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不会忘记——吴振鹏:用你的美丽 延续父亲执着的灵魂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04-04 14:02 41860

长眠于南京雨花台的吴振鹏,是曾经的中共中央巡视员。1933年5月,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被捕,后转押于南京国民党监狱,吴振鹏经受酷刑顽强不屈,在最后一次审讯前,他给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写了一封家书:“亲爱的孩子,感谢你在我即将离去的时候,勇敢地来到这个不平的世间,用你的美丽,延续父亲执着的灵魂。”这里面饱含了一位父亲对未出世的孩子的浓浓爱意和满满期许,如今信中提到的那个未出生的孩子已经是年近九旬的老人,再读起父亲的家书,他感慨万千。 

吴振鹏的女儿 王行:亲爱的孩子,你好,我在给你写信,是第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也许这封信,你永远也不会看到。

每当读起这封家书,王行仿佛就能看到父亲吴振鹏经受酷刑坚强不屈的样子,就在写完这封家书的第二天,年仅27岁的吴振鹏又被拖进了审讯室,在这次严刑逼供后,他再也没能醒来。家人赎回了他的遗体,在他贴身衣服的口袋里发现了这封沾满鲜血的家书。就在父亲英勇就义的二十多天后,王行出生了。从小渴望见到父亲的王行,在孩童时的一个清明节,被舅舅带到雨花台外的山上,父亲的坟前。 

吴振鹏的女儿 王行:(舅舅)带我到那,跟我说,小鹏(王行小名)你跪下,你爸爸躺在这里面,我一下扑在坟头上就哭,爸爸,你和我一起回家吧!你怎么躺在这了,边哭边喊。 

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王行探访着历史寻找着答案。1925年,在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王行的父亲吴振鹏一直继续在上海组织工人运动,他以笔为枪反对压迫,鼓舞工人斗争。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 郭必强: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后,他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红灯之下的蒋介石》,引起了蒋介石的无比痛恨,并且要捉拿吴振鹏。

1928年9月2日,在吴振鹏的指挥下,上海各工厂的青年工人举行震惊中外的上海“九二”总同盟大罢工。 

《红灯永远照亮中国——吴振鹏烈士传》作者 曹峰峻:(青年工人运动)力量是无可估量的。它唤醒了长期(被)压迫的工人阶级,也唤醒了我们青年的这种革命的觉醒。 

1931年4月,由于顾顺章叛变,党中央很多秘密机关遭到惨重打击,党在上海等地的地下组织几乎全被摧毁。在这种情况下,吴振鹏担负起恢复上海党组织的重任。1933年5月,由于叛徒告密,吴振鹏被捕,他作为要犯被押解到南京国民党宪兵司令部监狱,不论是威逼利诱还是严刑逼供,吴振鹏都没有留下一个字的口供。 

吴振鹏的女儿 王行:(我父亲)连叫都不叫一声,(用)老虎凳把他的两条腿都砸断了,两只手拴在铁架上,狱吏在旁边都不忍心了,听到他口里吐出过几个字,很艰难地(说),红旗,红旗。

王行每每看到电视剧里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画面时,都很伤心,她仿佛看到了88年前,父亲在监狱里最后的时刻。 

吴振鹏的女儿 王行:亲爱的孩子,感谢你在我即将离去的时候,勇敢地来到这个不平的世间,用你的美丽,延续父亲执着的灵魂,并在将来的成长中自觉地用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来验证生命的承诺。亲爱的孩子,愿你健康成长,永远幸福快乐! 

直到1985年,已经52岁的王行才第一次看到父亲在狱中拍下的唯一一张照片。那个无数次在脑海里模糊的父亲的面庞终于有了清晰的模样。 

吴振鹏的女儿 王行:南京党史办的同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找到我的,就带来了这张照片,和我做梦想的几乎差不多,在我想象中间,他是一个很英俊、很儒雅的这样一个共产党人。 

带着父亲的这份希望和嘱托,几十年来王行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王行在四川乐山教书育人30多年。退休后,她从1996年开始,义务到乐山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慢慢开始把父亲吴振鹏的故事讲述给孩子们听。

吴振鹏的女儿 王行:我们老教育工作者有这个责任。就像(父亲)在遗书中间告诉我的,孩子,你要记住,你爸爸是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甘愿为这份崇高信仰牺牲自己的一切,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总台记者 焦畅 李兵 江西台)

(编辑 刘洋)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