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40年 | 深圳渔民村老村长邓志标:没有改革开放,你看到的地方,都是泥塘

封面新闻 2018-11-15 00:57 42915

封面新闻记者 施诗晨 摄影 谢凯

【新闻背景】

深圳渔民村:罗湖区渔民村位于深圳罗湖区南湖街道,是全国最早的万元户村,1984年,邓小平亲临视察深圳渔民村,渔民村代表在仪式上说,如果没有邓小平,渔民村还只是一个漂泊在南国边陲小镇的水上人家,如今渔民村已经成为深圳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一张名片。

渔民村新建的楼房。

外地人走进这座渔民村不免会有一些好奇。这里位于深圳罗湖区的南湖街道,与香港隔河相望。12栋高耸的住宅楼合围成一个现代化的小区,抬起头,却是“渔民村”三个红色招牌大字。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自然村”的概念早就随着深圳的城市化浪潮不复存在,而依然沿袭村名的渔民村,却是深圳巨大变革下的浓缩样本。

从世代打渔的“水流柴”到上世纪内地最早的“万元户村”,再到如今花园式的现代化住宅区,在改革开放的坐标轴上,这个曾经的渔村有着特殊身份:从1984年到2012年的近三十年里,邓小平、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这里视察。

渔民村的四十年蝶变,见证了春天的故事。

首个“万元户村”

年过八旬的老渔民吴锦清说起台风还是连连摆手。“以前一家人吃住都是在一条一米多宽五米长的小船上,碰到台风是最怕啦”。因为船太小,一家人需要趴在地上用力拉住船绳,才能保住这个全家人最重要的“财产”。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一些东莞的渔民顺东江而下,发现深圳河水清鱼肥,便陆续在此安家。吴锦清就在那时随父母迁居到深圳。

在广东话里,这样一家一船,漂泊在水上的人叫做“水流柴”。因为渔民人数众多,捕鱼条件落后,加上渔霸的欺压,大部分渔民都吃不饱。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鼓励和帮扶下,渔民们陆续上岸,盖草棚、辟鱼塘,开始了定居生活,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渔村。尽管渔农并举,但渔民也只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是用土堆建起来的房子,十几平一大家人”,吴锦清那时想,以后如果能用砖瓦建个房子,就是家里最好的生活了,“现在我两公婆住在一百多平大楼里,以前想都不敢想”。

“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1978年,渔民村购置了一台进口拖拉机跑运输。同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1979年8月26日,经第五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在深圳市设置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之后渔民们开始用大船打渔。

渔民村村民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发掘地域的优势,做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尝试。

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就是一个大工地,需要大量的砂石、水泥等建筑物资。渔民村的村民抓住机会,开展起了海运和陆运多方运输业务,同时在河里挖沙,再卖给工地。渔民村老村长邓志标回忆,攒下的第一桶金,村里全用来购置运输设备,组建起了自己的车队和船队。

也是在那个时候,凭借地缘优势,早与香港往来密切的渔民村在香港和内地之间做起了“倒卖”生意。

“当时其他人都过不去香港的,只有我们村的人可以凭证件自由出入,于是很多村民会把香港的东西运过来卖。”渔民村村民邓伟雄说,有的村民则效仿着港人,在渔民村附近开设了茶餐厅。

灵活的思维方式和渔民勤恳吃苦的传统,让渔民村在短时间内就脱贫致富。1980年,改革开放仅仅两年,渔民村大多数人家的收入就突破了1万元,成为了内地首个名副其实的“万元户村”。

1981年,渔民村依靠集体力量投资了70万元,统一规划、设计、建设了33栋米色小洋楼,有花园,还有喷水池。“当时我们村家家户户不仅有流行的“三大件”——电视机、电冰箱、电饭煲,而且音响、电风扇、录音机这些香港家庭里有的电器,我们都有!”

邓志标边说,边指着小区和路边的渔民村文化长廊,“没有改革开放,不说那些了,就现在你看到的地方,都是泥塘”。

领导的视察

和记者聊天,邓志标总绕不开1984年1月25日这一天。那是邓小平一行人来到渔民村视察的日子。

渔民村老村长邓志标。

“他从中巴车一下来,我看到眼泪就流下来了”。邓志标形容,那种心情“跟做梦一样”。“然后他听我介绍完自己,发现我也姓邓的时候,马上就大笑起来了。我也就笑了”。

随后,邓小平参观了村委会、文化室。看到路两边新建的三、四层楼,他连声肯定“发展得好”。到了渔民们的新村,他又提出要亲自到老渔民家中看看,时任渔民村村支书的吴柏森便把他迎进了自己的家门。

邓志标回忆,当邓小平了解到吴柏森一家人的人均月收入达四五百元,渔民村户户都是万元户时,高兴地说:“比我工资还高呢!全国农村都要过上这样的生活,恐怕还要一百年。”

走出吴家的大门,邓小平边走向渔民村边问道,“是不是每家一栋?是不是共同富裕起来了?”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邓小平又问村民们还有什么要求。吴柏森说:“要求不敢提,唯一怕的是政策会变。”听完,邓小平哈哈大笑:“变,党的政策肯定会变,但只会向好的方面变,不会向坏的方面变。”

改革开放初期,“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议,曾让包括渔民村村民在内,先富起来的一部分深圳人承受着压力。在这个时候,邓小平的这个表态,让他们一下定下心来,更加充满信心。

视察完渔民村,邓小平说了一句话:“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证明我们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特区第一阶段的高速发展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结束对深圳的视察后,邓小平欣然为深圳挥毫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从此,飞速发展的渔民村也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1985年前后,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渔民村引进企业,宝石厂、表带厂、家具厂等纷纷在这里落地。

第二年3月,渔民村集体企业公司成立。村里每户集资了2万元,兴建起了工业大楼大厦,为外商提供厂房、劳务介绍、手续办理等整套服务,以投资形式吸引港人前来合办小型加工厂。村民收取租金,一片红火。

改革开放的步伐,并未就此停止。

1992年,深圳着手进行农村城市化改造,11月28日,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全国第一批村办的股份制公司。

村集体变为股份公司,渔民村人也由农民变为市民,个个当上了股东,除了获取分红外,房租也成为村民的一大固定收入。原村民每户人家每月仅靠房租一项就有1万余元净收入。当时全村140多人每人年收入过万元,“万元户村”变成了“万元户人”。

城中村改造范例

由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木棚到八十年代的楼房,再到如今的时尚住宅区,渔民村人梦想成真。

渔民村的变迁,是改革开放硕果的一个缩影。

渔民村最早建成的楼房。

新世纪初,深圳市罗湖区将渔民村作为旧村改造试点,希望能由此推动城中村的重建。渔民村专门成立了旧村改造领导小组,着手改造重建工作。

当时情景是,“握手楼”“亲吻楼”遍地开花,这样的房屋不但通风采光差,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等设施整体不合理,经常出现下水道堵塞、污水横流的问题。

38岁的邓国华的青少年时期就生活在这“握手楼”之间。“那时候就是个脏乱差的农村,大家过得都不舒服,但又没办法,舍不得那些租金。每家每户都在,没有哪家不在加盖的。”

渔民村早年建成的“握手楼”。

渐渐地,村民们想改变现状,开始寻求统一的办法和管理。而改革的每一步,都没有现成的答案。

“那时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说服村民。”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兴炎回忆,“一些早期就加盖房子的村民还好,那些这一两年才刚搭建完成的村民肯定有抵触情绪,如何劝说他们,是工作的难点和关键”。

经过长时间的工作,渔民村全体村民通过集资、向银行贷款等方式自筹资金9000多万元,推倒了“握手楼”,新建起11栋12层高的住宅楼和1栋20层的综合楼,创造了“村股份公司自己组织改造、村民自筹资金”的独特改造模式。

作为第一批城中村改造的范例,黄兴炎坦言,渔民村“总先一步”的改革理念是根本,“你回看深圳发展就会发现,渔民村改造重建的那几年,正是深圳建材行业成本最低的那段时间”。随着深圳住房市场的迅猛发展,此后城中村的改造,光在成本上就花费得更多。

如今的渔民村,12栋高耸的住宅楼合围成一个现代化的小区。

而对于渔民村的村民来说,如果1992年由村民变成市民,是迈出了与“城市人“身份差距缩小的第一步,那新世纪初的这次旧村改造,使得渔民村人与“城市人”基本融为一体,并实现向现代城市居民的转变。

与此同时,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物业管理子公司,将村内大量富余房屋统一管理、统一出租,按月支付村民租金,年底分红。

而在靠近渔民村小区西侧的一块约5000平米的空地上,一栋建筑面积约为2.8万平米、99.95米高的LOFT精装住宅公寓早在几年前也已经落成。

这意味着,集体经济又多了一笔不菲的收入。黄兴炎称,股份公司成立之初村集体资产只有800万元,现在这个数字涨到4.8亿多元,是股份公司成立之初的60倍。

村民同时也是股份公司的股东。目前,每户居民年租金收入平均在六十万元以上,是渔民村的主要经济来源。邓国华说,如今村里平均每户的家庭财产都超过了千万元,成了“千万元户村”。

评论 4

  • 三虎 2018-11-15

    变化天翻地覆!

  • 3.1415926 2018-11-15

    视频最后长时间黑屏什么意思

  • fm499530 2018-11-15

    说的太对了!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