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象先生到萌主,专门聊“天”的宋英杰,写书会写些什么?

封面新闻 2018-02-14 09:11 36700

封面新闻记者 张路延

“吐槽天气是门手艺,笑对天气需要勇气。”

1月29日,在来自萌主的客户端里,发出了一组微博图片,里面是各大城市的明日天气预报,因为一波冷热乱象,城市们发起了疯狂吐槽,图说是上述这句灵活化用《吐槽大会》的口号,背后的“始作俑者”,正是宋英杰。

作为我国第一位气象节目主持人,1993年起,宋英杰就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主持《天气预报》,在他的“翻译”下,专业晦涩的气象资讯变得通俗有趣,不乏老中青N代拥趸,他也被亲切地唤为“气象先生”。

只是随着网络兴起,这位先生画风突变,日益活泼,诸如《吐槽大会》式金句,频频见诸他口中,90后、00后们说他太萌,又冠以了“萌主”的称号。

“观众听不懂的话,就不要说”,宋英杰如是解释萌,他说,在职责细分的时代,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应该做好本分,把专业的东西丢给自己,而非观众,“翻译”工作尤为重要,“都说隔行如隔山,隔好几座山都没关系。”

这种专业理念,不仅体现在他播报中,也倾注于他写作里。《二十四节气志》,是他“十年磨一剑”的作品,宋英杰说,这些时间,在书里体现的篇幅或许并不大,比如图表里某一个曲线,背后就藏着海量的数据运算,这种“并不讨巧”的操作,在他看来尤为重要。

“2016年末,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我当时就说,二十四节气是未完待续的文化,谁来续?怎么续?我们不仅仅是抄录古人有关的词句,而是应该去继承,去续一个当代化的二十四节气。”

未完待续

“不是仅仅跑到故纸堆里摘抄词句,应该有我们这个时代的贡献”

在国际上,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宋英杰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的规律及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以时节为经,以农桑与风土为纬,建构了中国人的生活韵律之美。

“对古人来说,它是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一种传承的智慧,现代很多人,其实已经慢慢忘记了节气,它变成了一个名词,一个文化符号,不再是我们会遵循的一个守则,很多人说二十四节气只是农耕法则,我们现在不需要了,真是这样吗?它依然和天地、动物、植物都是有关联的,是独有的时间法则,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宋英杰说,无论人们是否清晰地意识到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节气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直处于发展演变的进程中。

“举个谚语变化的例子,在东北地区,在相对寒冷的七十年代,谚语叫做‘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因为晚霜冻随时可能会来,种早了,农作物会冻死,等到新世纪前十年,谚语变了,叫做‘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得赶紧种,别错过了,短短数十年间,节气背后的气候变化很大。”

在他看来,这种变化应当被记录下来,作为这个时代的“续”。

“二十四节气,作为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的一种智慧,我不希望它只是在书里作为一种遗存,而应当成为我们当下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当去继承和发展,这种未完待续,不是仅仅跑到故纸堆里摘抄词句,而是应该有我们这个时代的贡献。”

这个时代的贡献是什么?他觉得有两点,一个是当代化,一个是本地化。

正如他所举的东北谚语,就是一种当代化的体现,随着气候变化,物候的年代差异很显著。此外,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差异明显,每个地方都有把节气本地化的需求,比如高原一些地区,并无气候意义上的夏天,属于“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比如海南岛一些地方,属于终年夏常在。

“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也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比如日本,在沿袭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的基础上,它就做了本地化改良,有十一个侯应,在参照本地物候上有所调整,比如桃花开放、初雷都延后了一候。”

大数据

“每一根曲线背后,都藏着海量的数据运算”

中国之节气,始于先秦,先有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再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到西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基本定型。

“对二十四节气来说,每个朝代都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注入了那个朝代的内涵,都作了独特的贡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无论节气还是谚语,就像我们如今的微博、微信一样,都有自净功能,有用的流传,没用的就淘汰了。”

宋英杰说,在农耕文明时代,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判断天气的智慧,如今有了科学的天气预报系统,社会分工更细致,不需要每个人都操心天气了,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方法,仍然值得借用和学习。

“甲骨文中,就有了占卜天气的文字,有叙、命、占、验四个环节,其中占是做出预测,验是检验结果。验,这不就是科学精神的萌芽吗?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是多么发散跳跃的思维、‘巢居者知风,穴居者知雨,草木知节令’,这是多么巧妙的分工,都是值得敬佩的大智慧。”

在借鉴古人智慧的同时,他在写二十四节气中,还花了不少笨功夫。

“如果光是写书,花不了多少时间,我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运算和采风上,书里很多图表,都是靠大数据计算出来的,每一根曲线背后,都藏着海量的数据运算,采风也是,你得踏踏实实跑各个地方,听老百姓们怎么说,他们是如何感知当地气候的,这都省不了事。”

以芒种时节的梅雨为例,他将长江中下游地区细化为四个区域,采用了277个代表站的观测资料,作为确定梅雨的依据,最后做出来一个小小的表格,只占了一页纸将近1/4的篇幅,显示出各区域入梅、出梅时间存在显著的时间跨度。

这样的表格,在书中并不少见,比如四十年来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趋势、城市初雷日期、沙尘天气月际分布、各个节气的降雨量分布、各个节气的季节版图等等,通过大数据运算,反映出了我们当代的气候以及气候变化趋势。

从某种程度上,这有点像回应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别让后人看这个时代的时候说,这个时代没做什么独特贡献。”

除了大数据外,采风也是一样花功夫,“去和当地人聊天时,很多时候,聊了很久,不经意聊出来一句话,才是有用的,这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急不来。”

他回忆起一个和厨师聊天的情形:

“我在农家乐吃饭,厨师过来了,他说我想和你聊聊气候变化,我说太好了,他就开始讲野菜,和十年前相比,马兰头要早七、八天进他的厨房,香椿要早五、六天左右,他的理解是马兰头长在地里,受地温的影响更多,香椿长在树上,受地温和气温的双重影响,比马兰头慢一些。”

“隐形”科普

“隔行如隔山,隔好几座山都没关系”

粉宋英杰的人都知道,他是气象金句创作者。

“初雪如同初恋,预见不如遇见”;“今天的天气不是好,而是好冷”;“初秋的气温像减肥,刚刚降了又反弹;中秋的气温像大盘,降下容易升上难;深秋的气温像工资,没降就算涨了钱”……

无论是在播天气预报,还是在微博科普中,都不乏这些通俗有趣的句子,网友亲切地喊他“萌主”,他也就照单全收,连发个微博,都显示来自萌主的客户端。

“都说隔行如隔山,隔好几座山都没关系”,他如是解释自己的萌,他说,在职责细分的时代,专业的东西留给自己就行,他不愿意是气象学科的代言者,而愿意充当气象学科的传递者,“我基本专业名词都很少说,只有大家听得懂,才能真正传递信息。”

宋英杰说,对受众而言,科普是把复杂简单化,他要做好的是“翻译工作”,不露痕迹地做隐形科普。

“比如我讲天气、气候、气候变化,就是这样说的,今天你真漂亮,这是天气;你一直很漂亮,这是气候;你会越来越漂亮,这就是气候变化了。就像做饭色香味俱全一样,我希望能用大白话、讲笑话把气象讲出来,让大家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他们才会感兴趣。”

有趣的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这种萌,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他的常态。

“我从不违背自己的性情,在生活中,同样也是这样表达。现在,大家都说什么人设,那样太累了。我没有人设,我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刻意塑造一个自己,就像我玩微博,也只是在工作之余玩一下,只花了很少一点时间。”

宋英杰说,近年来,他的大量时间其实花在了写作上,除了《二十四节气志》外,同系列的《天气谚语志》也即将推出。

“对我来说,播报天气只是兼职,我的专业是气象学,我觉得我有必要把所学所得分享出来,做一种当代的延续,当然,这种延续有各种角度,并不只我这一种。”

两三岁起,在爷爷的教导下,他就背起了长长的节气歌谣,小时候的他,或许没有想到,会和气象牵绊一生。

“我从事气象工作,已经整整三十年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过跳槽等机会,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一个人一辈子,能做一份喜欢的事情,或许还能擅长,我觉得挺不容易的,也是种幸运。”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