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贫不移山,让平安走进山的那一端

人民网 2020-10-26 10:35 29037

《愚公移山》的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被山川所阻隔的不仅是行路,还有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以及发展自身产业的“道路”。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今年中国将为世界范围内消除贫困、实现和平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

科技“神力”,将医疗移到山的那一端

横断山脉东边凉山地区可谓“天险”,地属“三区三州”之一,被称为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在这里也有许多老人,他们不像“愚公”,有子孙围绕身边。他们的孩子纷纷离开了大山,去到了大城市,只有他们继续留守在风景如画,却地势艰险的大凉山。

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生病的次数变多了,可看病的地方却太少了,遇病经常硬抗。前段时间,74岁的老人阿库么次见到了“电视另一边的医生”。志愿者将他带到了一个一人多高的“柜子”里。

看似小小的“柜子”其实大有乾坤,志愿者带着他量完了血压、测完了体温,而在“柜子”里,早已经等待着一位来自三甲医院的医生,为他远程问诊。

这个“柜子”是“无人智慧问诊室”,在这个可以移动的小小诊所中,远在大凉山深处的老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问诊,连接全国三甲医院背景的专科医生。

让看病这件大事不再受到大山的阻挡。

“平安健康守护行动”让留守老人足不出户连线名医问诊

看得上病,还得看得起病。在今年9月,平安集团“村医工程”扶贫项目落地凉山之后,平安养老险也为老人们带去了多方位的保障,打造"数字化+精准化+保障化"三位一体医疗扶贫闭环,让贫困老人“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减少生病”。 

移步前行,让光映到了眼底照进了心里

有时候阻断前行之路的未必是山,如果双眼无法看到前方,我们依然寸步难行。

在阴山的那一端,内蒙古草原上的天苍苍、野茫茫,为在那生活着的人们埋下了眼疾的隐患。

强光照射、风沙侵袭、紫外线强度高,让内蒙古的眼疾患者达到了二十余万人,成为了白内障的高发地区。

患上了白内障的内蒙老人,行动不便,再也无法骑马,也很难再看见蒙古包外的青草蓝天。他们也想象不到的是,有一天一个移动的“手术室”已经停在了家门。

这个手术室叫“复明号”流动手术车,它们被平安养老险开到了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在“光明行”活动中,为那里的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的上门医疗服务。

“复明号”流动手术车中有专业的眼科手术室,并配备了专业医疗人员和物资。

那些因眼疾而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直接在家门口接受免费的专业治疗。

正是这样的一个移动手术室,让光重新回到眼底,也透过眼睛照在了心上。

“光明行”深入内蒙古腹地,精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患者

自2018年5月以来,“光明行”活动共计行程约70万公里,深入到11个旗县市区,148个乡镇,24个办事处,1440个行政村、社区,约7000个自然村,254个互助幸福院共计免费义诊2640场,筛查人数72596人,符合手术人数13453人,成功实施扶贫白内障手术1662例。

千百年不移,扶贫的愚公移山之志

为什么我们“从未真正见过一座山”?

因为山川相连,难见孤峰。事实上,扶贫也是“没有孤峰的山”。

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也不是单纯的捐款捐物可以解决,它需要精准扶贫,必须具备愚公移山之志——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无私付出、笃定前行。

在这样的坚定不移下,平安养老险一步一个脚印,为扶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自2013年至2019年的7年里,平安养老险公益扶贫累计捐赠金额约5360万元,覆盖受益人口500万余人。

针对脱贫人口"因病返贫"的问题,平安养老险还立足险企优势,通过大病保险等产品,为健康扶贫上了"保险"。从2000年开始,平安养老险积极参与城镇职工大病保险试点,涉及四川、云南、广东、福建等十多个省份和60多个市县,累计服务近3000万人次。

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也许每个人、每家企业都在学“愚公”,将山这头的力量送往那一端,让平安飞入山那端的千万家。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没有懒可偷,有的只是那些大智若愚的“笨办法”、那持之以恒的“一根筋”,用脚步丈量壮美山川,以点滴谱写家国平安的答案。

责编:翟巧红 | 编辑:张素玲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