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创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四川省政协常委司马向林:“圈心”入手,成都可以吸引西安“入圈”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2-01 16:13 34886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后疫情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变化,四川省也迎来新机遇。四川省两会期间,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经济法律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司马向林认为,四川省应积极应对开拓创新,通过增强错位辐射能力等举措,开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新格局。

把握战略机遇

建设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司马向林说,过去几年,多位专家学者都曾积极建言,提及将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从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财经会议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步推出,而后者已被明确为国家战略,从这种亮相形式来看,国家希望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把1+1>2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因此,川渝两地需要共同努力,让中央看到成渝地区发展的决心。”司马向林说,加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高为国家重点经济战略,使成渝地区成为继长三角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名符其实的第四极。

司马向林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形成成渝两地一盘棋思维,落实好四川省委提出的“体制上加强协同、规划上统一编制、平台上共同搭建、项目上务实推进”的要求,在产业布局、交通规划、创新创造、公共服务等方面,要做好统筹安排部署,实现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良好态势。

强化核心带动

成都可吸引西安“入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大型城市只有成都和重庆,与大型城市云集的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相比,不具有多点开花的条件。

司马向林认为,基于此,最好的发展模式就是以“圈心”入手、突出主“线”、以线带“面”,通过强化发展城市核心区,进而带动周边副中心城市发展,借鉴京津冀模式的成功经验,避其所短,最终促进整个经济圈的发展。

同时,为提高成渝经济圈的辐射能力和强化辐射半径,考虑经济总量不能与京津冀等相比,成都可以主动提出“西成战略联盟”,从外部吸引西安融入成渝经济圈泛围,稳步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外向拓展,构建跨越秦岭的“西成渝”铁三角经济圈,从而带动沿线的老工业基地德阳、绵阳、广元和汉中的产业转型升级。

“西成渝”不仅大大增加经济总量,还将利用老工业基地之间的互补优势消化剩余产能,激发工业融合产生聚变反应式的内生动力,从而真正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强化特色差异

发挥比较优势推动绽放式发展

司马向林还表示,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要突出成渝两地的特色,根据各自特点和优势,确定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绽放式发展。

如成都地区目前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基础和实力,同时也是全国前列的公园城市,因此在科技创新中心、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两个目标上,成都地区要重点着力。

重庆地区由于其较好的地理沿江区位优势,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交通枢纽作用,形成“一带一路”版图中具影响力的商贸物流中心和制造中心。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