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故事会:秘史荣光⑬|范国荣,记忆深处的荣光

封面新闻 2020-09-22 16:00 211678

范国荣老照片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这句意味绵长的诗句,出自泰戈尔的《流萤集》。

1924年4月,泰戈尔访问中国抵达上海,徐志摩在上海的一家私人会所里邀请泰戈尔,泰戈尔是一位忠实的雪茄爱好者,两人共享之余,泰戈尔问:“Do you have a name of cigar in Chinese?”徐志摩答:“Cigar之燃灰白如雪,Cigar之烟草卷如茄,就叫‘雪茄’吧。”

也就在这一年,川北小城什邡一个普通家庭诞生了一个平常的男孩,取名范国荣。不过,这个男孩长大后,却因雪茄演绎出一段荣光的故事。

罗锅巷烟麻局

给贺老总造雪茄

上世纪20年代的什邡乡野,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烟田,这是范国荣年幼时对农村的印象。绿油油的烟草叶子,是童年范国荣的“玩伴”,遇到下雨,随手摘一片叶子顶在头上,回到家一摸脑袋,一脑门子全是烟叶油。

作为家中独子,范国荣很受父母宠爱,但艰难的世道,逼迫着这个贫困的家庭做出改变。10多岁时,范国荣便被父母送到雪茄作坊当学徒,会卷制雪茄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精细活里,父母希望范国荣能够练出耐性和手艺。

到了1956年,公私合营的浪潮在全国推开,在什邡雪茄卷制界小有名气的范国荣,被选送进了益川烟厂,一身手艺活,为他换回了一个“铁饭碗”。这份铁饭碗,带给他的不止是一辈子的稳定,更因1964年至1976年之间的经历,使得范老即便在90多岁的高龄,仍然能将那段日子记得清清楚楚。

早在1958年,贺龙元帅就对什邡雪茄寄于殷切关怀,工厂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高端雪茄研发工作,政治合格、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又出生于农村的范国荣,在1964年那个秋天,成为了四个幸运者中的一个。

“1964年秋天的一天,厂里的书记通知我们几个人,明天休息一天。然后到仓库里带些最好的烟叶,带上洗漱用品,不用带铺盖卷,到成都去完成任务。开始也不知道是干什么,到了成都的罗锅巷烟麻局,才知道是给中央领导卷烟。在成都大概待了四个月,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人每天要生产100至200支雪茄。”

范老回忆说:“有人告诉我们,当时毛主席抽的是纸烟,犯了咳嗽病,然后有人建议拿些雪茄试试,主席试过之后感觉不错。我们也从成都返回到厂里开始给主席制作雪茄。”

老鼠偷走车间灯绳

惊动公安局上房揭瓦

在给毛主席卷制雪茄的最初阶段,所有的工序基本是范国荣一个人完成。老人说:“选烟叶、品尝、制作等等,进度很慢,有时候根本赶不上进度,后来厂里就选派了一些有底子的工人过来学习。”

特供烟性质比较特殊,如果发生质量问题,厂里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范国荣说:“有一次,几支燃不着的烟被卫生部封条盖章退回来,按照烟上的次号,很快查出是谁做的,并立即将其撤出特供烟组。另一次正在开会,领导正抽着的烟头弹出火花,将台布烧了一个洞。电话立即打到成都军区,军区派员到厂查访,检验的结果是烟芯太细和外皮筋未铲平。厂里针对这两点改进工艺,类似情况再未发生。”

当时,为了学习和掌握雪茄卷制技术,中央办公厅和北京市委的领导多次讨论,最后决定派北京的烟草技工到什邡“取经”。于是,由中央办公厅的孟景云带队,与从烟厂抽来的两名老工人一同前往四川。在什邡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中,北京的两位“老学生”潜心学习着四川师傅的每一点手艺。可是20天过去了,他们终究不得不说“实在学不会”。范国荣谈起这点很自豪,“我们都做了几十年,每次还是会出大量的废品,哪里是几天就可以学会。”

因为是给毛主席卷烟,安全最重要。“当时我自己生产烟的那个小屋,安全措施非常到位,周围拉着钢丝网,钢丝网是第一道防线,然后是屋门。进屋以后,特制的烟放在一个上锁的大铁柜子里,铁柜子里还有一个上锁的小柜子。每次逢年过节要放假的时候,各路门窗上都要上封条。”范国荣老人一边比画柜子的大小,一边回忆着。“平时门是随时上锁,谁要想进我的屋子,必须要经过党委书记和厂长的特批才可以进去。如果有陌生人进去了,要记下这个人的长相,说了什么话立刻向上汇报。”

范老的故事里提到一个细节:“有一次放假回去,我把门上的封条拆了进去。进门拉灯绳,手在门口墙上一摸,灯绳没了,找来找去没发现。和厂长说了之后,厂长立刻就和县公安局来了,成都军区也立刻派人过来了。你想,封条、门锁好好的,可灯绳没了,怎么回事?后来他们爬上屋顶检查,揭开瓦盖的时候才发现,灯绳被老鼠拿来做了垫窝。”

范国荣工作证

时光仿佛倒转

回到记忆深处的荣光

1971年后,为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无误,范国荣来到了北京。

入京是在1971年秋冬之际,北方的秋冬和南方的秋冬,有着千差万别,南方即便在深冬也满眼都是绿,而越过了秦岭,绿色也已消失殆尽。从不曾去过北边的范国荣,记忆里的第一场鹅毛大雪,便这样到来了。

已经选定的南长街80号,为了生产的方便,开始了功能改造。作为生产区的里院,房上装有铁丝网,室内按手工卷烟要求,分为卷烟、吸烟、蒸烟三个套间;外院是宿舍、食堂等生活区。平时大门紧闭,附近的居民谁也不知道这里是何处所在。

在这个院里,当年在手工作坊里磨练的耐心和细心,全部都派上了用场。用料按等级管理、卫生制度按301医院的卫生标准、进出按保密单位管理标准。

真正“完成任务”,已经是1978年。1976年,特供小组的工作随着主席遵照医嘱戒烟而接近尾声,又为中央其他领导人卷制了两年雪茄后,小组在1978年停止了所有工作。 “我1979年退休,在这之前我们给大使馆和别的首长卷制雪茄。”

2014年,范老应邀回长城雪茄厂参与特供小组进京50年纪念活动。那天,当他路过手工卷制台前时,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下来,满是斑驳的双手,将一束束烟叶整理抓裹,在那一刻,时光仿佛倒转,又一次回到了记忆深处的岁月。

评论 1

  • 北海之滨 2020-09-26

    [得意]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