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2020国土绿化公报通过一组数据 看见更绿四川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3-12 17:11 34959

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3月12日,植树节,四川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20年四川省国土绿化公报。一组组数据,为我们眼前日益渐浓的绿意,提供了理论依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四川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增量提质,全省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营造林830万亩,是目标任务的104%。森林覆盖率40.03%,较2019年提高0.43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19.16亿立方米,较2019年增加1848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5.8%,较2019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新造林363.4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67.30万亩、封山育林196.16万亩。

而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一场大规模的绿化全川行动。

让我们生活的地方绿起来,带着这样的目标,成都、绵阳、宜宾、雅安、南充、达州、甘孜州的人们先后行动了起来,开展了一场场主题丰富的植树活动。成都市还探索推行公民义务植树积分激励制度,将义务植树积分与居民生活有机融合。遂宁市打造“互联网+义务植树”平台,实现义务植树“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为公众开展义务植树提供便捷渠道。

通过2020年“包山头"开工活动,19家履责单位约1.2万职工赴龙泉山开展春季义务植树劳动。省直机关、高校、企业、金融机构等系统内194家单位14.3万名职工捐资1433.33万元,植树履责面积6000亩。全省共计2340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8363万株。

一边种,一边还要抓保护。为保护古树名木,省绿化委员会和省、市、县三级政府统一公布全省70868株古树名木,初步建成全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开展首批省级财政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试点,评选出四川省“十大树王”和“百佳古树名木”,启动开展第二批10个省级古树公园建设。此外,全省还新造竹林20万亩,改造竹林30余万亩,全省竹林总面积达到1815万亩。

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等生态治理修复工程,治理沙化土地9万亩,实施省级沙化土地封育保护试点1万亩。开展岩溶区综合治理60万亩,完成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1.87万亩。选择在红原县、理塘县、稻城县、松潘县开展省级湿地生态补偿试点,管护湿地493万亩。修复废弃矿山和地灾损毁区植被4.5万亩。

组织“三州”19个县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完成退牧还草181万亩,其中划区轮牧围栏50万亩、退化草原改良81万亩、人工种草25万亩、黑土滩治理15万亩、毒害草治理10万亩。实施退化草原种草195.4万亩,其中人工种草35.4万亩、天然草原改良160万亩。累计实施草原生态修复治理902万亩。

此外,积极开展城市绿化、道路绿化、铁路绿化、水系绿化、地方绿化、特色绿化工作。

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 县城) 9个、省级重点公园10个、省级生态园林村10个、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单位) 106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03平方米,较2019年增加1.06平方米。结合“交通+旅游”示范试点建设,实施公路生态环境改善、公路形象提升等行动,绿化高速公路1458.18公里,绿化普通公路4848公里。完成铁路新绿化及绿化改造223公里、317公顷,累计绿化3306.1公里、4632.98公顷,绿化率98.1%。

过去5年间,四川全省积极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美丽四川绿色生态本底进一步夯实。

累计完成营造林5593万亩,为绿化全川五年目标的111.86%。治理退化草原7684万亩(次)、荒漠化土地460万亩、湿地22万亩。森林蓄积量19.16亿立方米,增长1.8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0.03 %,增长4.01个百分点。草原植被综合盖度85.8%,增长1.3个百分点。治理沙化、石漠化、干旱河谷等脆弱生态463万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5个,全国绿化模范城市1个,全国绿化模范县8个,国家森林乡村445个。创建省级森林城市5个,省级绿化模范县6个,省级森林小镇150个,竹林小镇10个。绿化宣传广泛开展,社会各界参与氛围更加浓厚,生态文明理念深人人心。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