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我传奇丨2000年前 四川就有竹制输卤栈道

封面新闻 2018-06-01 23:09 42942

金庸《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出现过一种几乎很猛的兵器——打狗棒。“那竹棒儿有如一根极坚韧的细藤,缠住大树后,任那树粗大数十倍,不论如何横挺直长,也休想再能脱却束缚。”他写道。洪七公的打狗棒共有三十六路一十二招,为丐帮镇帮绝学。

一根竹棒儿舞得风生水起,几乎无敌于江湖,只有黄药师的竹制洞箫可以和洪七公晒晒风头。

这当然是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

但现实生活中,竹子的“厉害”却无所不在。

四川宜宾地区有一首古老的民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是说,早在几千年前,川南祖先已用竹子制作了箭头、弓弩等武器,用于娱乐、捕猎或战争了。

四川走出去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感叹:“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也说的是,自古以来,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常衣、食、住、行中到处都有竹的倩影。

【制盐】

竹笕:古人输送盐卤的管道

大巴山南麓大宁河西侧,距河面三四米高的岩壁上,遗存着许多方形石孔。这些相距约两米的石孔,由巫山县龙门峡溯河而上,延伸到巫溪县宁厂镇的后溪河,全长270多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四川大学历史学教授任乃强等人考据发现,这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长竹制输卤栈道。

东汉初,官署大举开发大宁食盐,为了把巫溪宁厂镇的盐卤水引导到下游的巫山县大昌镇大规模熬制,先后征用了数万名民工在大宁河岩壁上凿建栈道,再上置竹笕,输送盐卤。这项工程耗时50多年,到东汉永平七年才完成,其规模之浩大、施工之艰难,使用之长久,堪称世界奇迹。

“笕”,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用竹子制作的自来水管。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里说,大宁河沿岸,峭壁险峰,山势奇险,河水急湍似箭,猛浪若奔,靠人力根本无法将盐卤水运到下游,聪明的大巴山先民就用竹子制作的竹笕作为“管道”,运输盐卤。这样,既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也避免了盐卤的流失。

任乃强还考证出,大宁河先民是用斑竹制作竹笕的。斑竹,又名湘妃竹,散生型,秆高直,挺拔,径大,质硬,竹面上有褐色斑点,传说是尧帝的两个女儿泪夫的眼泪洒在上而形成的,故名“斑竹”。这种竹多用于建筑材料,也可剖成篾条作编织用。当年的川江上,古代拉船的纤绳,也主要是用此竹篾编制而成的,特点是水不易浸蚀它,轻便,拉力强。

“架影高低筒络绎,车声辘轳井相连”、“脚踏圆刀二百斤,凿断千山万山脉”、“井深一丈千黄金”“挽歌彻夜马群嘶”、“日落昏黄万灶烟”……素有“盐都”之称的乐山五通桥,当年井架林立,输卤笕竿蜘蛛网般交织,笕竿的尽头是浓烟弥漫的灶房,灶房外,上千船只和竹筏停泊在江面上。竹制品,也几乎撑起了这座古盐都的半壁江山。而在自贡燊海井,汉代时人们就习惯用竹缆绳打出深厚度达1600米的盐井,这种竹缆绳打井技术,十九世纪才传到欧洲。

公元前251年李冰修筑都江堰时,也使用了大量竹子,都江堰沿袭至今的“放水节”上使用的拦河杩槎,更少不了竹制品。杩槎,是用来挡水的三脚木架,应用时以多个排列成行,每个中设平台,台上置石块,在迎水面上加系横木及竖木,外置竹席,并加培黏土,即可起挡水作用。竹的作用显而易见。

【居住】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竿,更是在巴蜀地区建筑工程施工脚手架的主体材料,在近代的冶金技术未能向社会提供大量廉价的铁丝之前,捆绑脚手架一直采用竹篾或藤条。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小时候跟当泥水匠的爷爷去建筑工地玩,看他如何搭建脚手架。爷爷手巧,会搭建插销式脚手架、圆盘式脚手架、方塔式脚手架、爬架等,这些脚手架上的脚踏板(俗称过桥板)全是用厚实的竹片串成的。有一次,一个挑砖瓦的小工不小心掉下去,刚好落在富有弹性的竹制过桥板上,缓冲一下再落到地面,保住了性命。

苏东坡十分爱竹,他吟出的“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成为千古名句。这也说明东坡对“竹屋”或有竹子居所的喜爱程度。邛崃是个盛产竹子的地方,竹溪湖四周全是绿幽幽一片。我在那里看到,碧湖之上,亭子、观景台、廊道、浮桥等全是用竹制作的,整个竹溪湖说不出的幽静而清凉。长宁县蜀南竹海的竹桥更是妙趣横生,那里的竹桥技术无处不在:有梁桥的平直、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拱桥的优美。竹海里的竹亭也花样百出,有单层也有双层,造型多样,有的和廊道结合,美观自然,不仅是供人憩息的场所,也是旅游景区独特的景观建筑。

眉山文化学者、竹文化研究者邵永义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汉阳镇作为竹子盛产之地,上世纪七十年代,镇内上游村、向阳村、小三峡村的农民还大多住在竹楼内。那些竹建筑,是以竹为承重构架的穿斗式结构草房,村民用粗竹当作柱子和穿枋,形成房屋的大骨架,再以较细的竹竿当作檩和椽,形成竹屋的筋骨,再上铺稻草兼作屋顶的挡雨流水层和保暖层。房屋的围墙,则是板筑的土墙或竹篱为骨架内外糊泥的轻质墙。邵永义说,由于质量轻、弹性好,竹子的抗震功能非常突出。在青神县明清时遇到的几次地震中,老百姓的竹房屋大多保存完好,少有倒塌,其他木质建筑则没那么幸运。

这种以竹(或木)糊草顶和土墙的民用住房,在四川被称为“草房”或“茅草房”,由于竹、草、土等建筑材料廉价易得,草房建筑成为世世代代劳苦大众的栖身之所。不过,由于竹材的粗细有限,中空的竹筒又不能像木材那样开榫作卯来联结成大规模的、结构稳定的构架,所以在承重性能或耐久性方面,比起榫卯结构的木构架还是差了许多。

舟亢《建筑的魅力》(华文出版社,2009年,P56)讲道,川南泸州、宜宾、内江等地过去的乡村竹房,主要采用重组竹构建。重组竹又称重竹,是一种将竹材重新组织并加以强化成型的一种竹质新材料,也就是将竹材碾成竹丝束,经历干燥、浸胶、再干燥的三重“历练”,就会摇身一变,成为一种竹质新材料——重组竹。重组竹与红木的材性相近,触感与红木相同,温暖可亲,滑爽宜人。

古人对竹子在居住方面有专门的字词介绍。《说文》里有“笮,迫也,在瓦之下棼上”,“竹/廉,堂廉也”,“筵,竹席也,小周礼曰:度堂以筵,筵一丈”,“箦,床栈也”,“笫,床箦也”,“簟,竹席也”。筵为铺地用,簟为铺床用。《汉语大字典》说,汉字的“筑”字,繁体字为“築”,从部首的归类来看,築既从竹也从木,也说明在古代竹木材料是中国传统的房屋建筑重要材料。

【生活】

一网打尽的“全竹宴”

吃饭用筷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民风的显著特色。筷子是“箸”的俗称,《说文》对箸的训释是:“饭欹也”,对于“欹”字,《集韵.支韵》释:“以箸取物”。这种传统的食具,不论雅称的箸字还是俗称的筷字,都带有竹字头。

从古至今,还有许多炊具也是用竹料制成,如笊篱、筲箕、笼屉及笼箅。吹火筒、篝等灶具燃具,甚至用竹作为燃料能源。直到现代,还沿用“篝火”这一词汇,当然意思有了改变。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贵州千户苗寨旅游时看到,当地的苗族和侗族居民,用竹筒装上米水放入火堆内烧焖成饭,这里,竹筒又成了一次性的炊具,竹筒饭成为颇具民族风味的一种饭食。

当然。竹笋本身就是一种食物,像楠竹一类竹的笋,甚至被誉为山珍之一。在中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诗经》中就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何,惟笋及蒲”等诗句,表明食用竹笋有2500年以至3000年的历史。

全竹宴,是川南地区盛行的一种宴席。也是蜀南竹海一个“川菜品牌”。全竹宴是以竹笋、竹荪蛋、竹荪菜、竹菌、竹海腊肉、竹筒豆花、竹筒竹、竹荪酒、竹泡菜等“竹”菜汇成的,可谓满桌皆是竹,无竹不成席,令人大开眼界。“全竹宴”共计有十多个大类100多个菜品,每一道菜都与“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竹的根菌,到竹笋、竹竿,再到竹的枝叶每一部分都得到充分利用。

眉山青神县,是四川先民蜀王蚕丛氏的故里,位于岷江中游古代水路出川的重要驿站。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青神先民就食竹笋、住竹房、用竹狩猎,用竹编篓筑堰、提水灌溉农田、编织蚕具等农业生产、生活用具。到了宋代,青神人就广泛用竹,竹编工艺已发展到一定程度。清代,膳食盒、书箱、宫扇等已作为朝廷贡品,成为官宦人家收藏珍品。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青神县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看到资料介绍:过去在青神县,几乎是每个农村男人的基本手艺。竹篾制成的生活用品如竹筷、筷笼、筲箕、刷把、漏勺、吹火筒、撮箕、箩筐、背篼、虾扒、鱼篓、连枷、簸箕、斗笠、梯子、竹椅、竹篮、竹筛、竹帘、竹席、晒席等,数不胜数。我在这家博览馆看到,有趣的是,从古至今,有许多炊具也是用竹料制成,如笊篱、筲箕、笼屉及笼箅。

位于长宁县蜀南竹海景区内的四川竹海博物馆,更是从宏观上揭示了人与竹的关系,里面的考古资料和图文资料介绍道:在远古时代,川南的居家生活或社会活动中,人们习惯席地而坐,这与当时的物质条件有很大关系。石器时代,不可能用简陋的石器制作出精确榫卯结构的高式木坐具,却可以用简陋的工具破竹析篾,编织出竹席,苇席或草席用来铺地供坐供卧。

【交通】

从纤夫篙竿到竹子自行车

四川产竹的地区很多,所以,竹还广泛用于修筑桥梁。我们的祖先既采用直接把竹作为杆件来组成桥梁结构这种方式,也用竹索来建造悬索式桥梁。闻名于世的都江堰,就有一座极为壮观的竹索悬桥,千百年来不但方便了都江堰的交通,还成为都江堰工程里锦上添花的一大景观。

四川省交通专家谭学军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日常生活里的“行”指交通运输,但交通运输除了涉及日常生活之外,更主要的还属于生产劳动的范畴。中空的竹筒在水里有很大的浮力,用竹编成的筏,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水上交通工具。

竹筏的发明和使用历史,应该比独木舟还要早,因为竹筏的编排要比独木剜制成舟容易得多。但竹子不能像木头那样解成宽厚的板材,也不能开榫凿卯制作结构复杂的舟船,竹筏只能作为辅助性的水上交通工具。然而,在古代木质的舟船上,却少不了竹制的船具:篙竿,撑船的工具,甲骨文里就有“舟”字, 人像手执篙竿立于舟上;篷,竹篾编成的风帆或苫舱物;纤(籖)缆,细篾条编辫而成的拖船用的缆绳,比棕绳或麻绳的水湿后强度高,水湿后耐腐蚀性也较高,因而至今川江上的木船还用竹作为纤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过去在故乡大宁河畔看到,船工修造木船时,对船板之间的缝隙,用的是竹筎丝裹挟着桐油石灰膏嵌塞到船缝里,这样船坞才不会开裂。一千多年前的《玉篇·竹部》释“筎”:竹筎,以塞舟”,足见竹筎是修造船的工艺技术里必不可少的工程材料。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两个叫任尧和冷连杰的四川小伙发明制作了竹子自行车,还准备卖到欧洲。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报道说,小伙子鼓捣出的竹子自行车,采用川南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天然竹子制作,接口处利用了天然麻绳与特殊固化物,并装饰青花瓷纹饰。该车重量与碳纤维自行车相当,可以自由骑行,坚固耐用。

当然,选材是最大的问题。刚起步时,他们曾踏上“寻竹”之旅:去过成都三环路外的竹厂,拜访当地竹农;同时还成了望江楼公园竹园的常客。看外观、估外径、摸厚薄——经过对20余种竹材的测试后,他们最终选择了兼具韧性和匀称度的广东厘竹,以三到五年生的厘竹为最佳。2016年,他们这个团队成员,还骑着竹子自行车大摇大摆从成都出发前往拉萨,拉风。

古代陆上的重要交通工具——车,也有不少竹质的零部件和车具,并通过汉字的字形保留了这方面的历史信息。“箱”,《说文》训释为“大车牝服也,从竹相声”,《汉语大字典》进一步考释为“车内可供人乘坐或装载物品的地方。”篚、笭两字也表示车箱,许公均释“车笭也”。

此外,轿在早期是一种便于翻山逾岭的轻质竹舆,人力抬动的交通工具,至今在西南几省,比如峨眉山旅游区,还有竹制成的简易轿子——滑竿。

至今,川南地区的人力货运架子车和人力货运三轮车,都采用竹板弹簧作承载和减震系统。人力货运车受人体力的限制,载重量小于畜力车和机动车,钢板弹簧在小载重量下不易与车辆匹配,而柔度大一些的竹板弹簧,则在人力货运车上发挥了作用。另外,古代外出行路的遮阳或挡雨的雨具也多是竹子制成的。

封面新闻记者 李贵平 文/图

评论 1

  • 向上好青年 2018-06-05

    [害羞]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