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向朝阳:黑豹斗黄虎,人神共思量——读《黄虎张献忠》

封面新闻 2021-02-19 11:34 37952

文/向朝阳

《黄虎张献忠》,这是我读到的第一奇书。何奇之有?因为它是写给人鬼共读、人神共赏的。该书出版后,作家蒋蓝在成都锦江之畔焚书10本,以书为蜡,以文为香,敬天祭地,期望“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370多年前,自封的大西国皇帝张献忠曾经发布一道神奇的“圣谕”:“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并于现在的四川省广汉市房湖公园内立碑为令。到1646年秋季,大西国粮食告急,内忧外患,张献忠弃成都而北走。南明平寇将军杨展在江口击败大西国船队,继续追至广汉。于是一碑两用,将其改刻为“万人坟碑”,碑文记载:“崇祯十七年,逆贼张献忠乱蜀,将汉州人杀戮数十万……”据此推测,张献忠这道“圣谕”的用意是昭告数十万即将被杀的蜀人或者已经被杀的鬼,勒令大家老老实实挨刀就戮或者远赴黄泉,而且自我反思“逆天”之罪,不得鸣冤叫屈。

鬼神是否明明不得而知,张献忠乱蜀杀人却是不争的事实,妇孺皆知的概括便是“张献忠剿四川”。剿字从巢从刀,利刀杀进巢穴,家破人亡在所难免。明末以来记载此事的官史野史多达数十种,尽管各有差异,核心内容却无法回避,或者说几乎把四川人杀光,或者说杀人的不仅张献忠一人。只是当时比不得一人自杀都会惊动大小媒体的现代,统计资料严重缺失,张献忠杀人数量根本无从知晓,直接导致张献忠的形象黑白莫辨。

蒋蓝指出,明末清初四川经历长达30余年的战乱,加之大规模的战争中尸横遍野瘟疫随战乱而蔓延,川内千里荒芜。南宋时四川1000万人下降到明中期的400多万人,而到清初最低谷时川人只剩下不足60万人。川东很多州县人口只剩下十之一二。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平定吴三桂叛乱后,官方户口登记数为18 509丁。按康熙二十四年王骘《条陈太和殿采运楠木疏》所言:“以通省之户口总计之,仍不过一万八千九十余丁,是合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如果以一户5口计算,包括成丁在内四川的在籍人口约10万人之内。王骘所言“合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符合实际。

“明末农民军领袖,大西国皇帝。”网络搜索“张献忠”,第一个词条便带着白色,“领袖”一词分明代表着张献忠的正面形象。在“张献忠血洗四川是否属实?”的词条下已有130多个回答,“坚持派”与“质疑派”各自举出依据,互不相让,甚至发展到人身攻击的地步。如果真有“鬼神明明”,人间却不得昭昭,需要“自思自量”的就不仅是鬼神了。在如此背景下,《黄虎张献忠》正可以提供更多依据,让双方“自思自量”。

《黄虎张献忠》以考据和解读为主,可以视为张献忠的蜀地“传记”和大西国的“史记”,涉及张献忠的身世、绰号、衣着、婚姻,大西国的政治、军事、科举、文化、管理、民生,以及江口沉银等重大事件。在大量原有田野考察的基础上,蒋蓝又专心致志地考证了整整两年,虽然没有时光隧道穿越到大西时代,亲眼目睹“黄虎噬人”,但他看到了《圣教入川记》《张献忠屠蜀记》《蜀故》《蜀碧》《蜀难》等四五十种史料,以及“圣谕碑”、七曲山大庙、天全“女儿城”、江口镇沉银现场、黄虎最终丧命的西充县元台山(或者元宝山)等等实物实地,在史料研究与田野考察中践行历史唯物主义,最终将一个个“物证”碎片拼成完整的“黄虎踪迹图”,让张献忠“活起来”。对于我等知之甚少的“黄虎盲”而言,这部书是很好的“科普”或曰“史普”。

身披黑色战袍,腰挎宝刀,对着朝天门与嘉陵江虎视眈眈,脚下一片殷红的鲜血,头顶上“黄虎张献忠”5个大字同样殷红,仿佛受害者临终前蘸着鲜血写下的凶手名字。《黄虎张献忠》的封面上,“黄虎”栩栩如生,杀气腾腾,但与“拥老少江边围杀,江水为之断流”“时成都城中,绝人迹者十五六年”等书中记载的场面相比,些许杀气其实相当温柔。

张献忠在重庆打下入川以来的第一个大胜战,心情大好,哈哈大笑,除了将明朝官员300多人斩尽杀绝,对于一万多明军俘虏以及百姓却大开不杀之恩,仅仅让大家排好队伍,依次剁下右手而已……这一段几乎原文复述的文字是否大气壮观,是否生动形象?类似文字在《黄虎张献忠》里比比皆是,蒋蓝谓之“悖论式”,其实就是反语、反讽。之所以选择这种表达方式,我想是因为张献忠本身就是一个怪人,经略的大多是怪事,非“悖论式”写作无法描述其悖逆的言行。

张献忠身材五大三粗,声音大如巨雷,杀人大刀阔斧,命运大起大落,在成都建国号称“大西”,使用年号曰“大顺”,尤其喜欢西洋大炮,似乎一身都写着“大”字,因为面色微黄,陕西的乡亲们便送他绰号“黄虎”。老虎乃林中之王,自然也是很大的,他优待西洋传教士,三次自杀、三次遭遇刺杀,三次不满“老天阻止杀人”而向天开炮,赦免梓潼人、饶过阆中人、以杀人数量论军功、以剁手体现皇上的恩德、对皇后老丈人一“杀”同人,在成都当了3年“皇帝”却将成都破坏得一干二净,导致成都城区十余年人迹灭绝、虎豹成群,如此大手笔,非“黄虎”谁能为之?面对庞大的“黄虎”,蒋蓝却小心翼翼,从小处入手,小心求证,沿着细小的书证、物证触类旁通,将一个个大大的事件铺陈开来,在主流学术中人的叫好与民间的叫骂之外,忠实地记录下所见所闻,集文学里的史学与史学里的文学于一书,可谓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蒋蓝的考察与写作耗时两年,我却用三五个晚上读完《黄虎张献忠》,实在感觉有点奢侈和浪费。何况我等一般读者读了也就读了,顶多增加一些茶余酒后的谈资,并不能改变关于黄虎的判断。因此这本书应该让更多专业人士,特别是史学界人士阅读,再次掀起“黄虎学”的研究热潮,厘清张献忠的所作所为,给他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义,给活人与鬼神一个明明的交代。不过,以我的体验,心脏病、高血压与“血晕症”患者还是不读为好,以免触景生情,贻害身心健康。

蒋蓝别称“豹子头”,尽管一头浓密的黑发已经在不停地写作中消磨殆尽,但他与黄虎过招表现的细心与机智,仍然证明“豹子头”名不虚传。如果要给这头豹子绘上颜色,无疑应该选择黑色。张飞黑脸,包公黑脸,代表忠耿正直的京剧脸谱也是黑色,“豹子头”蒋蓝自然应该是黑色的。如今,黑豹扒下黄虎皮,正好让人分辨出黄虎的颜色,也正好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书名:《黄虎张献忠》
作者:蒋蓝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