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76岁的古董扇子曾惹人哭,入台参加庙会只展不卖

封面新闻 2018-02-20 10:54 47834


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台湾南投县报道

这里是台湾南投县,在“欢乐春节”熊猫故里·锦绣四川——第八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现场,四川非遗文化区热闹非凡。

有台湾民众在剪纸传承人庄丛灿那里求人像剪影,有人与蜀绣传承人王启慧共绣一幅熊猫,有人买走蛋雕传承人蔡忠贵的一个镂空艺术品,有人听一曲陈海元吹奏的羌笛,有人久久凝望摆在夏布传承人徐景芳面前精美的画,有人看泥塑传承人何炼神奇的双手一摆弄就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彩色泥人,有人站在秸秆画面前对那幅威猛的狮子秸秆画如痴如醉……

在德阳潮扇传承人面前,摆放着一把把倒葫芦形一样的扇子,它们以竹丝为骨,以绢为面,以文为墨,以画为魂,古典又精致,让人流连往返,不忍离去。

“这是什么呀?好漂亮,如艺术品!”“如果这是扇子,我怎么舍得用它扇风?”围观者惊叹连连。

“这是潮扇,是非遗。”非遗潮扇传承人杨占勇高声应答,与台湾民众交流起来。

镇店之宝

76年的扇子曾惹人哭

众多扇子中,一把扇子犹为独特,它的色泽有些泛黄,绢面上画着一个人间男子向天上踩着祥云的3位仙人朝拜,仿佛从旧时光里走出来的。上面还书写着“五福三多富贵寿考”的字样,落款时间是壬午暮秋月。

杨占勇告诉来者,这把扇子生于1942年,迄今已有76年历史,是他从父亲手中继承下来的,也是这个非遗传承人手中的镇馆之宝,多年前曾经有人出资16万元欲购买被他婉拒。

“制作潮扇需要划竹丝、绘画和制作扇子等流程,在古代,每一个流程都有专人各司其职,这把潮扇绘画的作者蔡忠全早已仙逝。”杨占勇说,2014年,他在德阳举办展览时,蔡忠全白发苍苍的孩子看见这把扇子激动得哭了,对他说“我仿佛看见了我的父亲。”

他说,那一刻,他这个传承人深深体会到了传承的意味。

25岁踏入潮扇世界

去年熊猫助他夺金奖

成为潮扇传承人,有必然也很偶然。

25岁之前,杨占勇并不知晓有潮扇这个物件的存在,不知道潮扇的传奇以及潮扇和他祖辈之间丝丝缕缕的牵连,更不知道德阳潮扇会与他之后的生活连在一起。

1990年,他的父亲杨功源退休了,人老心不老,杨功源捡拾起几十年前的手艺——制作潮扇。

细致的活,精致的扇子,杨占勇第一眼就爱上了这个新鲜玩意儿,这一年,25岁的杨占勇一脚踏进了德阳潮扇的世界。

与父亲交流中才得知,德阳潮扇来于广东潮扇,清光绪年间,在福建仙游县当县令的包善诚告老还乡,带回5把广东潮扇到德阳。当地人在修他的破损扇子时,融合当地的土扇子“猪耳扇”和广东潮州的特点,钻研探索,改良制作工艺,形成了以葫芦形和竹丝为结构,配以丝绢画面的独特工艺,制作出了扇形优美,雅致幽隽的新潮扇。德阳商人李宝成目光敏锐,迅速抓住商机,与黄辉庭在德阳东门崇果寺东侧开办了“李宝成潮扇庄”。扇庄开业后,二人又不断探讨,改进工艺,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阳潮扇,并在德阳周边迅速流传开来。1895年6月,清朝一位亲王将德阳潮扇献给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让德阳潮扇名气大增。近代,潮扇也曾做为国礼,由国画大师张大千、谢趣生分别绘制《青城秋色》、《唐宫鹦戏》、《翠柳画眉》和《剑门山行》赠送美国总统罗斯福,罗斯福称赞其为东方艺术之瑰宝,并将其中两把转赠美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去年,他的一副熊猫作品夺得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他把这件宝贝也带来了,要与台湾民众分享潮扇艺术。

竹丝直径仅0.05毫米

两根竹子足够他编一年

德阳潮扇虽小,但制作工艺艰难繁杂,非一般人可以想像:车扇柄、去竹青、开丝、编织等大工序就有近20道,还有30多道小工序,其中数开丝工序最为刁钻,每根竹丝直径大约有0.05毫米,相当于一根牙签一分为四,小扇需144根竹丝,中扇需156根竹丝,大扇需168根竹丝,加之后续工序,做好一把潮扇一般耗时4天,还要在不能出错、没有返工的前提下。这就要求制作者高度专注,心无旁骛。

记者摸一下竹丝,既细又轻,犹如丝线。杨占勇说,每一年他都自驾车会到蜀南竹海挑选上好竹子,遍寻竹山,买上两株竹子,就足够他编织一年。

他的潮扇与别的非遗不同,结合了不同的非遗内涵,比如,一副镂空潮扇上面有一个大红的福旺财旺的剪纸,就是他与剪纸非遗传承人庄丛灿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副作品绢帛上绘着艳丽的年画,另外一副作品也是以非遗夏布铺底……

“多种非遗文化的高度融合,使扇子成了多种非遗文化的载体,更具有收藏性。”他说,非遗在传承的过程中不能一成不变,可以考虑跨界,为非遗赋予新内涵。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