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2021丨他和一碗拉面的故事,看完“真香”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01-05 16:05 29172

“拉面经济”成支柱产业

“拉”出扶贫新路子

2020年,马乙拉四大部分时间开着自己江苏号牌的车,留在老家青海化隆。原本打算在1月初的拉面大赛之后稍事休整,带孩子去自己开拉面店的江苏太仓过寒假,但是疫情打乱了计划。

马乙拉四的拉面店停业再开业,生意逐步恢复。受到整体物价影响,一碗面的价钱从9元涨到10元。他在老家的山路上拿起手机,支付软件响起店里收款信息的提示音,频次也比前一年少。

将近两千公里外的江苏太仓,马乙拉四和外甥马成林合开的拉面店里,收款的声音靠一只蓝牙音箱播放出来。12月25日中午休息时,周围打工的人很快坐满了小店。

“拉面经济”是化隆的支柱产业,也是脱贫的重要动力。 2020年,在全国各地开拉面店的化隆人受到疫情影响,有人要暂时关店,有人到其他城市重新开始,也有人改行去电子厂打工。

化隆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副局长马建国介绍,关了一部分拉面店,但新开的店还是增加了一部分,总体数量基本持平。

△疫情缓解后,化隆县组织拉面从业人员复工复产(化隆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县里为滞留在老家的拉面店老板和员工进行就业培训,又在疫情缓解后联系航空公司提供低价机票,推动他们复工复产。还发放低息贷款,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困难。

马乙拉四:当年我一年的工资下来也就4000多元,一个月350元。那时我是贫困户,就想着以后赚钱了要帮助需要的人。2020年疫情发生后,我们支援武汉,就像支援自己的亲兄弟一样。2021年,我打算年后去外面再开一个店,带几个经济困难的老乡,把他们吸引到拉面经济里。

也有开拉面店的化隆人已经把产业做大,在邻近阿什努的德恒隆乡新建了养殖场。 化隆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安晓龙说,他首先捕捉到了商机。

马乙拉四:老人说这边习惯些,从小长大的老人们都在这边,能一起聊聊天,转一转。尤其是母亲的腿不好,高层电梯停电的话她不方便爬楼梯。

在马乙拉四的化隆县群科新区的新家里,一月份拉面大赛“参与奖”的奖状放在玄关的醒目位置,他的两个儿子在老家上学。

往年的周末,两个孩子在江苏太仓的拉面店里帮过忙,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晚上凌晨1点或者12点睡觉,马乙拉四觉得孩子太辛苦。

时间倒流回2004年,马乙拉四第一次出门打工时19岁,目标只是希望能吃饱饭。在那之前,他是阿什努乡的放羊娃,和哥哥一起在山坡上铲出一条路。“这条路是我和我哥哥用铁锹挖的,走这边放羊的话近一点。”

山坡下,他曾小住的土房子在搬迁后只剩几道残破的墙,头上的山顶,羊群像云一样飘过。他不再是当年的放羊娃,甚至有了肚腩,走在自己铲出的路上,也有一些气喘,“以前没有这条路的时候,我们从那里绕一大圈要走20分钟左右,路修好后5分钟就到了。”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