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小英雄陈浩:历经生死 方知生命可贵

封面新闻 2018-05-10 23:38 39902

2018年,陈浩望着窗外,回忆着过去。

10年前,在地动山摇间,年仅12岁的陈浩将前方的同学拖离了砖墙倾覆的范围,取而代之的是自己被埋入瓦砾残垣下,经过4个多月的入院治疗才得以康复。

10年后,当初那个照片上那个身材瘦高、笑容爽朗的男孩子已经长大,成为一个身高一米八,身材健硕,彬彬有礼的沉稳少年。

十年光阴,十年成长,地震之后的成长经历,陈浩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车祸与高考的洗礼,让他对人生悟出了新的感悟。“时间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地震10年,陈浩一如既往的低调,上学期间也从未主动向老师和同学提起往事,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也随着时间流逝被逐渐掩埋。

但这正是陈浩所期望的:“过去的事情并不重要,人总是要向前看,重要的是将来。”

回首往事

地震是一柄双刃剑

22岁的陈浩坐在椅子上,厚重的刘海覆盖额前,如今俊朗的少年,面容间仍旧能读出过去的轮廓模样。

对地震的救人经历,陈浩直言已经记不太清了,当时的他还只有12岁,是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毕竟已经过去十年了。”当初的小学因为学校合并已被拆迁,纵然回到学校原地,现在也是一副陌生的景象。

“当时的年纪太小了,地震发生时很懵,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震后两年,陈浩共回学校看过两次,除了压住自己的墙不在了,其余的一切和地震前没什么分别。地震的后怕,也在这时才渐渐品味出来。

地震时,陈浩为救同学受伤。

谈到地震对人生的改变,陈浩对于这份经历半是感激半是复杂。“地震就像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地震后留下了一些后遗症在车祸后更加严重了,例如腰伤。有时候回家看到爷爷奶奶在屋里忙前忙后,想帮家里面人做点事却有心无力。

一方面,陈浩却依旧认为地震在他的人生轨迹上开了个岔路口,他设想过如果当初自己没有救人会是什么样的情形。“我或许就是乡坝头的一个孩子,读完高中就不会继续读书了,平平凡凡的过完这一生。”

“小时候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未成熟,现在回想起来,地震也打开了自己的视野。”陈浩说道,经由地震,自己的人生在不断进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走上公众媒体的舞台,虽然失去了一些东西,但得到的资源更多。

2011年,陈浩遭遇的一场严重车祸,整个治疗费用就高达30多万,通过媒体报道,陈浩收到了社会人士捐款90万,解决了这个普通家庭的燃眉之急。“如果没有地震小英雄这个身份,这就是一个普通的车祸事件,也不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

陈浩还记得,当时的重症监护室外堆满了鲜花,都是来自整个社会的善意,也有很多人来看望他并留下治疗费用,有些都没留下名字,这些不由的让他感动。

两次劫难

让他明白生命的脆弱与宝贵

“在这个世界上,面临生死考验的普通人太多了,但像你这样经历两次的,就太少了。”记得有一次,母亲这样对陈浩说道。

08年地震时,陈浩的双下肢骨折,背部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可这和之后的车祸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2011年10月,陈浩在放学回家途中遭遇车祸,造成左手和右锁骨骨折,肝脏破裂。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的第一夜,医生怕他在手术台上撑不过来,并未做任何手术,还下了多次病危通知书,一度让其家人准备后事。

2011年,陈浩遭遇车祸。

好在后来,在经过8小时手术后,意志力坚强的陈浩自己挺了过来,这在医生看来都是奇迹。

“如果地震只是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车祸就相当于进去溜达了一圈又回来了。”回首过去痛苦的经历,陈浩语气平淡,可两次游走在生死边缘的经历,还是给他的人生带来不小的影响和感悟。

“生命真的太宝贵了。”陈浩对记者感叹道,回忆起之前天真的自己,总是认为死亡离自己太遥远,不知天高地厚,什么事情都要去尝试。比如每年夏天,他都会去河里洗澡,车祸康复后,这些危险的事情他再也没有尝试过。“当你身上正儿八经的插满管子,身体痛苦却不能说话,只能感受到冰凉的液体从管道中打入胃里,你才明白生命其实是很脆弱的存在。”陈浩表示。

发生车祸时,陈浩共收到了捐款90余万元,其中40多万设有专用基金,捐赠给了一个老年基金会。手上的50多万,除去治疗的30多万,剩余的18万由母亲经当时一位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下,分4、5次捐赠给几位病患。他们之中,有生命垂危,身患白血病的病人,还有两位烧伤的病患。

“有人建议我可以资助贫困学生上大学,我想了下,还是拒绝了。”资助贫困学生并不是不好,而是陈浩觉得,生命如此脆弱,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其实需要这笔救命钱。

十年成长

就读医科大学却拒绝成为医生

地震过后,因为救人事迹,陈浩被评为“抗震救灾小英雄”,被保送到四川省重点中学温江中学就读。2014年,他考上了泸州西南医科大学,就读心理学专业。现在,正值大四下学期,陈浩忙于实习和毕业答辩,下一步,他即将踏入社会寻找工作。

回忆起自己的学校生活,陈浩可以算的上低调,上学期间,他从来不向人主动说起这段经历。但在刚上初中时,很多人会在教室外面围观这位“抗震救灾小英雄”,这让小时候的他有些不适应,直到后来,同学们才对他的身份习以为常。

大学四年,他为人低调内敛,从未向老师和寝室同学主动透露过地震相关的事情,“在他们眼中,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和周围人没什么两样。”而这一切,也是陈浩一直以来所期望的,在“图书馆—食堂—教室”过着大学生三点一线的平淡生活。

毕业实习期间,根据他的心理学专业,被分配到了医院精神科实习了三个月,回来后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未来从事其他行业。询问缘由,陈浩坦诚,因为之前两段受伤的经历,让他对医院好感不足,“不喜欢医院的氛围”。

这几年,陈浩父亲一直在温江跑长途货运,母亲则常年在家务农,和爷爷奶奶打理屋前的绿化林。对于陈浩的工作学习,父母从未过多干预,尊重他的看法。对于未来,陈浩心中早已有自己看法。

“想从事金融行业的相关工作。”陈浩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一家证券公司实习。选择这个行业还是因为自己闲不住,“喜欢挑战自己,更喜欢完成挑战后心中的满足。”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先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再工作两年。

询问是否有成家的想法,这位爽朗少年羞赧答道:“不急,还早。”踏入社会,过去的记忆将随着时间渐渐掩盖,成为回忆,展望未来,还有广阔的天地让他翱翔,“毕竟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陈浩微微一笑,对于未来,他依旧蓄势待发,期待满满。

封面新闻记者罗田怡  摄影雷远东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