,连砖厂带面粉厂实现产值70多万元。

如果说面粉厂算是南街村在市场经济中的首次亲密接触,接下来几年,方便面项目的陆续上线,则将整个南街村推向了黄金的90年代。

1988年,南街村出价20万从平顶山粮食局面粉购得一条方便面设备,并在1989年正式试机生产。方便面迅速占领北方市场,甚至远销俄罗斯。那个时候,到南街村来进货的车子,都要排队。

伴随着销量上涨,生产线也越上越多。高峰时,南街村仅方便面生产线就有40多条。每天生产方便面400多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村级方便面生产基地。学者张维迎曾这样总结改革开放后中国制度变革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就是80年代农村一些“能人”,包括乡镇干部开始转变为企业家。

在乡村“能人”王宏斌的带领下,80年代末90年代初,南街村年年有项目,相继建成了包装厂、冷库、扩大了糕点厂和方便面厂、新建了大型面粉厂,在此基础上,在1992年上马了河南省漯河市首个中日合资企业印刷厂。一跃迈出了五大步,利税连年翻番。到1991年,南街村工农业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实现产值1.0322亿元,利税880万元,获得河南省“亿元村”桂冠。

封面新闻记者 张想玲 摄影 任吉军 河南临颍报道

评论 18

  • fm_16376 2018-09-14

    还是人民公社好.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 李兰芳子 2018-09-14

    另类,怪胎,异族。

  • fm_16374 2018-09-14

    现在就是一空壳子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