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份年报“打补丁” “工作人员疏忽”的理由你接受吗?

封面新闻 2018-04-22 13:53 29572

封面新闻记者 白兰

年报披露季,也是补丁频出时。据记者统计,截止4月22日,两市已经有67家公司发布了年报更正公告。年报“打补丁”的内容五花八门,主要涉及财务数据、股东户数、分配预案等。而究其原因,大部分公司则表示“工作人员疏忽”所致。

“善变”的财务数据

日前,因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内部抵销及关联方资金拆入引用审计报告内容有误,溢多利连发五份关于更正的公告——2017年年度审计报告(更新后)、关于公司合并现金流量表中错误更正的专项说明 、2017年年度报告摘要(更新后)、2017年年度报告摘要(更新后)、关于公司2017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其中,去年一季度、二季度、四季度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由1422.57万元、8936.78万元、-10674.75万元更正为2384.03万元、6458.52万元、-4389.89万元。

无独有偶。在已经摘星脱帽的沈阳机床的年报更正公告中,年度报告第 25 页“出售重大资产情况”此前显示,本期初起至出售日该资产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1055934416.37万元,后更正为本期初起至出售日该资产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58,383.95万元。资产出售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净利润总额的比例-538.83%。对于更正的原因,公司方面归咎为“理解错误”。公司原理解为因资产出售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所以公司填列数据为105,593.44万元。实际需披露该部分出售资产年初至出售日的经营性净利润数据,经核查上述数据为-58,383.95万元。

细节错误频出

4月20日,傲农生物发布更正公告,共对2017年年报中的五处内容做出更正,包括的信息披露媒体名称、利润分配方案、是否及时严格履行首次公开发行相关的承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年限和报告期内证券发行情况。其中,对于实控人吴有林是否及时严格履行首次公开发行相关的承诺,公司首次披露的年报中居然显示“否”,也是让投资者大跌眼镜;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年限由4年更正为7年;报告期内证券发行数量由6000股更正为6000万股。

类似的错误还发生在许多上市公司中。比如,茶花股份发布关于2017年年度报告及摘要的更正公告。公告中表示,“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由“240000000”更正为“24484”;龙源技术亦发布更正公告表示,将“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由 “5132160000”股更正为“28004”。此外,。方大特钢也将2017年公司利润分配每10股派息16.00元(含税),错误填入19.00元。

此外,荣泰健康年报中“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由林琪、林光荣、林光胜、林珏共同持有公司54.96%的股份变更为,林琪、林光荣持有公司46.83%的股份。

加强上市公司信披监管

从上市公司的公告来看,出现“补丁”的内容包括财务数据、股东户数、分配预案、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委托理财情况等。而出现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则为“工作人员疏忽”,同时部分公司也表示“更正不会导致公司 2017年度财务报表的数据发生变化”。

日前,深交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指引》进行了修订完善。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为防控风险,深交所在推进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过程中强化了多项风险防控措施,例如要求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及时补充、更正,对严重违规行为采取纪律处分等,但现实中仍有个别公司出现违规行为。

在业内人士看来,财务报告是投资者获取公司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环节不重视、屡屡出错的现状,应当引起监管层关注,不仅公司信息披露责任心亟待加强,监管也应跟上,以免错误信息误导投资者。只有不断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持续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促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才能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