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地铁医生”毕东云: 检修库里度过的除夕夜 有点心酸

封面新闻 2018-02-14 10:34 31071

成都地铁1号线,全市最繁忙的地铁线路。工作日,1号线列车搭载着上班族穿城南下;春运时,返乡旅客还是乘坐1号线,前往火车北站、南站,踏上回家的路。

每两分钟一趟,共71列车在1号线上穿行。车辆延误、车门故障,甚至冷气太强或太弱,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可能在拥挤的乘客间引发轩然大波。保障车辆安全平稳运行,变得格外重要。

1号线上,共有200余人参与车辆安全检修。今天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地铁医生”,成都地铁运营公司车辆一中心检修一车间班组长毕东云。

深度检修

上万颗螺丝 6人检查半天

蓝色工服、红色帽子,毕东云迈着大步走上来。“春运期间我们增加了几个检修项目,大家都在加班。”戴副眼镜的他,说话同样斯文。

随后,他带着记者来到成都地铁红花堰车辆段检修库。今天,共有63辆列车在1号线运行,4辆在此扣停检修。

他介绍,所有车辆除每天晚上例行检查外,每列车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深度检修。近200个项目,16个人至少耗时一天,有时需要两天才能完成。

“我们有个检修专业术语叫 ‘走行部’,其中一个项目就是检查所有螺丝是否拧紧。”毕东云说。如果一颗松动螺丝未被发现,就可能造成翻车事故。上万颗螺丝,一颗颗挨着检查,6人同时进行需花费半天。

“故障率最高、影响最大的是车门。”毕东云说。车门在每一站都会开合,使用频次高,震动磨损也严重,检修环节变得特别重要。“里面的每一个螺丝都要 ‘扶校扭力’,每个插头都要插一下,每个门要检查40分钟。”为确保春节期间车门万无一失,他们增加了检查项目,平均每个车门的检修时间增加到一个多小时。

2010年,毕东云到岗的第三天,就参与了1号线车门系统机构拆卸、尺寸调整整改工作,每天上班超过13个小时,历时3个月完成。整改后的车门故障率下降80%,为1号线顺利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设计工装

托举150公斤重配件 提升检修效率

除了对车辆检修一丝不苟,他还钻研设计非标工装,提高检修效率。

更换ATP天线水平梁,是检修工作之一。一列车上有两个梁,每个重150公斤。过去没有工装,全靠人力更换。操作时,需要将水平梁一直抬起,以调整对位。

“六七个人换一个需要六七个小时,有一次大家干到深夜,都没把两个换完。”看着员工疲惫的样子,毕东云下决心设计工装代替人工操作。

2个月后,他自主设计制作了车辆转向架水平梁升降小车,用工装代替员工托举150公斤重的配件,并且实现了6个方向的精准对位移动。现在,四个人用时四小时就能完成一个水平梁的更换,工作效率提升了78%。该工装于2016年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7年来,他自主制作非标工装十余项,其中两项取得国家专利授权。2015年,由“毕东云”命名的技师工作室成立,他带领成员制作非标工装30余项,取得了12项国家专利授权。

关于春节

三个除夕之夜 在检修库度过

“我祖籍河北,传统的北方家庭,还是挺看重除夕夜全家人一起过的。”然而,在他进入公司工作的七年里,有三个除夕之夜,是在检修库度过的。

“前两年没有禁止放炮,零点时,领导的慰问短信铃声和外面的炮声同时响起。看着短信、听着炮响,心里还挺心酸的。”虽然自己的父母家人都在成都,但为了工作,他依然无法回家吃上一顿团年饭。

就算除夕没上班,过去七年,他也没有休过一次完整的春节假期。“至少上四天班,有时七天都在上班。”为了保证春节期间地铁不出安全事故,他们只能牺牲自己的假期。

“今年,我们把过年期间的检修工作都提前了,尽力保证每个人都能休满七天假,过个完整的春节。”工作前移,意味着必须加班。虽然辛苦,但毕东云心有期待,“希望不要出什么意外,除夕和家人一起吃上团年饭。”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摄影报道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