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目前,话剧《奔向爱》,正作为“四川音乐学院戏剧学院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优秀剧目在该校演出。去年11月18日,《奔向爱》受邀作为“2020年四川省大学生校园戏剧展演季暨第四届“国立剧专在江安”戏剧文化活动周系列活动”的开幕大戏在江安进行了首次展演,并在活动中荣获最佳剧目奖项。该剧以爱国女作家韩素音的生平为主线,讲诉了音乐学院表演专业的大学生以韩素音为原型排练毕业大戏的过程。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韩素音的名字常见报端,她出生于中国河南,是亚欧混血华裔女作家,著有30余部描写中国和个人故事的作品,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道窗口。韩素音是著名采访作家、社会活动家,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编剧潘乃奇看来,“韩素音的一生,可以用她自己的话来总结:‘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奔跑: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骨子里的中国血脉,让她将毕生精力付诸笔端,写出对中国的深情。她出生于这里,在明明可以躲避战乱的时候,却选择了与祖国在一起。在选择伴侣这件事上,能够‘爱中国’也是她不能改变的原则。 ”
韩素音真挚感人的中国情结,令她的作品蕴藏着对中国深刻的了解,饱含着对中国执着的热爱,她既真实又富文采的回忆与记述,也成为西方读者认识中国、研究中国的必读作品之一。“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决定将韩素音的作品和韩素音一生的传奇以叙述体话剧的形式呈现于舞台之上,并将剧名定为《奔向爱》。”
该剧导演赵心也表示:“我们这个剧讲述的是韩素音的一生,写了她终生的追求,她的中国心。描述了她怎么一步一步的奔向中国又奔向爱,这里的爱是一个大爱的概念,是爱国情怀,是终其一生奔向祖国的执着追求。我们运用戏中戏的结构,通过大学生们的排练过程,试图还原出一个真实的韩素音,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被激发。老一辈爱国志士的事迹值得当下青年人学习和敬仰。也希望观众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
在艺术风格方面,《奔向爱》融现实主义戏剧、叙述体戏剧、诗性写意戏剧于一体,舞美,灯光,音乐,表演等应服从这一特质。且舞台时空十分自由,随人物心境和情节发展,随时生成转换,要便于呈现历史时空与当下时空。
《奔向爱》导演兼四川音乐学院表演专业教授刘毅直言:“要用艺术戏剧的表现形式,让它有思想性艺术性。要让观众朋友们走进剧场能够喜欢这部剧,首先要有审美的情感,然后得到思想上的教育。我们这部戏就是用老一辈的爱国热情,教育我们新的一辈人,其实我们讲的奔向爱就是奔向大爱,这种爱就是教育我们青年人,一代一代的传承,就好比我们的国立剧专,我们国立剧专的戏剧精神,要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