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泛滥,伪健康盛行,食品行业的“零添加”,该管管了

新华社客户端 2021-04-15 10:15 35322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里雨曦

近两年,“零添加”“0蔗糖”概念在食品行业盛行,成为不少企业标榜“高品质”“健康”的代名词。

然而,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行业专家均表示,“零添加”并不代表健康、高品质,其营销噱头大于实际意义,更有品牌用“零添加”概念定位高端,抬高产品价格。

据记者了解,国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均没有正式出台过“零添加”的相关标准和宣传规范,但监管部门正在酝酿相应举措,规范“零添加”概念乱用问题。

一位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国家规范“零添加”相关问题相当有必要,不仅有助于行业和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也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体现,消费者有权利知道真相,不应该被一些企业打擦边球的宣传手段所误导和欺骗。

随处可见的“零添加”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在饮料、酸奶等产品品类中,“零添加”概念泛滥现象尤为突出,简爱、卡士、元气森林、和润等多个当红品牌都推出了类似产品,各式各样的营销手段,让人眼花缭乱。

例如,简爱的一款“裸酸奶”发酵乳酸奶,包装上注明“生牛乳、乳酸菌,其他没了”,并在旁边用大字体标注“0%蔗糖,原味”。

简爱另一款含糖产品,广告语则变成“生牛乳、糖、乳酸菌,其他没了”,并且下方注明“无添加”“不使用添加剂”等文字。

▲官方商城的产品宣传页上标注“无添加”“不使用添加剂”

近日陷入争议的元气森林乳茶产品,此前一直用“0蔗糖”作为主要营销概念,另一款北海牧场酸奶产品,也主推“0蔗糖”概念。

▲图/IC photo

类似的宣传几乎随处可见,一些风味酸奶在包装上标注“0添加蔗糖”,卡士最新推出一款“卡士0添加(原味)酸奶”,明确标注品牌所谓的“0添加”概念:食品添加剂0克/100克。

但记者调研发现,很多品牌表面上打着“零添加”“0蔗糖”“0糖”的旗号,背后却给消费者埋下了很多深坑。

元气森林的乳茶产品,虽然是“0蔗糖”,但却用了同样可能引起健康问题的结晶果糖。元气森林发文道歉,并更改相关宣传语和产品配料。

另外,元气森林旗下北海牧场“0蔗糖酸奶”中代替蔗糖的是赤藓糖醇和甜菊糖苷,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等成分也位列其中。

有些风味酸奶虽然是“0蔗糖酸奶”,但用了木糖醇、聚葡萄糖等代替蔗糖,产品配料表中还有明胶、果胶、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等成分。

卡士的“0添加(原味)酸奶”中,白砂糖在成分表中位居第二,仅次于生牛乳含量。

▲简爱一款酸奶配料表中标有生牛乳、香蕉浆、白砂糖、乳酸菌等成分。

监管规范“零添加”问题

这些随处可见的“零添加”“零蔗糖”“零糖”概念,企业到底是怎么界定的?本刊记者就“零添加”相关问题向简爱、卡士等企业发去采访函件。

简爱方面回应表示,简爱酸奶从创立以来,都是完全尊重并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简爱酸奶在标识上也并没有涉及到敏感标识。“我们的产品定位是无添加,这是我们产品力差异化的提炼。”

截至发稿,卡士方面尚未给出回应。卡士官方一位客服在和记者交流中说,0添加不是代表不加糖的意思,0添加是说除了鲜牛奶、乳酸菌和糖,不添加其它的添加剂。

据行业人士介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对“零添加”并没有正式解释和规定,不过监管部门对于“零添加”的概念乱用现象已经有所关注,并且正在研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

2020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指出,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食品标识不得标注“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加以强调。前述行业人士认为,这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监管层面的态度和政策走向。

行业内也有不少声音认为,“零添加”概念被过度炒作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误导,其营销意义大过实际的健康和品质属性。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告诉记者,当今的食品工业领域很难做到“零添加”,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使用各种食品添加剂和添加成分,主打“零添加”,实际上就是伪概念。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以目前的食品工业研发和生产技术来看,“零添加”不可能完全做到,所以如何界定“零添加”概念还要进一步观察。但他注意到,目前很多品牌利用“零添加”概念作为产品附加值,造成产品价格虚高。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类似情况,大部分“零添加”酸奶的售价都显著高于同类高端品牌产品,例如“简爱0添加糖裸酸奶”四联包售价37.5元,平均每杯9.4元,“卡士0添加酸奶(原味)”售价则达到33.9元/瓶。

“零添加”不等于健康

“这个产品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特别健康,对孩子身体特别好。”这样的一段话发生在北京某大型超市内,一名销售人员向一名年轻妈妈介绍简爱酸奶“零添加”的妙处,年轻妈妈对这样的营销话术颇为受用,当场买下了两盒产品。

在记者的走访中,这样的情景多次出现,很多为人父母的消费者出于对“零添加”的信任而购买产品。品牌方似乎也深谙此道,成功找到产品的育儿健康突破口。

事实上,据受访专家介绍,“零添加”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对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的一种误读,以健康为名,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

马冠生说,从食品安全和改善食品口感的角度,食品添加剂都是在食品工业体系中所必要的。也正是千姿百态的食品添加剂,构成了当前各种各样的食品形态。我国国家标准对食品添加剂做了明确的规范,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完全没问题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记者,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添加糖含量≤0.5克,含热量≤17千焦即可标注“零糖”和“零卡”,所以不一定是消费者理解的“零”。通常厂家标注无糖是无添加蔗糖的意思。

另一方面,和润、元气森林等部分品牌宣称“零糖”的产品,用代糖质代替蔗糖,对于人体健康是否真的无害,行业内也普遍存在争议。

一些行业专家表示,虽然代糖质没有能量,不会造成血糖的变化,但无糖不意味着不胖,也不代表着健康。

“吃着甜但糖没来,反复如此骗身体,不排除会出现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以及糖代谢紊乱的问题,导致反而更胖;另外喝这种饮料会心理松弛,随意吃喝,总热量摄入反而更高,结果是更胖了。”朱毅同时表示,以往就有研究表明一定量的赤藓糖醇可能引起一些胃肠道敏感人群腹泻,还有研究显示三氯蔗糖这样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可能会影响肠道微生态,这是吃代糖反而胖的一个最可能原因。

▲图/图虫创意

一些专家也提醒消费者,除了不会造成血糖的升高外,代糖质依旧存在引发龋齿、肥胖的风险,过量食用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零添加’概念的提出应该是匹配了当前的消费诉求,但是从产业端来看无法做到真正的零添加,所以‘零添加’更多的是一种噱头,或者说是夸大其词的宣传。”朱丹蓬认为,“零添加”概念被追捧不应该是乳业发展的科学方向。

接受采访的乳业专家告诉记者,“零添加”并不是评价乳制品品质好坏、是否健康的标准,消费者应该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更深层次的奶源品质、加工技术等方面。

“消费者切不要被伪健康概念忽悠。”一位乳制品企业技术人员表示,真正要探究酸奶品质好坏和健康程度,最主要考虑两个指标,一是奶源是否优质和足够新鲜;二是产品发酵菌种是否属于优质菌种。

朱丹蓬表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征求意见稿已经给出明确指引,目前停留在征求意见层面,政策上处在空窗期。但是随着国家监管的收紧,对于企业“零添加”概念的违规营销、产品夸大其词等问题会有一定的遏制。

前述行业人士认为,出于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规范和约束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维护食品市场竞争秩序的需要,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规定,对食品标注“零添加”的做法正本清源。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