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一色”CP推动自贸创新发展 共同打造内陆开放最优区域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2-05 20:20 34880

两江新区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李茂佳

2021年新年第一天,重庆、成都两地同时发出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号首班列车。满载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智能家电的两列中欧班列,一路向西驶往欧洲的德国杜伊斯堡和波兰罗兹。这只是川渝两地自贸合作的一个缩影。

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这对“江天一色”CP,分别作为重庆、四川两省市自贸试验区的重要载体,都不约而同地把新年起步工作聚焦在自贸创新发展上。

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以果园港为核心 探索两江新区自贸区助力内陆开放

“两江新区着力将果园港打造成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建设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无缝衔接的重要窗口。”两江新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两江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果园港板块的建设正在不断加速。

1月4日,鱼嘴铁路货运站南站场、中远海运果园综合物流基地项目、果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二期、多式联运智慧运营中心四大重点功能项目集体开工建设,意味着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已具备口岸开放功能,果园港正成为重庆联结世界的核心节点。

其中,鱼嘴铁路货运站南场用地总面积约545亩,总投资约15亿元,集多式联运、仓储配送、物流信息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通过铁路专用线与果园港无缝衔接;总投资5亿元的重庆果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二期项目计划于今年10月竣工,全部建成后,可为企业提供进出口贸易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两江新区果园港

“果园港是国家的物流枢纽,是多式联运的示范项目。水港型物流枢纽第一批全国只有23个,果园港是西部唯一的一个。”重庆果园港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卫东表示,果园港仅用七年,就跃升为全国最大的内河水、铁、公联运枢纽港。

“接下来果园港将分三步走提升市场竞争力。”汤卫东表示,港区将以物流港为基础构建大宗商品贸易平台,逐步打造建设成为贸易港;并建立健全金融、保险、结算功能体系,让港区变成金融港;同时,通过构建应用型科技创新体系,规划建设临港科技创新区等方式,将果园港打造成科技港。

具体来说,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连接太平洋,可达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西,经兰渝铁路,通过中欧班列可达中亚、欧洲;向南,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印度洋,可达东盟、南亚;向北,常态化开行渝、满、俄国际铁路专列,联通中蒙俄经济走廊 。

2020年,果园港货物吞吐量1400多万吨,较2015年增长70%以上;集装箱吞吐量34万标箱,较2015年增长41%以上。

“到2030年,果园港将初步建立科技型、智慧型自由贸易港。货物吞吐量35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80万标箱,建成‘世界的中转站’。”汤卫东说。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

同时,两江新区正在一体化推进自贸区和中新互联互通项目。

“当前各招商项目不断落地重庆自贸试验区两江片区。”两江新区自贸办副主任李国强介绍,中新互联互通(重庆)国际超算中心、两江中新嘉量金融科技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中新金融科技人民币投资基金等9个新项目相继跟两江新区签约,签约金额2.44亿美元。

目前,两江新区已累计签约中新合作项目66个,签约金额116.2亿美元,签约金额超过全重庆市三分之一。

“我们以稳‘三外’和培育开放新业态为核心,强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更加稳健。” 李国强表示,去年1-10月,两江新区实现合同外资18.42亿美元,增长66.8%;实现新增外资企业56家,增长51.35%;实际利用外资26.2亿美元,增长6.62%,利用外资稳居全重庆市第一。

“两江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也更加密切。”李国强介绍,两江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额2020年全年实现580亿元,新增外资企业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占比达70%以上。

此外,两江新区正加大力度参与国际合作,不断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截至2020年底,已有法国中小企业协会重庆代表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重庆代表处、德国曼海姆市驻渝办事处等18家国际机构入驻两江新区国际合作中心。”李国强称。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

三年三步走 探寻天府新区自贸区的创新之路

作为“江天一色”CP,天府新区同样也在加快自贸建设。

位于天府新区的“中国——欧洲中心”是“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新旗帜。目前,该中心已聚集机构和企业174家,已入驻联合国工发组织投资促进办事处西部区域协同中心、德国巴伐利亚州成都代表处、亚马逊国际创新中心、德国签证中心等36家国际知名机构和企业。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简称双流综保区)是四川自贸试验区内唯一投运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目前已聚集各类企业近70家。

“为将更多实惠带给企业,双流综保区进行了系列创新举措。”成都海关所属锦城海关综合业务二科科长刘国瑛介绍,双流综保区推行“7×24小时”全时预约通关,保障综保区内企业全天候通关需求;积极探索建立“三系统一机制”,通过“报关信息推送系统、光学号牌自动识别系统等,大幅度节约车辆进出区时间。“进行通关便利改革,最大程度助力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

“营商环境佳”、“效率提升高”是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另外两大亮点。去年上半年,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证照通“1+X”审批模式改革案例,成功入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可复制可推广制度创新成果。

据介绍,天府新区自2018年6月启动证照通“1+X”审批模式后,将涉及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的行政审批事项纳入联审联办、证照联办,确保办“一件事”全流程“仅跑一次”。平均压缩企业开办时间2天,实现跨部门事项“无缝对接、集成办理”。

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

三年来,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探索创新的“国地税‘联合办税’改革”、“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两项成果,已列入国务院向全国复制推广的清单。此外,有八项制度创新成果列入全省复制推广清单。

截至去年年底,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达到8611家,新增注册资本406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86.1亿元,实际到位外资3.02亿美元,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72个,总投资约2011.17亿元,招引500强企业达到56家。

“三年来,我们打造了多个平台助力自贸区对外开放。” 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努力提高企业办事效率、不断探索制度创新,从这三个方面,不断推动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加速器’。

携手推动自贸发展  共同“绘就”江天一色

2020年3月,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管委会与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围绕通道口岸互联、产业招商互补、开放创新互享、机制协同互促四大领域20项具体内容开展合作。

2020年6月,重庆市商务委和四川省商务厅签署《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工作方案》,川渝两地将用三至五年时间,布局一批对区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带动作用的开放平台载体,打造中西部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服务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2020年7月,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

如何加快推进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川渝两地发挥共同优势,畅通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陆路贸易通道。

天府新区“中国—欧洲中心”

据统计,2020年,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近5000列,历年累计开行量达14000列,占全国开行总量的40%以上,是全国开行最早、影响力最大的中欧班列城市

“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两江新区将与天府新区共同打造港口型、铁路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陆海国际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号)建设国际多式联运基地;依托自贸试验区开展差异化、首创性改革探索,开展政务服务异地通办协办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两江新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表示。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