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张勇 受访者供图
川观新闻记者 殷鹏
“很多人认为中医是‘慢郎中’,只能治疗慢性病或者调理一下身体,实际情况并非如此。”1月31日,省政协委员、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张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诸多案例表明,中医治疗急重症危重症也有很好的疗效。为此,他建议加强中医对急重症危重症的治疗。
作为国家级名中医,张勇有着40年的临床经验。他说,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
“这次武汉抗疫,中医在治疗急重症危重症方面也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疗效。”张勇说,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对口支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管的一个病区为例,该病区主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3例,其中重型80例,危重型7例(有创机械通气5人),中医参与治疗100%,最后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到91.95%,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为了应对今后有可能发生的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张勇提出3点建议。首先,从中医经典著作及古籍中深入挖掘,整理出更多有效的方剂和药物,并加以创新。
张勇说,这次武汉抗疫,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管理局推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将清肺解毒汤列为治疗轻型、普道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一个通用方,就是由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等方剂共21味药物组成的。
“因此建议对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清代吴又可的《瘟疫论》等经典著作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挖掘和整理,发现更多更好的治疗急重症危重症疗效突出的方剂和药物来。”张勇说。
其次,要加强中医治疗急重症危重症人才队伍的建设。张勇建议,中医院校课程设计应增大本科生对中医经典著作、温病学的教学课时,扩大温病学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培养出更多治疗急重症危重症的顶级中医专业人才;在省市方面要保持中医治疗急重症危重症的的专业团队。
最后,张勇建议着力研发治疗急重症危重症特效确切的新型中成药产品,避免在大的疫情到来之时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同时恢复传统治疗急重症危重症的中成药生产。
“尤其是要恢复‘温病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的生产,目前市面上很难买到这类特效确切的中成药,而紫雪丹一瓶才20多元,是价格偏低厂家不愿生产吗?原因不得而知,但从治疗急重症危重症、挽救患者生命的角度考虑,还是应恢复这类中成药的生产为好。”张勇表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