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成都被折叠的历史 听蒋蓝讲刀、芙蓉和岷江水的故事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10-18 21:57 77642

封面新闻记者 何晞宇

10月18日下午,成都作家蒋蓝的“蜀地笔记三部曲”最后一部《锦官城笔记》在成都西南书城举行首发仪式。“蜀地笔记三部曲”是一套以微观视角勾沉老成都历史风物的散文集,包括《成都笔记》、《蜀地笔记》以及《锦官城笔记》三本书。

书中蒋蓝从人、事、物三个角度,严谨地考证了成都历史中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并通过散文的笔法向普通读者娓娓道来。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罗安平表示,书中蒋蓝的出场,让历史不再冰冷,“(他的在场)将那些被遮蔽的、隐秘的历史给我们拉到了面前,(使历史)能看能听能触摸得到。”

通俗地展示不为人知的历史

蒋蓝告诉封面新闻(thecover.cn),开始创作笔记三部曲时,并没有很细致的规划。蒋蓝曾是报纸副刊编辑,曾主编过多个成都文史专栏。在收集稿件的过程中,几名老年的作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老人成长在解放前的成都,对成都街巷的由来和传说无比熟稔,“他们给我指认了很多很奇怪的,不见于任何史料记载的(秘闻)。”

十多年来,蒋蓝将这些难得的田野实证材料与地方文献史料进行交叉印证,开始梳理并累积成近100万字的“蜀地笔记三部曲”,“我十几年在成都的写作经历,基本上都在这三部书里。”

“《成都笔记》、《蜀地笔记》里面写的东西都要‘大’一些,所谓‘大’就是大人物,大事件,大的历史阶段,到了《锦官城笔记》,你就会发现它逐渐变‘小’了”,蒋蓝告诉封面新闻,随着对成都城市历史研究的深入,写作的内容也就越来越细致。他开始用一些知名度不是特别高的人和特别重要的事件为切口,来展现成都的深层风韵。但三部曲始终循着一个坐标轴,就是人、事、物。

蒋蓝表示他不想将作品写成枯燥的考证和论述,“文本强度太大,就好像在拒绝读者”。他希望文史三部曲能够通俗,但不是很啰嗦地展示成都不太为人所知的历史。

在罗安平教授看来,蒋蓝的写作不仅留下历史文献,还令历史鲜活了起来,“在江边,在大慈寺,在芙蓉花下,在看熊猫,蒋蓝出现在每一个现场。而他在场了过后,他就(能)进行一个时空对话。”

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方法

来写作脚下这片土地

蒋蓝1965年出生于四川自贡,1986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创作有多本诗集、思想随笔和散文集。但近年来,他的写作内容全部围绕着四川这片土地。

蒋蓝说,他从40岁以后就不再写作四川之外的东西,“我很少去写什么喜马拉雅山,我很少去写东北,我也很少去写旅途感受。不是说我不出门,我长期都在出门,但是我不想写……因为我是一个过客,对我要写这个土地不了解。”因为不了解,蒋蓝也没有写作的冲动。但是家乡却不一样。蒋蓝表示,西南地方有2000多年的有据可查的历史,“在这个空间里,我找到了自己全部想发力的点位。”

“我不是说盲目的热爱这块土地,而是要重新打量这块土地”,蒋蓝解释到,而且他要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写作手法,田野调查也好,非虚构也好,用这些方法来打量四川,打量成都。

由于他的蜀地三部曲包含大量田野考察的内容,曾被评论界称作“文学人类学式的书写”。蒋蓝说,他希望引入西方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并将它本土化,“而不是生硬的(套用),它要跟这块土地最深切的历史和情感发生关系。”

而罗安平用地理学家段义孚的“恋地情结”理论来阐释蒋蓝的作品。她说用外来人的眼光写作,常会带上自己的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去看当地,“他就只看到眼前里面的一幅幅画像。但是一个本地人的话,对这个地方就会很有复杂的感受。它就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爱,喜欢等,它还有一些对土地的依恋以及各种各样的(感情)夹杂其中”。

而蒋蓝在田野考察中,获得了大量本地人的口述史,而这些口述传说、行为、事件就将“在地人的在地感”原本的展现出来。

罗安平表示,“我从心生敬仰的还是蒋老师的这种地方性书写,这个地方性书写在这个时代真的是太宝贵了。”因为这样的地方性书写,里面有很多的地方性知识,这能些地方性知识让读者真正观察和体味脚下的这片土地。

蒋蓝表示在面对巴蜀历史中人、事、物要常常保持一种发现者的眼光。他认为如果没有发现者的眼光,就无法认知面前熟视无睹的现实。

“在我心目中这就是我看到的中国人和我看到的西南空间……(当你对这片土地)的认知到一定程度后,你对这块土地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你会看到他们的丰富性。”

评论 1

  • fm875109 2020-10-18

    学习了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