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专门收录的照片 两个“小八路”和他在唠啥嗑?|百年百篇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2-08 08:00 101910


1939年4月,陕北延安初春乍到。4月24日上午,毛泽东乘车前往延安东关黑龙沟的抗大校务部,参加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刚一开门,突然跑过来两个身穿制服的“小八路”,他们兴冲冲地来到毛泽东跟前,向其问好。毛泽东停下脚步,和他俩交谈起来,手不停地比划着什么。

这一幕被摄影师正好捕捉了下来,“咔嚓!”这张围绕三人交谈的照片,在后来的延安记忆以及众多摄影作品展上,成为了一段珍贵的记忆和史料。多年以后,摄影师石少华被问到为何没有在照片上署名时,他坦言当时因为拍得比较着急,且部分照片的底片在侵华日军的一次轰炸中被炸毁,为了避免发生误会,就没有署名。

可毛泽东本人记得,这张照片出自何人之手。直到1962年,他在一次家宴上,给石少华重新翻出来了这张照片。原来,毛泽东对照片格外喜爱,专门收录进了相册中。

毛泽东与石少华

不少人评论说,这张毛泽东和两个“小八路”的照片令人过目不忘。原因就在于,定格在镜头中的是毛主席平易近人、与八路军小战士亲密无间的动人形象。

照片是找到了,可照片上的人去哪儿了呢?两个小战士当时和毛主席在聊什么?直到石少华费尽周折找到这两个“小八路”,谜底才揭开。

毛主席和“小八路”聊天被抓拍

1939年春,时逢抗日军政大学建校三周年,此时的毛泽东,已成为不少年轻人心中的领袖,而陕北根据地自然也成了全国众多知识青年心目中的革命圣地。

毛泽东将出席抗大庆祝大会并讲话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根据地。人们翘首以盼,等待这一天的到来。4月24日一大早,抗大校门口已经站满了人。过了一会儿,一辆车开了过来,停在了抗大校门口。

还没下车,附近跑过来两个“小八路”,他们身上穿着当时最常见的深灰色军服,这身军装在延安人们再熟悉不过,摄影师石少华和几名苏联记者当时也没多留意,心想说不定是对汽车好奇的小毛孩呢。谁知道,毛泽东刚一下车,两个“小八路”就迎了上去。毛泽东比他们高大许多,却俯下身子和他们交谈了好一番。

石少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瞬间,“咔嚓咔嚓”,将毛泽东与“小八路”亲切交谈的场景拍了下来。毛泽东一边说一边手里比划着什么,具体谈了什么,在场的人或许都不清楚,但这张照片却得到了毛泽东本人的格外喜爱。

底片被炸毁 却进了毛泽东的相册

毛泽东为什么和这两个“小八路”亲密交谈,这两个小战士是谁?多年以后,当石少华回忆起这一幕时,都觉得有些许遗憾。他本想找到这张照片,“寻根问底”一番,但无奈底片在一次日军的轰炸中被损毁,连同底片一起被毁的,还有这两个“小八路”的身世之谜。

新中国成立之后,石少华赴毛泽东家里参加了一次宴会,偶然间,两人聊起了这张照片,“主席,您还记得当初我给您拍的有一张和‘小八路’在一起的照片吗?”

说出这句话时,石少华内心也有些忐忑,因为他一直想问,但由于毛泽东日常事务繁忙,为一张照片怎好刻意叨扰。他也没抱多大希望,时间太久远了,能记得这张照片的人恐怕也很少了。

谁知道,毛泽东回答:“当然记得啊!你给我拍的照片啊,其实都很好,那张照片我很喜欢,还珍藏着嘞!”说罢,毛泽东让人将他的相册取来,在相册里,他如数家珍般,给石少华和众人找到了那张照片。石少华当时惊喜交加:“就是这张,没想到主席您还记得。”

看到这张照片,石少华激动不已,也顺带勾起了他的回忆。于是,他又问道:“您还记得照片里面的小战士是谁吗?当时你们都交谈了些什么内容啊?”

只见毛泽东一愣:“这个我还真记不太清了,两个小战士的名字,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嘞!”于是,交谈过后,两个“小八路”的身份,让在场不少人牵挂了起来,“他们是否还活着?又去了哪里?”

之后,在进行长时间的寻找后,两个“小八路”的身份得以确定,他们一个叫安定保,一个叫刘长贵。只是,这个寻找的过程格外艰辛。

和毛泽东聊天的两个小战士是谁?

石少华的后人整理其口述资料以及相关记录显示,寻找两个“小八路”,成为了石少华晚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据他回忆,实际上在知道两人的真实姓名后,曾多方打听他们的下落。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安定保凶多吉少,很可能牺牲在了战场上。

原来,1938年,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来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担任东北干部队队长。当时的队长都配有通讯员,而张学思的通讯员就是安定保。

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时,安定保一直担任张学思的通讯员。根据张学思回忆,在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安定保和战友们奉命前往东北敌占区,但当这些战士路过河北承德一带时,被日军包围。由于寡不敌众,这批战士大多都牺牲了,安定保也是从那时起下落不明。

听闻这一消息,石少华痛惜不已。而寻找另外一名“小八路”刘长贵的过程,也很艰难。

刚开始,石少华四处托人打听,既从部队里面寻找,也向其他摄影记者打听,还跟曾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学员打探消息。打听了十几年,仍然一无所获。

直到1986年4月,石少华得到了一个消息,有人告诉他,几十年苦苦寻找的另外一个“小八路”有下落了。知情人告诉他,这人在辽宁丹东,叫刘长贵,是一个老八路,种种记录显示他和当初的“小八路”相符。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石少华来到了辽宁丹东。在锦江宾馆,石少华和刘长贵相见。刘长贵讲起了自己的革命经历:1945年,他随抗大转战到东北,成了东北野战军的一名战士,参加了包括辽沈战役在内的多个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流过不少血,负过多次伤。

石少华

但这些经历,都没与“小八路”的经历挂钩。于是,石少华将照片拿出来,“你还记得这张照片里的人是谁吗?”刘长贵眼睛里突然像有了光一样,他说,这张照片他再熟悉不过了。据刘长贵讲述,一名战友曾在军博看到过一张《毛泽东和两个小八路》的照片,就复制了一份给他,他把照片悬挂在自家客厅正中央的墙上,他也很想知道是谁拍摄了这幅照片。

“那你还记得你们当初聊了些啥内容呢?”石少华急切地问道。刘长贵若有所思地说,当天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见到毛主席,没想到毛主席看见他们,很亲切地俯下身问他们:“小同志,你们多大了?”刘长贵回答:“报告毛主席!我十四,他十五。”

“那为啥毛主席要在手上比划呢?”原来,毛泽东是在问他们,“这么急匆匆地跑过来,知道我是谁吗?”两人都看过毛主席的画像,便诚实地回答“你是毛主席!”

“不对!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泽东。”这个时候,毛泽东伸出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做笔,在左手的掌心里一笔一画地把“毛泽东”三个字写了一遍,一边写,一边对他们介绍“毛”字怎么写,“泽”字怎么写,“东”字怎么写。刘长贵回忆,当时他们听得特别认真,牢牢记住了这三个字的写法。

“哈哈哈,原来是这样。”石少华和刘长贵都发出了爽朗又激动的笑声。当刘长贵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另一名小战士安定保的名字时,更让石少华相信,眼前的人就是自己苦寻多年的“小八路”。即便,彼时的“小八路”已经变成“老八路”,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却一直没有忘记。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实习生 谢乐滋

参考资料

1.《“我不叫毛主席” 我叫毛泽东》解放军报

2.综合中国美术馆馆藏资料、《中国记者》新中国新闻摄影的开拓者石少华、《中国摄影》石少华作品选

评论 4

  • fm20220601 2021-05-17

  • 崇英 2021-02-22

    值得记念的照片

  • misworld 2021-02-08

    好主席!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