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天府文化地标|川大教授李勇先推荐双流三处地标 发扬“古蜀广都文化”

封面新闻 2018-02-19 15:59 32243

古蜀文明源远流长,早在《山海经》、《吕氏春秋·有始》等书中皆有描述,都广之野居于“天地之间”,而此处的“都广之野”,据历史学家的普遍说法,就是当今的成都平原。

2月14日,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李勇先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流拥有数千年的历史,不仅是我国古代农业水利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早的丝织业中心,更是中国古老医学和音乐的重要发源地。

“双流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历史文化遗产。”在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上了解到正在火热评选的“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活动后,李勇先向记者推荐了双流三县衙门、彭镇观音阁会馆、东升街双流中学老钟楼三处地方。

拥有数千年历史

双流发扬“古蜀广都文化”

在《山海经》中提到的都广之野,普遍的说法则认为是现在的成都平原,双流也隶属其中。作为古蜀农业文明的起源地,也是“天府之国”农业中心地区。

早在古蜀蚕丛时代,这里就已经开始种桑养蚕,丝织业发达,是我国最早的丝织业中心。1990年才划入武侯区的簇桥镇一直是双流最繁忙的丝织业生产,丝绸店铺林立,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一个驿站。

“双流因处于都广之野的核心,战国秦统一巴蜀时就设置广都县,汉代仍置广都县,属蜀郡。”李勇先讲到,直到隋朝,因避隋文帝杨广讳,才改称双流。《太平寰宇记》有记载:“广都,至隋,避炀帝讳,改为双流,在二江之间。”

直到元初,广都县因毁于兵灾战乱,县治才被废除,而双流县名却一直保持到现在,从中可见双流、广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据了解,目前,双流区人民政府正积极打造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古蜀广都文化”,深入挖掘广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双流留下的诸多历史文化遗产,更需加以传承、弘扬与创新。”李勇先说道。

推荐一:黄龙溪三县衙门

成都市内仅存的清代衙门建筑

站在黄龙溪的千年水码头上,登高望远,一湾碧水犹如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奔腾而过,水则养活了华阳、彭山、仁寿三地百年时间。

三县衙门设立之初主要用于管理古佛堰的灌溉使用而修建,为华阳、仁寿、彭山管理水利事务的专门机构。清代乾隆时期,三县合力修建引水灌溉工程,分灌三县良田。因为水权纠纷,三县民众摩擦增多,于是三县共同成立了一个合署办公机构来管理堰水分配和使用,这就是三县衙门的由来。

“三县衙门作为双流区纪委打造的成都市官德文化教育基地,是成都市内仅存的清代衙门建筑。”李勇先告诉记者,早在2006年12月,三县衙门公布成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衙门所在的古龙寺,更是研究成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古龙寺为研究成都地区清代佛教的发展、建筑艺术及社会民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李勇先告诉记者,三县衙门因位于川西水乡、我国南方丝绸之路第一个水码头集散地黄龙溪,这也是他选择推荐三县衙门为“天府文化地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三县衙门已经成为封建社会县级衙门珍贵的历史活标本,同时也是当时地方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历史见证。”李勇先说道,即使在今天,它的一些做法对当今社会综合治理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推荐二:彭镇观音阁会馆

清代著名会馆建筑,依托会馆开设的彭镇观音阁茶铺是目前成都唯一老茶馆,最能体现成都休闲慢生活。

观音阁会阁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彭家场社区马市坝街,民国初期,观音阁就被用作茶铺,直到今天,观音阁老茶馆依然是摄影家的圣地。

“它是清代成都会馆建筑的杰出代表,为研究成都会馆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李勇先表示。而成都的栽茶历史久远,最早的茶馆也起源于四川成都。西汉王褒《僮约》:“烹茶尽具”、“武阳买茶”。 武阳就在双流的黄龙溪,是文字记载以来世界最早的茶市。

“闹市区的茶馆大多已改建翻新,虽然环境得到改善,但总觉得失去了点韵味。”而来到彭镇观音阁老茶馆,呈现在眼前的便是熟悉的茶桌、老竹椅、老茶碗。

在茶馆内,当地老人和游客、拍客形成一种绝妙的平衡,怡然自得的享受着老成都的悠闲时光。“这是成都乃至天府之国几百年来生活的写照。”李勇先表示,彭镇观音阁老茶馆可谓是成都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茶馆,同时也展现了成都休闲的慢生活。

推荐三:双流中学老钟楼

民国时期成都古建筑的杰出代表

飞檐翘角,青砖石瓦的建筑风格,掩藏在青枝绿叶怀抱中,宏伟壮观的建筑,瞬间将踏入此处的游客拉入了民国时期。

双流中学老钟楼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东升街道紫东阁社区双流中学校园内,于1949年1月建成,1996年3月修复后,改作“校史陈列室”,沿用至今。

李勇先告诉记者,双流中学老钟楼的建筑屋面为小青瓦钟楼,造型精美,文化内涵丰富,主体结构完好,对研究民国时期传统建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2016年,双流中学老钟楼被列入成都市人民政府第六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进行挂牌保护和妥当修缮。

“它是双流教育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古老的钟楼默默地矗立在小院深处,与现代化教学大楼、科技大楼交相辉映,这里每一处角落都诉说着过往的历史,等待人们去细细品味。

“它像一座永恒的丰碑,镌刻着双流中学一路走过的足迹,同时也是双流城市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李勇先说道。

(图片由受访者及双流区委宣传部提供)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席秦岭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