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七夕情人节,给大家讲一讲牛郎与织女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村屌丝,名叫牛郎,父母双亡,还被兄嫂虐待。
后来,在开了挂的老牛指引下,来到湖边偷看仙女洗澡,还顺手偷走了织女的衣服,导致织女无法返回天庭。
最后,织女在万般无奈之下,嫁给了牛郎,还为牛郎生下了2个小孩。
但是这个婚姻遭到了王母娘娘的反对,逼两人分居,一年只能见一次。而这个见面的日子,就是七月初七!
画外音:等等!哥,七夕我裤子都脱了,你给我讲这个故事?是个中国人都知道啊!
好吧,那说说很多人不知道的。
关于牛郎织女最早的记载,大约出自《诗经·小雅·大东》: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意思看不懂?没关系,这句话没有具体意思,就是讽刺当时社会的。
这里提到的牛郎、织女仅仅是两个星座,与爱情也没关系。
直到秦代,两人才有了正式的“婚姻关系”。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上是这样说的:
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
在这个传说里,牛郎娶了织女后,并没有好结果,三次抛弃了织女。
不过,这句话的重点也不是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只是拿两人举例子,告诉大家如果在这两天是不宜婚嫁的,如果结婚,就会以失败收场。
(纳尼?那些在七夕当天挤破头想结婚的人,听到这句话作何感想?)
后来,《古诗十九首》里,故事的情节进一步丰富: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两人正式被称为“夫妇”,是在曹植的《九咏》诗注里:
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后来,在这些基础之上,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开始呈现出很多不同的版本。
在一本叫做《殷芸小说》的小说集里,织女的形象很差,可以用好吃懒做来形容: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会。
小说中说,织女本是天帝的女儿,因为每天纺织,非常辛苦,弄得面容憔悴。天帝看她可怜,就将她许配给了同样是神仙的牛郎。但是,织女嫁过去之后,贪图享乐,玩物丧志,甚至完全荒废了纺织,因此天帝大怒,这才下令她返回天河东岸,与牛郎只能一年见一次。
不过,还有一个更“毁三观”的版本:织女的生活作风存在严重问题。
在《太平广记》的《灵怪集·郭翰》中,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是这样的:
太原有一个叫做郭翰的人,某天突然见到一位美女主动前来投怀送抱,一问,原来就是织女。织女说,自己在天上寂寞无聊,所以才来找他,于是两人夜夜缠绵。郭翰心里还不踏实,担心牛郎前来捉奸,织女很不屑地说:
阴阳变化,关渠何事?且河汉隔绝,无可复知;纵复知之;不足为虑。
意思就是:银河相隔,牛郎压根就不会知道,就算知道了,他也管不着。
万万没想到!织女居然是这样的女人!
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根据各地流传的不同的牛郎织女传说故事,有很大一部分,织女在其中都以负面形象出现。
嬉嬉荡荡混日子、不干一点正经事,甚至与牛郎大打出手,用织布的梭子扔对方,完全就是一副泼辣婆娘的姿态。
而在《荆楚岁时记》中,还记录了这样一个奇葩的故事,牛郎织女分开的理由,是因为一个字:穷。
牵牛娶织女,取天帝两万备礼,久而不还,被驱在营室是也。
意思就是牛郎娶织女的时候,因为穷,借了老丈人天帝的钱,后来还不起,两人就被逼分开了。
因此,大家可以看到,所谓的父母双亡、兄嫂恶毒、神牛相助、偷看洗澡、私藏衣服等情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没有的。
后来,经过民间不断的加工、融合各类传说,直到清末民初,我们所熟知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才完全成型。
不过,对目前这个所谓的定型的版本,哥是有疑问的:
织女是如何看上牛郎的?偷看洗澡,藏衣服,逼婚……牛郎完全一副地皮流氓的形象,嫁给他,眼瞎啊!
难道牛郎真的是帅得掉渣,织女又恰好是外貌协会VIP会员吗?
辣笔小封(微信ID:labixf)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