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老兵朱怀仁:当战火停止的那一刻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百年百篇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10-23 08:00 115381

百年百篇推出“最可爱的人”系列特别报道

忆往昔峥嵘,缅国家英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封面新闻邀您一同追寻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足迹,回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火岁月,寻访健在老英雄,听“最可爱的人”讲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记忆。不忘历史,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老兵档案

姓名:朱怀仁
籍贯:湖北英山
经历:1952年秋季,朱怀仁入伍当兵,编入第16军46师136团2营重机关枪连成为一名机枪手。1953年7月27日朝、中、美三国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直到7月27日晚10点钟,朱怀仁所在的重机关枪连一直战斗至停战的最后一分钟。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王秋萱 实习生 赵泉鉴 苟春

2020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身子骨硬朗,头发花白,今年已经88岁的朱怀仁精气神很足。10月22日,朱怀仁起了一个大早,就在几天前,他收到了一份今年以来最好的礼物——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纪念章。

通体为金色的纪念章上,正面勾勒出志愿军战士的形象,外围采用五星、桂叶和象征五次战役的箭头等元素,寓意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

对抗美援朝老战士朱怀仁来说,这枚纪念章也承载着那段由一名少年真正成长为战士的峥嵘岁月。

“敌人的飞机像麻雀一样盘旋在空中,一旦发现目标就疯狂地扫射袭击。”对于当初在战场上的那段日子,如今已年过8旬的朱怀仁依旧记忆犹新。10月22日,在成都市锦江区五昭路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朱怀仁的家中,听他讲述过去那段硝烟弥漫的记忆。

投身军旅保家卫国

义无反顾奔赴抗美援朝战役前线


1932年出生的朱怀仁是湖北黄冈市英山县人,当过放牛娃,也当过农民,家中有4个兄弟和3个妹妹,而他是老大。“那时候家里很穷,但是去参军这一决定,改变了我人生的整个命运。”

彼时,在党中央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伟大号召后,全国掀起了参军、参战、支前的热潮。1952年下半年,时任乡上武装委员的朱怀仁和5位关系好的朋友一同去报名参军。“我是唯一一位体检项目全部通过的人,他们都没过。”提到这个,朱怀仁一脸自豪。

体检通过后,朱怀仁被分到了一套军装,编入了第16军46师136团2营重机关枪连,立刻奔赴前线。如今回忆起来,朱怀仁已经不记得离开家乡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约是在秋季,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香气,“那时候每家每户都在打稻谷,我们家也不例外。”

入伍后,家中的温暖、关怀被深深压下,脑中的弦立刻被随之而来的战争和紧张气氛拉紧。1952年12月,在党中央的命令下,第16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西海岸,担负反敌空降和抗登陆的作战任务。

朱怀仁对当时的情景记忆尤为深刻:“我们过鸭绿江是在一个夜晚,大家坐在煤炭车子里面,军队事先打过招呼,让大家不准说话。”每个人都把毛巾拿在手上,要咳嗽的话就用毛巾捂住嘴咳,“当天夜里也遭遇过检查,但我们没说话,就这样顺利过了。”

在前线坚持到最后一刻

停战时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上了战场,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

“敌人的飞机像麻雀一样,一天到晚都在轰炸,整个朝鲜都是战场,不分前后,有时候敌人还会专门轰炸我们后方。” 朱怀仁告诉记者,部队在西海岸呆了好几个月,在那段时间,士兵们不辨时间,只能从白天黑夜里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在重机关枪连,朱怀仁等人的任务是压制敌方火力点,掩护我方步兵阻击敌人,5人为1班,而朱怀仁是班里的机枪手。

“到达西海岸后,我们转移到三八线上,开始与敌人进行攻防战。”朱怀仁告诉记者,他们的阵地位于西方山,527.7高地,距离敌人最近时,与对方只不过相距200-500米远。

尽管在前线战场上感受不到时间,但有一个时间朱怀仁却记得很清楚:1953年7月27日晚上10点。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中、美三国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从7月27日晚10时起,一切敌对行动完全停止。

在黑夜中,所有的枪炮声都突然停止了。打了几年仗的朝鲜一下子安静了,飞机也没有了,也不扫射了,瞬间就太平了。” 朱怀仁回忆道,当时有士兵说要停战了,但大家都没相信,还在继续打,到了晚上9点,他接到命令,说停战不打了,才相信这是真的。

很快,朱怀仁所在的队伍开始撤退,按照上级命令,他们需要在3天之内将坑道中的物资搬运至2公里以外的区域驻扎。“在撤退的途中,部队也做好了继续作战的准备,神经全程都处于紧绷状态,随时防备冲突再起。”

随着时间逐渐过去,朱怀仁所在的部队也在距离38线不远的地方驻扎下来。战争带给了这片土地残酷的洗礼,在朱怀仁驻扎的松林里,松树被炮火袭击,整个土地都是焦黑色的,很多地方即使过了两三年时间仍是寸草不生。

追忆珍藏的老物件

勾起那段烽火岁月的回忆


即使撤退时部队面临很多困难,例如饮水、住宿等问题,但在朱怀仁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停战了,大家开心啊,再困难的问题同志们也不觉得困难了。”

朱怀仁现在还能记得一位牺牲战友的名字,他叫任仲华,是和他一个班的战友。“那时候敌人离我们有500多公尺的距离,我们重机枪班在坑道里掩藏,与敌人对峙。他打枪却暴露了目标,敌人知道后,发射了炮弹,三发炮弹落在他的身边,把他整个左侧大腿掀飞了。”提起牺牲的战友,朱怀仁黯然。

朱怀仁还记得,这个小伙子来自贵州,第一次坐火车的时候,他问班长:“那个铁牛有几个轱辘啊?”这个笑话让班里的战友们笑了好久,来自偏远地区的任仲华甚至写不来自己的名字,但却很勇敢,那份勇气让朱怀仁至今都难以忘怀。

1956年12月,朱怀仁接到了上级调令,从驻地离开前往重庆学习,转业后又前往了宜宾工作,再后来,朱怀仁又转入四川省运输公司,从事机动运输部分工作,他又先后参与了76年大地震抢险救灾、成昆铁路修建等重大事件,把年少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建设。

    和平纪念章

在朱怀仁家中,那些记录烽火岁月的物件都被他珍藏下来了。有参加战争时穿的皮鞋,还有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被赠予的搪瓷杯和和平鸽纪念章。搪瓷杯的底部已经有些破了,但朱怀仁却很珍惜,他专门找人去修补了杯子,存放在家中的柜子里。

    保留的战场上的皮鞋

“我记得我还有个抗美援朝的纪念章,放在了胸口的口袋里,可惜在后来的一次战争中,衣服不知道为什么破了,就这样丢了。”提到他的纪念章,朱怀仁时常还觉得可惜。

已到耄耋之年,朱怀仁的身体状态依旧很好,时常和妻子到河边散步,回忆起那段岁月,朱怀仁感慨万千:“我只是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员小兵,活到现在很幸运了。

评论 13

  • 同桌的天使 2020-10-23

    突然的安静也来之不易

  • 说走就走 2020-10-23

    祝爷爷身体健康

  • 林郑家 2020-10-23

    致敬老英雄,祝您身体健康快乐!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