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 | 肖旭:“十四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获得更多的技术赋能与发展利好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1-22 14:09 35437


封面新闻记者 雷强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新基建”项目加快推进,以新能源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新能源数字经济领域建设必将加速发展。“十四五”期间,新兴产业和新能源领域将迎来怎样的发展?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新经济企业又该如何把握时代机遇,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

1月22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首都改革发展研究会理事肖旭。他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各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共识。发展数字经济,将有助于更好地落实“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系统观念

封面新闻:您眼中“十四五”的关键词是什么?

肖旭:我认为“十四五”的关键词主要有两个,分别是“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具体而言,坚持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适应新形势,在各个领域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特别是在创新方面,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下好先手棋,力争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增强发展动力。

坚持系统观念,不仅要在顶层设计中做好统筹规划,注重各项措施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整体效果,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而且要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抓主要矛盾,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十四五”发展将更加注重做好发展的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

封面新闻:您认为“十四五”期间增长最快的领域会是哪些?

肖旭: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十四五”时期有两个领域会迎来发展契机,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能源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对我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实现跨越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目前,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纷纷发布产业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互联互通的网络基础设施,对此,我国于2020年提出发展新基建的规划。随着新基建规划的渐次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获得更多的技术赋能与发展利好,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在全球绿色转型的大趋势下,发展可再生能源,创造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是衡量发展质量的重要维度。近年来,我国在绿色发展上积极努力,取得一定成效。“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压低化石能源消费,让能源结构更加绿色低碳,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在支持新能源领域发展上也会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封面新闻:您怎样理解“双循环”在“十四五”期间所起的作用?

肖旭:在“系统观念”引领下,经济发展需要向系统化方向努力,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组织壁垒,增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经济协作范围随之扩大,表现出无限扩展的趋势,分工越加细致。畅通经济体系内部循环,打通梗阻,加快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释放新的增长动能。

我国拥有超14亿人口,对应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未来要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提高满足内需的能力。以此为基础,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吸引国外先进人才和管理理念进入国内市场,同时也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相互促进适应了国内基础条件和国际环境变化的时代特点,是“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封面新闻:您认为“十四五”给新经济领域会带来哪些机遇和变化?

肖旭:“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各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共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共享员工、远程协作等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增强个体之间的协同与联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更好地落实“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

不过,一些基础性技术(例如区块链、无人驾驶等)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亟待推出统一的技术标准,技术性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有待改善,这也都为企业进入该领域创造了机遇。企业除了要面临技术升级所带来的变化外,也要关注需求端的变化。数字技术普及提高了消费者在商业活动中的地位,消费者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碎片化的特点,需求变化频率明显加快。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

建言:建立“更多、更远、更快”的管理观,加强对数字化人才的内培外引。

封面新闻:如果给企业“十四五”建言的话,您会给出那句话?

肖旭:面对新发展环境,企业一方面要建立“更多、更远、更快”的管理观,把握新基建发展机遇,与更多的主体搭建线上连接,推出针对用户的即时响应机制,提高组织结构的灵活性,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切实发挥数字技术在数据传递、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优势,破除“信息茧房”,强化不同环节之间的协作与沟通,赋能业务效率提升。同时,推进数字技术与管理活动的深度融合,对管理活动进行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数字化建设,与产业生态体系中其他企业建立广泛连接,推动企业管理向网络延伸、向云端拓展、向数字深化。

另一方面,抓好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大支持和推进数字化人才培养,持续投入,一以贯之,加大人才储备;同时,也要把握零工经济新雇佣模式,利用数字技术搭建平台,向全球招募人才,不断引进新鲜血液。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