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天府文化地标 | 四川省作协名誉主席吴因易推荐绵阳越王楼

封面新闻 2018-02-14 14:15 32033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间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公元762年,杜甫到绵州,一首《越王楼歌》,让西蜀越王楼闻名天下。

为“唤起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精神”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推出了“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大型系列采访活动。

2月12日,中国一级作家,四川省作协名誉主席吴因易表示,有“天下诗文第一楼”之称的越王楼成为文化地标之一实至名归。“烧毁前的四大名楼之首,重建后的全国仿古单体建筑之最,‘霸气’越王楼,当得起地标一说。”

始建唐代  曾为四大名楼之首

越王楼为唐高宗显庆年间(656-661)唐太宗第八子李贞为绵州刺史时所建,距今已1350余年,当时是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齐名,四大名楼之首。

其修建因唐初吐蕃东侵,南诏生反,威胁大唐西南边疆安全。为贯彻高宗李治“利有攸往,是在西南”(《越王墓志铭》)的战略,“越王刺绵州,先作府而后建楼,楼助州府之气象”,以扬大唐国威,维西南稳定。

在唐朝,这座楼就是一个地标,彰显国力,稳定边境。

除了彰显国力,抵御外敌,越王楼的修建,对于当时的执政者来说,更重要的是栽梧桐引凤凰,广招天下人才,带动绵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开元场最繁华之时芙蓉溪(时为越王溪)两岸清一色的吊脚楼,富乐山直至汉阙,犹如江南之秦淮河,周庄或乌镇,灯火通明、夜如白昼、热闹非凡。

久经传唱   天下诗文第一楼

唐代越王楼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楼高百尺,楼顶压着红色屋脊,脊上饰有神兽雕塑,脊下为绿色琉璃瓦。大楼四周的栏杆、立柱、板壁均为红色,绘着精美的图案,展现出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攀至楼层,可北望剑门72峰;西望岷岭雪山;东南则可将绵州美景尽收眼底。

自越王楼修建完工之日起,天下文人雅士纷至沓来,挥毫泼墨,留下了无数千古颂传的经典诗篇150多首。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诗圣杜甫到绵州,作有《越王楼歌》: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间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由唐至民国,李白、杜甫、李商隐、杨慎、陆游、郦道元等歌咏越王楼的诗作,多达200余首(篇),绵阳县志专门记载了15位诗人名宦讴歌越王楼的诗词。

其中,尤以诗仙李白的《上楼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宋代陆游《登越王楼》:"上尽江边百尺楼,倚栏极目暮江秋。未甘便作衰翁住,两足犹堪踏九州"等诗闻名天下。

同时,因其卓越风姿及规模,历代画界精英竞相描绘。宋代赵伯驹、元代李荣瑾、清代张延彦所作越王楼图轴更是使历史上的越王楼名播四方。

“在全国,很少有这么多文化名人为同一个建筑创作,写下那么多传唱千年的诗词。”在吴因易看来,越王楼作为“天下诗文第一楼”,在如今,当得起“文化地标”之称。

重建后楼高99米  当今仿古建筑之最

唐末宋初,越王楼被一场大火烧毁大半,元朝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到明万历年间,一场大火又将其彻底烧毁,仅剩越王台,据绵州知州李正芳《越王楼记》:“越王楼台废而为榛荒,楼空而为羽化……嗣有宪副李公上林者……既出廉俸以置台制,而又复楼观”。

这一次重修的越王楼好景不长,200度年后,越王楼又毁于清乾隆初,此后200多年一直未重修。

1989年,绵阳作出了重建历史文化名楼“越王楼”的初步规划,确立了体现“大唐明楼,皇家气派,山是一座楼,楼是一座山”的设计理念,数次邀请国内一流专家、学者进行论证、评审。报经四川省建设厅审批后,为配合越王楼复建,绵阳市文物保护部门组织专家考古队,对越王楼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于2001年10月24日正式开工,至2011年主楼建成,前后历时22年。

重修后的越王楼仍在龟山上,占地面积84.2亩,面临涪江碧水,主楼风格呈唐氏昂斗飞檐歇山式,为全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层东西长88米,南北宽66米,高度99米,内外15层,建筑面积22207平方米。集阁、楼、亭、殿、廊、塔于一体,一层至五层是阁,十层至十三层是楼,十五层是亭,顶端宝顶似塔,二层南北两方向是殿,各层有外廓,是当今仿古单体建筑之最,也有了"越王楼霸气、黄鹤楼大气、滕王阁才气、岳阳楼秀气"之说。

为何自明清以来,到近年才修建好越王楼,在吴因易看来,这和地方经济发展有很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才有了实力来恢复修建越王楼。”在吴因易看来,重建后的越王楼,体现了凝聚力、经济实力,不仅是绵阳、四川的文化地标,也是全国的文化地标。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