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Z世代”迷上“唐宫小姐姐”

新华社 2021-03-04 15:58 30567

新华社郑州3月4日电(记者桂娟、李文哲、翟濯)身着融入三彩元素的襦裙,“肉嘟嘟”的脸上画着月牙形妆容“斜红”,借助3D和AR技术,14位舞蹈演员穿梭于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国宝级文物影像之间,动作俏皮,虚拟影像与现实舞台交相呼应,宛如从历史中穿越而来的“美人”。

近日,一支中国舞蹈《唐宫夜宴》火遍全网,受到“Z世代”追捧。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年轻人,被称为“Z世代”。“小姐姐们的妆容有什么讲究?”“节目中展示的国宝都是什么?”带着疑问,不少年轻人还特意跑到河南博物院“探秘”。

郑州歌舞剧院的演员在河南博物院录制元宵奇妙夜节目。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舞蹈讲述了正值青春的女乐官在赴宴起舞的路上发生的趣事。”郑州歌舞剧院编导、舞蹈《唐宫夜宴》主创之一陈琳说,“几年前在河南博物院参观采风,看到一组乐舞俑造型,当时就在想,假如让‘她们’活起来,会给今天的人们讲述什么故事?”

激起陈琳灵感的这组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隋代乐舞俑,包括8件乐俑和5件舞俑。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国宝级文物也都是河南博物院正在展出的镇馆之宝。

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内拍摄的展品。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馆二楼的展厅里,13件乐舞俑发式和服饰大体相同,黑发朱唇,头梳平髻,上身穿窄袖衣,同色条纹高腰束胸,长裙高系于胸前打结,锦带下垂而飘逸,肩披帔帛,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型乐舞演出。

只见乐者姿态各异,踞坐演奏着琵琶、五弦琵琶、竖箜篌、排箫等乐器,长裙铺地,如痴如醉;舞者着长裙长袖,有的还加一件短衫,均以恬静、柔和的神情,挥舞双袖轻轻起舞。

“细细观察可以发现,其中两个琵琶乐俑分别演奏的是直项琵琶和曲项琵琶,演奏方式为横抱,与我们现代琵琶的演奏方式有所不同,见证了中国传统乐器在乐器形制和演奏技法等方面的不断演变。”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说。

拼版照片:上图为河南博物院展出的“贾湖骨笛”;下图为郑州歌舞剧院的演员在河南博物院录制元宵奇妙夜节目。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据介绍,隋唐时期为中国历史上音乐、舞蹈艺术集大成时期。音乐表演中按照演奏姿势站、立来进行划分,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堂上坐奏为“坐部伎”,人数较少,主要演奏丝竹音乐。而堂下立奏为“立部伎”,表演人数较多,多演奏打击乐曲。

“文化的繁荣得益于不同文化的交融互鉴。张盛墓出土的这组女乐舞俑,形制完整,为研究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乐俑出土时,其衣裙有绿、褐、红、黄诸色,异常艳丽。”张得水说。

在4岁就开始习舞的陈琳眼中,自己和这些乐舞俑们是同行,尽管相隔1500多年,“艺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当我透过博物馆里的玻璃罩看她们的时候,就像是在和前辈们对话。”

郑州歌舞剧院的演员帮同事整理假发。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从妆容、服饰到仪态、道具,陈琳团队对文物及古画进行了大量研究,最终敲定演绎艺术形象更为丰满的唐代乐舞。演出前,演员们要用近3个小时的时间化妆。唐人“以胖为美”,不足百斤的她们穿上厚厚的连体棉衣,并在嘴里塞上脱脂棉球。

“就像背了一床棉被在身上一样,活动很不方便,而且特别热,经常演出结束棉衣就已经全湿透了。”郑州歌舞剧院首席演员易星艳说。

郑州歌舞剧院的首席演员易星艳(前)在排练厅内排练。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陈琳和同事们的辛苦没有白费,中国“Z世代”正在迷上“唐宫小姐姐”。河南博物院数据显示,《唐宫夜宴》播出以来,6成以上到访游客为35岁以下人群。

随“博物馆热”一同兴起的,还有“文创热”“汉服热”。2月19日以来,“唐宫夜宴手绘大赛”互动话题在微博上引发超过6000万阅读量、1.6万余条讨论。在郑州、洛阳、开封等地,一些“95后”“00后”穿起唐装汉服,打卡城市地标。

游客在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内游园。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高雅趣味和深厚内涵,恰恰能满足‘Z世代’百变的个性追求。”河南大学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肖建勇说。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