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爸爸和他的674个孩子:9年,我与孩子共同成长

封面新闻 2018-04-17 20:16 35829

封面新闻记者席秦岭 杨晨 殷航 杜江茜 秦怡 谢燃岸 雷远东 任吉军 实习生刘念

胡源忠,贵州人,是安康家园孩子们口中的胡园长、胡爸爸和干爹。

当了近二十年兵的他,曾经是女子特警队教擒拿格斗的教练。

在家园,胡爸爸像一座威严的大山,严肃、严格,又严厉。如果家园的孩子犯了大错误,必定进园长办公室遭“修理”。他独创了一套“对打”的方法。那些爱打架的孩子,都会在空旷之处与他来一场看似公平的“较量”,在你来我往中讲一番“武德”,把做人的道理讲给孩子们听。

他也有柔情的B面,会把两个与儿子同龄的孤儿带回家吃顿好的,也会抱起他们高高举起来,听空中传来孩子格格的笑声。

他还有个多才多艺的C面,会拉二胡、弹吉他、吹笛子等好几样乐器,空余时间,教孩子们弹奏吉他,在音乐声中,忘记过去的忧伤,畅想美好的明天。

为了扮演好“胡爸爸”这个角色,从入园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自己4岁的儿子带进了安康家园,与这里的孩子一起成长。

在这里,胡源忠,是673个孩子共同的爸爸。加上自己的女儿,胡源忠有674个孩子。

他带上亲生儿子

一起住进安康家园

十年匆匆而过,犹如弹指一挥间。

时针调拨至2008年5月13上午,双流县民政局办公室楼下集结了10多辆货车,紧急运送救灾物资。

人群中,一个理着板寸、皮肤黝黑的男子,来回奔忙着将救灾物资扛上汽车。他就是担任殡葬改革服务站站长的胡源忠。时任双流县民政局一位副局长冲他说:“你快上去,跟我去黄龙溪!” 就这样,他开始了抗震救灾工作,负责黄龙溪一个安置点的管理工作。忙完几个任务后,他回归了以前的岗位,开始了按部就班的工作。

“走,今天我们去成都市孤儿园学习!”9月的一天,刚上班,他被领导叫了出去。

他这才知道双流将要成立一个安康家园。接下来,双流县民政局安排他开始了一系列学习,先后去了云南、北京和山东日照等地。

当时,四川有712名震区孤困儿童分别在北京市树人瑞贝学校和山东日照安康家园。

把山东日照安康家园的孩子接回来、安顿好,成了他的新使命。

2009年春天,一位领导与他谈话:“来嘛!把这些娃儿交给你了!你干不干?”

军人出身的他说,“我这个人适合攻坚战和突击战,不适合打持久战,我干个一年半载的还是可以,等到把家园理顺后,请考虑其他同志来接着干。”

后来,他接下了任务。但带兵近二十年的他清楚,人越多的地方,越容易出问题。这批孩子来自四川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性格,加上心理状况难料,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情况将有多复杂。

那天,他还做出一个决定:带上4岁的儿子胡佳乐一起住进安康家园。在他的心里,672个孩子和他的儿子一样,都是他的亲人。

其实背后,也有着无奈。他的爱人是名护士,三班倒,根本无暇顾及儿子。

柔情爸爸

把最小的孤儿高高举起,听孩子在空中格格地笑

双流很重视安康家园的建设,迅速从各个学校抽调副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等精干力量,搭建起最初的管理团队。

2009年4月,第一批安康妈妈到任,家园请来sos儿童村的老师上课。

5月28日,胡源忠带着21个安康妈妈前往山东日照安康家园,陪孩子们过震后第一个儿童节。在那里,安康妈妈们除了学习管理模式外,还一边熟悉孩子情况一边与孩子们建立感情。

胡源忠经常到食堂与孩子们一起吃饭。

有胆大的孩子凑上来,操一口普通话问他“叔叔,你从哪里来?”

他说,“四川来的。”

孩子套近乎“我们是老乡嘛!你来干什么呢?”

胡源忠慈爱地望着孩子,笑着答,“我来接你们回家。”

孩子接着追问,“四川安康家园哪个当园长?”

他回,“我!”

“不可能,看着都不像!”孩子摞下这句话将信将疑走了。

当时,日照安康家园的园长齐建新从天津师范大学调过来,气质儒雅,和蔼可亲,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孩子们心中的园长,应该是齐爷爷那样的人。

如何管理这批孩子?如何让他们健康成长?胡源忠开始疯狂“补课”。

查阅资料,他发现,过去的一些灾区孩子安置点刻意回避地震、死亡、家庭、父母等信息。

“这不是瞎胡闹吗?”胡源忠认为可以带着爱,但没必要带着同情心去工作,他要努力让这群孩子面对现实,并变成正常的人。

“我带上儿子住在这里,就是想让他们看到真相。”他坚持一个原则:对于地震和地震带来的影响不避讳也不主动提及。

同时,胡源忠还主张周末时安康妈妈们带孩子们回家,与一家人吃饭、聊天、看电视,融入正常的家庭生活。

安康家园众多孩子中,他最疼爱与他儿子同龄的两个4岁孤儿马永杰和张明皓,给他俩买玩具, 有好吃的要给这两个孩子留上一口,他还鼓励儿子去找这两个兄弟玩。有时,在走廊里,他把马永杰和张明皓左右各抱一个,把他们高高举起,听孩子在空中格格地笑。

这两个孩子均来自阿坝州松藩县,小时候叫他胡爸爸,长大后,马永杰称他胡园长和干爹,张明皓叫他干爹。

如今,孩子已经14岁了,还记得小时候与干爹亲热的样子。

他俩心中的干爹形象高大、严肃又幽默。

胡源忠常去他们的房间探望,父子间感情深厚。

有一次,胡源忠带上3个“儿子”一直吃饭,俩儿子用尽力气要把胡佳乐给挤开,争着与他挨着坐。

还有一次,一个孩子问他:“为什么胡佳乐跟你睡?我们却要跟妈妈睡?”

胡源忠告诉孩子“我房间里只有两张床。”

孩子不乐意了,“我们那儿有张空床,你可以来睡嘛!”

这句话让胡源忠哭笑不得。因为这两个孩子最小,晚上还要尿床,家园特别在他们的房间里多安了一张床,让安康妈妈与他们同房间睡,以方便照料这两个小家伙。

硬汉爸爸

与调皮的孩子“对打”,从来没输过

马永杰和张明皓感受到的是胡源忠的柔情,其他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他硬汉和威严的一面。

一开始,胡源忠看到孩子们体弱,便发挥擒拿格斗教练的本领,广收“学徒”,教他们武术。今年16岁的李耀华就跟着他学出了名堂,多次参加比赛获得奖牌。李耀华以前胆子特小,不自信,刚来时,常做恶梦,半夜睡不着,跑到保安室坐着发呆。通过练武,他变得更自信了,成绩也不错,目前在棠湖中学念高二,今年正在向国家二级运动员进军。

在训练中,胡源忠也教化人。

双流安康家园的孩子,刚到时,最小的孩子4岁,最大的19岁。有一批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得很。有人甚至晚上绑着床单,偷偷逃下宿舍,翻墙外出到网吧打游戏。

融入双流的新班级,孩子们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融入的过程中,一言不合就打架也是常有的事情。

有一次,胡朝庭、陈一文等人又与人打了架。回到家园后,他们被要求到园长办公室去受训。

胡源忠很生气,扯着一副粗嗓子吼:你们那么爱打架?来,我们对打,看你们有多凶!

他从箱子里翻出两副护具,抛给胡朝庭。两人穿戴齐整后,走到院子一空旷处,拉开架式。同时,胡湖忠还摆好了一摄像机,他要把对打的全过程都录下来。

“都网络时代了,如果有孩子只拍了个片断,上传到网络上,我就完蛋了。” 他认为,这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措施,因为安康家园的孩子打不得。一方面,孩子大了,爱面子了,被人打是件可耻的事情;另一方面,如果外界听说他打安康家园的孩子,舆论也会给他“判死刑”。

怎么教育这些常打架的孩子?他想到了“对打”的方式。

“我打他,他也打我,公平!”胡源忠用上了“江湖对决”的办法。他想,孩子肯定打不赢,但他重在防守,尽量不出招或少出招,往往几分钟后孩子们就累得直不起腰来。他认为,这样的形式,看上去公平,但实质又可以教给他们一些道理。

“来,打我!”院子里,桂树下,胡源忠目光如炬,望着胡朝庭,命令一米开外的他。

胡朝庭不敢动手,但看见他那坚定的眼神,只好出拳,直击其头部。

胡源忠轻轻一偏,躲过那一记重拳,再用挑衅的语言请对方再战。

显然,胡朝庭不是其对手,每一拳都会落空。几分钟下来,胡朝庭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淋。

还有一次,胡朝庭又犯事了,胡源忠把他请到了办公室面壁思过。凑巧,家园最小的孩子张明皓过来了。“你替我踹他两脚!”得到权力后,张明皓用尽力气,一个扫腿过去,让胡朝庭痛得直想哭。

“你弄他噻!”胡源忠望着胡朝庭,有点挑衅,又提出“建议”。

“他那么小,我怎么可能去打他。”胡朝庭轻声回应。

“对了,一个人真正的强大,是不屑于动手的。你没必要向一个比你弱的人动手,也没必要通过打架向比你强的人证明自己。”胡源忠顺势讲起了“武德”。

胡源忠和胡朝庭

从此之后,胡朝庭再了没有犯过特别严重的错误。

9年间,到园长办公室受训,然后请到院子里去“对打”的,一共有10来个,无一例外都是男生。

长大离开家园后,胡朝庭当了兵,并被挑选去参加了朱日和阅兵。5年以来,他从未回过“家”。今年4月,他回乡探亲,想回家看看。

近乡情怯,他没有勇气独自踏进安康家园的大门。归期将到,4月12日,他约上陈一文、朱佳伟、杨天军等好兄弟壮胆,来到安康家园。

4人来到胡源忠的面前,有几秒钟短暂的沉默,在胡朝庭看来非常漫长。

“胡园长,我们回来了!”胡朝庭打破沉默,还特别加了一句“我是胡朝庭。”

之所以加那句自我介绍,是他心中无底,他以为胡园长不会记得他。

“哦,你就是参加朱日和阅兵的胡朝庭。”胡源忠走过来,摸摸他的头,就像摸自己的孩子一样,又去搭了一下陈一文的肩,“你在西藏当兵?”

亲切,从未有过的亲切感袭上心头,瞬间,胡朝庭眼热,喉头发硬,有种想哭的冲动。

当晚,几兄弟拉上胡源忠去吃饭,汇报这几年的成长,还天南海北地吹牛。

几杯啤酒下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哥们儿”。

杨天军告诉他:“有一次,我们惹祸了,在你的办公室受罚。突然,你接了一个电话,冲我们吼到‘好好给我待到,我一会儿就回来再收拾你们!’就扬长而去。你哪里知道,你前脚一走,我们后脚就开始翻抽屉,还找到了一包没抽完的烟,每人偷了两根抽了,你还没回来。”“ 你们不讲,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哩。”桌上,几个大男人讲着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相互碰击着酒杯,发出清脆的声响,再一饮而尽。

最后,胡源忠恢复了胡园长的身份,语重心长地嘱咐起大家:你们的经历是这个社会其他孩子不曾经历过的,你们是幸运的,你们有600多个兄弟姐妹,还有一群安康爸爸、安康妈妈,这些人就是你们的靠山和依仗,祝愿你们越来越好!

文艺爸爸

自创一首安康之歌,呼唤孩子回家

除了武艺,胡源忠还有点文艺,会打鼓、弹吉他、吹笛子、拉二胡,搞创作。

教孩子练武之外,他也喜欢教孩子们弹奏乐器。

15岁的刘俊刚到双流安康安园时才6岁,这个爱音乐、会主持,长着一双大眼睛的姑娘,最开始跟着胡源忠练武。

“下腰和劈叉很痛,我怕痛,断断续续练了两年后,我就给胡爸爸说,我想练吉他。”她说,胡爸爸同意了她的请求。如今,她的吉他弹得不错,更重要的是音乐丰富了她的生活,一路上洒满了阳光。她计划在读专科时,套读一个本科,增强以后适应社会的竞争力。

今年,也是安康家园成立的十周年,胡源忠把火遍大江南北的《成都》改编成了《安康》。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毕业的愁。让我感到不适的,是即将的自由。余路就要自己走,你向我挥挥手……和我在梦中的安康走一走,哦,直到所有往事都模糊了也不停留。”他写的歌词,希望借歌表达对社会各界给予安康家园孩子们关爱的感谢,同时,也欢迎孩子们回家,常回家看看。

“安康家园,永远都是孩子们的家!”他说,目前,还在安康安园的孩子只有48个,最小的已经14岁,最快,再过5年,安康家园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而他,这个最初只想打突击战和攻坚战的老兵,多了一个心愿:不当逃兵,打完这场14年的持久战再说再见。

封面新闻对话胡源忠

9年来我与孩子共同成长

最大的欣慰在于从家园走出去的孩子没有一人违法乱纪

封面新闻:9年时间,您有没有想过放弃?

胡源忠:接手这个工作时,我就给局长说,我适合打突击战和攻坚战,不适合打持久战。干满一年,我认为完成了突击战的使命,我就写了一封辞职信。我没有辞掉这个职务,却丢了另外一个职务,我没有了退路,只好坚持下去。

封面新闻:您最欣慰的是什么?

胡源忠:截止到目前,从安康家园走出去的孩子,没有一个人干违法乱纪的事情。还有,当初最担心的出大事并没有发生。我经常给孩子们说,你们挣多少钱不重要,当多大的官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坚守了社会的秩序。

封面新闻:有没有遗憾?

胡源忠:现在没有。可能十年之后回过头来看,会有很多遗憾。比如,过去的一些处理方法或许欠妥,还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其实,这些也都是孩子教会我的。九年时间,我与安康家园的孩子们共同在成长。

封面新闻:您对安康家园的孩子们有什么期许?

胡源忠:我希望他们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成长。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