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看科博 |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媒体+技术”更好地实现了社会公共传播服务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9-24 12:09 165475


点击图片进入云上科博会

云博览,封面造。21日零点,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传媒承建的2020科博会云上展览,准时上线。广大观众已可通过网站链接或扫码二维码的方式,进“云”逛展。

封面新闻记者 李媛莉

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于9月21日至25日,在四川绵阳举行。

今年的科博会首开先河,运用全场景3D建模等技术搭建云展平台和数据系统,把用脚步丈量的展览场馆,移到指端,应有尽有的高科技产品讯息、产业动态等,皆可装进衣兜。

封面传媒依托其近5年来在R+新技术、AI及大数据方面的技术能力,投入百余名软件技术和制作人员,自主研发完成了“2020科博会云展馆”的平台搭建,成为“云上科博会”在智慧文博领域领跑全国的核心驱动力。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针对云上科博会的探索与钻研,彰显了“智媒人”与时代赛跑的决心与实力。

1

云上办展是对技术人才的挑战

封面新闻:你是否关注到了本次“云上科博会”,有何认识?

张志安:我已经从不少的渠道,对2020年的科博会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说,云上科博会形成了一套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云展平台系统和云展呈现标准。

云上科博会的问世,让我们注意到一个很关键的词——变化。这个变化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有关,跟我们的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有关系,是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我所在的城市广州为例,已经举办了127届的广交会,今年也第一次采取网上举办。

有变化就有对比。线下做展览的好处是亲密性,有更多的接触体验感,但线上的展览意味着打破时空的限制,可以吸引更多远距离的观众,可以实现24小时的开放等。于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首先可以是全时段的。

其次,技术的运用,使得展览提供的信息可以是无限制的,无边界的。这是指,通过云上科博会的呈现,参展企业,参展产品,它的展示数量和信息等,可以不再受线下空间的局限。

实际上,也是把参展、逛展的主动权,通过鼠标的点击,把更多选择权交给了观众,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可以更主动。

封面新闻:信息获取的方式发生着改变,对办展方而言意味着什么?

张志安:应对上述这些变化,办展方需要面对的挑战更多。以更好地顺应观众观展方式的改变,自主选择更灵活等的变化。

具体而言,线上的科博会必须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这涉及到虚拟展馆的规划设计,语音导览,图文设计,移动端的配适等。换言之,技术支撑是关键。

归根结底,是对技术人才的挑战。

2

“技术+媒体”

更好地提供社会公共传播服务

封面新闻:作为云展平台的建设方,封面传媒的“智媒体”优势体现在哪里?

张志安:我认为,技术基因是封面传媒能够完成云展平台建设的关键。据我的了解,封面传媒问世之初,就强调以技术为核心,在R+新技术、AI及大数据方面的技术能力,已经发展了近5个年头。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做支撑,封面传媒可以在云上科博会的项目中,投入百余名软件技术和制作人员,完成了自主研发的云展技术平台和数据系统的搭建。

可以看到,技术人才发挥了极大的优势,保证形成了一套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云展平台系统和云展呈现标准。“技术+媒体”的基因,也让封面传媒有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第八届科博会的云展平台,从底层技术层面,体现了封面传媒数据结构、逻辑结构、系统稳定性、安全性、整合能力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在AI大数据方面的应用能力。

封面传媒技术团队正在制作云展馆内的3D展品

从前端技术层面,体现了封面传媒在UI设计、3D引擎应用、三维场景搭建、三维展品模型制作上的制作能力。

在传媒优势上,科博会云展平台体现了封面传媒线上云端策展的丰富经验。全域媒体、全域平台的推介能力。云端发布、云端路演、云端论坛技术与传媒结合能力。线上办展的展品线上转化与呈现的设计能力。

通过发挥“技术+媒体”的人才优势,封面新闻实现了为“云上科博会”提供系统集成及运行维护;渠道引流及配套制作;云展平台及网络安全保障;云展平台素材审核及内容安全保障;云展企业、项目及展品组织上传等多重服务。

我认为云上科博会再次印证了一点:媒体有很强的技术基因,它用技术来提供社会公共传播服务,做线上的对公共传播服务的时候,它的能力才会更强,才能够匹配得上。

也就是说,强大的技术实力能够更好地提供社会公共传播服务。封面传媒成功完成“云上科博会”的设计与运营,恰如其分体现了这一点。

封面新闻:通过发挥人才优势成功举办全国最大规模的云展馆,封面新闻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技术+传媒”发展样板?

张志安:今年年初,我在北京参加了封面传媒“智媒云”的发布。从2015年开始,封面传媒组建了超过百人的技术团队,吸引了大批高精尖科技人才;全员进行视频化转型,成立了可以应用全媒表达的智媒体编辑部;从2016年开始,封面传媒发布智媒云产品,并每两年完成一次迭代,2020年智媒云升级为面向智媒生态的“智媒云”。

对比智媒云1.0与2.0版本,“智媒云”3.0是一朵科技+传媒云,它为智媒体而生,以数据和业务双中台为引擎,是基于智媒体的全系统解决方案,由智能技术、智慧内容、智库运营三大矩阵构成。

在智媒云3.0发布会上,传媒专业领域及广大用户了解到了封面传媒拥有智媒体技术和智媒体内容建设的双重实力,对比智媒云的前三个版本,智媒云4.0版把技术+传媒的应用拓展到了媒体之外的更广泛场景,尤其是在智慧文博领域中,封面传媒成为了在主流媒体中首家完成云端展览全方位建设,并提供云端展会全方位解决方案的企业。

3

“智媒体”的人才培养

立足于平台社会的公共传播

封面新闻:你提到过,认为人才在智媒体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智媒人”的培养,有哪些关键?

张志安:我想,无论是以封面传媒为代表的业界,还是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学界,在用人、育人方面的探索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的方向,就是在智媒传播的时代,让技术数据、媒体内容、公共服务本身,实现有效的对接和有机的融合。

要抓准“牛鼻子”——就是如何立足平台社会的现实语境,跳出单纯为主流媒体培养新闻人才的框架,走向面向社会各界培养公共传播人才的模式。平台社会语境下的公共传播人才培养,要切实加强学生的理论根基与方法训练,进一步突出数据分析、关系建立、知识传递等能力要求。

其实中山大学的传播与设计学院,在人才培养的时候,我们除了有新闻传播,如财经新闻方向,主要培养新闻传播实务、金融和财经知识外,其实还有交互设计方向,大数据传播方向。交互设计就是通过新闻传播学与设计艺术学、用户行为研究等学科与领域交叉的培养模式,为专业媒体的新媒体部门以及互联网公司提供类似“产品经理”的高级应用型传播人才。大数据传播方向就是通过新闻传播学与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技术等学科与领域交叉的培养模式,为专业媒体以及智库、研究院等其他组织提供既懂传播,又掌握多种数据分析技术的专业人才。

对于封面传媒来说,从其员工矩阵,人才招纳与培养,体现出很早就意识到了技术、数据智能和传播之间的结合,是立足于平台社会的公共传播,而不是大众传播时代的新闻传播。

封面新闻:以“智媒人”为主力完成的云上科博会,你认为有何参考意义?

张志安:通过这次云上科博会的承办,我们可以看到,“智慧文博、数字文旅”是在“技术服务媒体”打下牢固基础之后,封面传媒拓展的全新方向。是从媒体领域内部向媒体辐射的外部发展的尝试。

“媒体技术服务”的服务范围,不再限于媒体自身,而是意在进军媒体拥有传播优势,由需要智能技术进行支撑的市场,其中智慧文博、数字文旅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在未来,智慧教育、智慧城市,都是媒体服务与技术服务的重要结合市场。

从具体的实施来讲,未来线上的展馆和线下的交互体验可能会一体化结合,封面传媒打造的云展平台跟其他的数字互联网科技平台,如果能够实现更多的连接嵌入,会为此类平台的投用得到进一步强化效果的作用,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展示效果。

评论 12

  • 柚木 2020-09-24

    这次科博会线上体验是真的不错呀,语音导览,视频图文的流畅体验都非常棒!点赞

  • 暴走漫漫 2020-09-24

    技术基因是封面传媒能够完成云展平台建设的关键。

  • 爱城 2020-09-24

    难怪这次云上科博会这么成功,看来封面的程序员小哥们都很牛呀。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