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不会忘记丨以满腔热血和花样年华 镌刻“红色丰碑”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04-05 17:19 41872

近百年前,中国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本可以过着安逸的人生,却选择了充满艰险的革命之路。他们就是雨花英烈。从1926年到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在南京雨花台牺牲的烈士数以万计。雨花台英烈牺牲时大多很年轻,平均年龄不足30岁,年纪最小的只有16岁。

“永远的别了,祝你们早日成功。未来的世界终归是我们的!”这是雨花英烈贺瑞麟写在日记中的一句话,牺牲时年仅19岁。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是牺牲时年仅36岁的恽代英的“绝命诗”。 

“灯蛾扑火似无成,是是非非评不清。我说灯蛾死可贵,粉身碎骨向光明。”李得钊用直白坚毅的字句,抒发追求真理和光明的炽热情怀。 

“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的胜利终是属于我们的!”这是临就义前的两天,邓中夏给党组织留下了最后一封信。 

雨花英烈们以满腔热血和花样年华,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长卷上镌刻下了一座“红色丰碑”。

南京雨花台:风华少年 青春壮歌

1914年出生的袁咨桐,15岁考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袁咨桐两次被捕,牺牲时年仅16岁。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王粲:他也是当年因为国民党当局法律规定,不满18岁不能判死刑,所以在他的判决书上敌人是做了手脚的,把16岁改成了18岁。在他临刑前的最后一张照片的背面,这位16岁的少年亲笔写下了四个字:永别人世。

16岁的少年袁咨桐在狱中给二哥写信,信中写道:一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还有什么顾虑的?有了这种舍己为公奋斗的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

同样也是晓庄师范学校的学生姚爱兰,1930年9月因学校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后仍坚持斗争而在南京被捕,在狱中姚爱兰说:我是共青团员,可惜我还没有成为共产党员,但是我要像共产党员那样去生,去死!姚爱兰牺牲时年仅18岁。

1932年7月参加江苏省反帝代表大会被捕,牺牲时年仅19岁的曹顺标,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王粲:他在临刑前对难友这样说,死是没有什么可怕的,如果我死了只有两件事感到遗憾,一件是再不能革命了,还有一件是我只活了十九年,还没有恋爱过。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希望享受人世间的美好幸福,但是面对民族危亡之际,他们毅然抛却了自身的一切,舍弃了最宝贵的生命。

这些青年学子中的革命者,在共产主义信仰的引领下,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生死考验面前,他们选择战斗到底,并为之献出年轻的生命。

如今,一批又一批青少年来到雨花台,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精神血脉。先辈们的故事激励着广大青少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编辑 黎佳易)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