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冷宇
大雪时节将至,位于四川省最南端的攀枝花市暖阳依旧。这段时间,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康养人群陆续抵达这座阳光花城,开启新一季的康养之旅。
2010年,攀枝花率先提出“康养”理念,成为全国康养产业的首倡者、先行者和示范者:率先承办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率先发布康养产业地方标准、率先创办国际康养学院、率先倡导成立全国康养产业城市联盟......
2014年,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攀枝花举行。从康养产业先行先试的探索阶段,到如今逐步构建起“全域、全时、全龄、全民”康养格局,攀枝花的康养产业增加值,已连续4年超百亿元。
2024年12月5日,2024中国(攀枝花)康养产业大会在攀枝花市米易县开幕,一场持续10年、影响全国的“山海对话”,即将再次展开。大会开幕前,封面新闻记者走进攀枝花市,探寻这座城市康养产业的发展“密码”。
攀枝花城市全景 王东摄
敢为人先
在全国率先提出“康养”理念
12月6日就将迎来大雪节气,攀枝花的最高气温依然保持在23℃左右。阳光,是攀枝花发展康养产业最大的优势。
时下,在这座年日照超2700小时的城市里,冬日暖阳灿烂。街头巷尾的异木棉正在盛开,整条街道被装扮成浪漫的粉色。晚熟芒果、草莓、蓝莓等水果,正在甜蜜上市。阳光的魅力,在攀枝花得到了最大限度释放。
游客在东华山赏落日
但攀枝花的魅力,并不止于阳光。温度、湿度、海拔高度、优产度、洁净度、和谐度构成的“六度禀赋”,为攀枝花康养产业“大放异彩”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温度和湿度上,攀枝花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年均气温20.7℃,湿度在55%~60%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舒适干爽。
在海拔高度上,攀枝花大部分地区处于1300—1500米海拔区间,属亚高原地理环境,专家认为,这对人的睡眠、心肺功能、造血功能等都有改善作用。
在洁净度上,通过近十几年来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攀枝花空气质量优良率跃居全省前茅、水环境质量居全省第一,颠覆了人们对工业城市的认识。
在优产度上,作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调”基地和四川唯一的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攀枝花果蔬品质一流、健康味美,已出口13个国家和地区。
在和谐度上,攀枝花98%的城镇人口由全国各地汇集而来,是一座没有外地人之分的移民城市。44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融,中国最大的俚颇彝族自然村落——迤沙拉的袅袅炊烟,傈僳族祖居圣地——米易新山“云上梯田”的农耕新韵,仁和“百姓集市”上人来人往,浓浓的烟火气让市民游客流连忘返。
充沛的光照,叠加得天独厚的“六度禀赋”,造就了攀枝花独特的康养魅力。
仁和区普达阳光康养度假区 图据东影数字电影
基于资源型城市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经济点的现实需求,攀枝花立足资源优势,以发展“阳光生态旅游”为突破口,于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康养”理念,开启了康养产业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探索。
从单纯的“晒太阳”,到逐步引入专业化理念与市场化运作,再到拓展孕育出相对成熟的康养产业,数年间,攀枝花市先后经历“孕育-破局-求变-共富”四个阶段的迭代发展,形成了以“六度禀赋”为方法论,以旅居养老、运动、疗愈、研学等业态为支撑,对气候、森林、温泉、中医药和特色农业等资源进行开发的康养发展模式。
目前,常年前往攀枝花市的康养人群,达到近30万人次。
盐边县联合村 图据东影数字电影
探索创新
加快构建“全域、全时、全龄、全民”康养格局
关于何为“康养”,目前,业界学界尚无定论。但,大家普遍认为,若以目标群体的个体健康情况为参考,康养可分为健康状态的保养、亚健康状态的疗养、和临床状态的医养三大类别。
2018年1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设立的医养结合机构——攀枝花市医养康复示范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整合专业医护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施设备资源,总投资1800万元,配备专业工作人员39名,提供206张床位,主要开展医疗护理、康复理疗、中医养生、慢病管理及安宁疗护等六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
米易县禹王宫村鲜花里 图据东影数字电影
“我们老年人多少会有一些基础性疾病或慢性病,好在这里是医养结合,能提供更为专业的护理。”王先生的腰部做过大型手术,其妻子眼睛视力不佳,均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于是,二人一起入住了攀枝花市医养康复示范中心。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中心分慢病、失能照护、认知照护、康养、康复及安宁疗护6个区,每个区都各有特色。如,认知照护区有五感训练室、怀旧小屋、模拟车站等,通过情景模拟、干预训练延缓和控制认知症状。待工作人员对即将入住的老人身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将对其进行分区管理,精准制定个性照护计划,定期评估,动态调整。
东区阿暑达星空露营基地 图据东影数字电影
在医养之外,侧重于健康人群,即通过健康运动、休息睡眠以及其他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康养行为等保持身心健康状态的“保养”项目,在攀枝花落地生根。
依托四川省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的国家级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红格训练基地等6个体育竞训基地及现有场馆设施,攀枝花市充分整合资源,开展竞训服务,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冬训基地。到攀枝花竞训的国内外专业运动队超过130支,每年各支队伍累计在攀枝花的时间超过4000天。
此外,为规范康养产业发展,攀枝花市在全国率先发布运动康复行为指南、汽车自驾游服务规范、医养结合服务点通用要求等康养标准32项,正在制定休闲养生基地建设规范等5项国家级标准,基本蹚出了一条以标准体系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康养之路,连年入选全国康养20强城市。
数据显示,自2020年四川率先建立康养产业统计监测制度以来,攀枝花康养产业增加值连续4年超过百亿元。2023年,实现康养产业增加值171.19亿元,占全市GDP的13.1%。
鲜花盛开的米易“鲜花里”康养集群 图据东影数字电影
做优“康养+”
目标是全域康养、全民共享
12月3日,午后阳光正好,康养游客于先生夫妇和朋友们,正在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国彝家第一村”迤沙拉历史文化景区游览。于先生一行6人来自青海省,常年在攀枝花休闲旅居,夏避酷暑,冬享暖阳,“去年住米易,今年住盐边,一年换一个地方,平时有空就在周边转转。相当于,我们在攀枝花‘组团养老’。”
与平常“候鸟”式的康养游客群体略有不同,在攀枝花,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选择长期居住于此。阳光还是几乎每天都能见面的阳光,但不断丰富的旅游文化产品,让他们感觉“常住常新”。
2024年,依山傍水的西区水墨金沙露营基地、藏在盐边县百年古村里的“蔬菜大联合”、刚刚在仁和区迤沙拉落成的绝佳星空观测基地——川南天文台、追忆三线建设时光的“火红年华三线时光·里”……一大批文旅项目,为康养游客的生活增加不少乐趣。
如诗如画的西区“水墨金沙” 图据东影数字电影
近年来,攀枝花市创新康养产业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探索以农业资源为核心的农业体验旅游项目、以文化资源为核心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以乡村自然生态资源为核心的休闲度假项目、以产业资源为核心的特色小镇等4种发展模式,实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目前,攀枝花市已初步形成“康养+旅游”“康养+旅居”“康养+运动”“康养+医养”四大产品序列,一幅“全域康养,全民共享,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画卷,正在呈现。
评论 21
大头姐姐 2024-12-05 发表于四川
攀枝花,康养的新选择!
斯坦尼斯拉斯10 2024-12-05 发表于四川
阳光花城,名不虚传啊!
甩你一脸大鼻涕 2024-12-05 发表于四川
环境好,空气好,人也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