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评 | 阅读推荐

封面新闻 2018-03-23 21:51 31642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最新一期的《当代书评》将名人佳作推荐?让我们先睹为快。

责编 吴德玉 制图 美编 方蕾 吕燕 罗梅

人物:追寻西去的骑手 发现丝路的红柯


1986年,24岁的陕西宝鸡青年红柯,带着一颗寻求历练和见识的心,告别刚留校任教一年的大学,悄然西行,前往新疆。在一个叫奎屯的天山北麓小县城,他安顿下来定居工作。

之后十年间,红柯任教于当地一所技校,多次行走于天山南北,壮阔的自然风景,诗意化的生活方式,丰富奇诡的民间传说,有别于中原地区的大漠雄风,马背神奇的英雄史诗,从文化的骨血上、灵魂的气质上,重塑了红柯,给了他一颗新疆心。

红柯说,新疆的牛羊肉让他的肠胃变得强悍无比,新疆各民族的神话史诗让他脱胎换骨。尤其是,漫游天山十年,成就了一个文学“丝路”的卓越表达者。

深读:龚学敏用长诗“破解”古蜀文明


2009年,诗人龚学敏从阿坝州来到成都工作,金沙、三星堆开始频繁进入他近距离的视野。自此,用诗歌的方式走进、甚至可能“破解”神秘的古蜀王国,成了他之后近10年精神主轴之一。

10年阅读,10年盘恒,10年思索,2018年早春,诗人龚学敏拿出三星堆金沙带给他的精神果实——收录《三星堆》、《金沙》两首长诗的诗集《纸葵》。他说,两首长诗都在向古蜀文明探秘,献给这个世界我们未知的神秘。

深读:4学者倾注20年心血 破译蜀人蜀语

砂锅叫“土锉”

船叫“纽扣”

“豆逼”指的是一粒豆子......

古蜀人将外公和外婆称为“波”,将笔叫“不律”,船叫“纽扣”,砂锅叫“土锉”,“豆逼”则指的是一粒豆子。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四川话中,不少像这样的词已经渐渐消逝,不再为人们所使用。

在四川人的日常交流中,“你个瓜娃子!”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句子。用四川话念出来,总有一种活色生香的感觉,而且如果语气不同,含义迥异,可褒可贬。事实上,“瓜”这个词的用法并不是四川所独有的,甘肃、陕西、青海等地都用到这个词。

南宋时期的陆游,曾由南郑(今陕西汉中)前线调回成都,他在诗文中记载了“老子”一词的用法,证明这个词汇在四川至少延续了1000年。而四川眉山人苏轼21岁时出蜀,他将蜀语带到海南,至今尚有影响,被称为“苏东坡话”。

蜀人蜀语,见证华夏源头活水;三星金沙,梦牵远古蜀韵巴风。近日,中华书局出版了由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传统经典普及基地主任汪启明与四川大学教授赵振铎、伍宗文、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赵静撰写的《中上古蜀语考论》一书。

4位学者倾20年心血,结合考古学、人类学、移民史等学术成果,考察了多种《蜀语》,讨论了中上古蜀语的韵部和词汇,界定了“蜀语”“蜀方言”与“四川方言”。由此,汪启明推论道,“蜀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蜀语是汉语的前身华夏通语的源头之一。”

品读:

韩玲的散文最为直接的特点是充满对纤毫毕露事体的狂喜性呈现:具有无限丰富而纵深的风物呈现,它们渐次妖娆,渐次怒放,渐次凋谢,花朵渐次在逆风里回望自己刚刚站立的枝头。——《康家地》

他对辛弃疾、司马懿、诸葛亮、曹操、张献忠等历史人物的解读,风趣生动,有识有趣。演员赵文卓,在诠释历史人物时,常常要揣摩他们的内心。——《历史的荷尔蒙》

《假面山庄》不同于东野圭吾以往的推理小说,它更侧重的是情感的宣泄和寄托,相对于推理小说迷来说,它应该是更适合大众读者的口味吧。——《假面山庄》

这是李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阅读时,我不自觉地拿它和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且听风吟》作起对比。——《身外之海》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