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二师兄”价值上百万 基因猪让异种器官移植成为可能|寻访黑科技

封面新闻 2020-09-14 21:41 87527

【云上科博•寻找四川黑科技】

封面新闻记者走访四川21个市州,寻找当地网红气质黑科技产品,揭秘她们诞生背后的故事,展示科技创新的“蜀”川最牛。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器官短缺一直是制约器官移植领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每年有大量晚期器官衰竭的患者因等不到器官移植而死亡。

2005年,潘登科博士自主研发,成功培育中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猪,为异种器官移植事业奠定了基础,15年来,潘登科带领着他的团队精心钻研基因编辑与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低免疫排斥医用猪。2020年6月,国内首个医用小型猪产学研繁育基地在四川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内落户,预期3—5年内肾脏、胰岛细胞移植进入临床试验。

9月21日,四川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作为内江8家参展企业之一亮相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向公众展示这一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科技。

1

借助基因编辑

猪到猴异种肾脏移植存活32天

9月13日,封面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四川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潘登科博士,听他讲述了这项寄托着无数人希望的“黑科技”。

“器官移植的瓶颈在于供体严重短缺,而目前这一问题最可行、最有效和最快速的解决途径是异种器官移植。”潘登科说,异种器官移植的优势在于器官供体来源充足,且可以批量化、工厂化生产,猪和人同属于哺乳动物,器官大小又和人比较接近,它的生长周期短,最适合试验研究。

但是人是灵长目,猪是偶蹄目,这两个完全属于不同种类的物种,怎么才能够实现器官的移植呢?潘登科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排斥反应的问题,主要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猪对人的异种抗原编码基因,这项工作他的团队从2010年开始,做了三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上百头猪上试验,最终试验成功,如今已经繁育到了第六代。

此外,还需要敲入能够抑制人体免疫排斥反应的基因到猪身上,从2012年至2018年,为了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6年的时间潘登科不断改进,从未放弃。2019年中科奥格与海医二院、武汉同济医院合作,临床免疫抑制条件下猪到猴异种肾脏移植存活32天,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

建立高标准繁育基地

打造器官供体工厂

为促进猪在医学上更多的转化应用,今年6月,潘登科带着他的技术来到了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建立了国内首个医用小型猪产学研繁育基地。之所以选址内江,潘登科主要看中基地和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契合度高,在这里孵化成长,有利于公司未来发展。

基地总占地面积约100亩,一期工程约10亩已建成,包含小型猪繁育的各功能区及手术室、实验室等,是高标准的医用猪试验基地、器官供体工厂等,目前有医用猪10种约200多头,主要开展保种、繁育工作,为科研院校、企业、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服务。“这些猪看似和普通猪差不多,但价值不菲,有的上百万。”潘登科说。

基于生物安全性保障,小猪生活场地要求干燥、通风、安全、方便,饲养过程中,对饮水、喂食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公司正在打造医用猪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都可追溯,为将来应用到临床上提供质量保证。

前几天,一批医用猪从基地运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某医院,用做心脏移植研究。

潘登科说,该基地将致力于国内医用猪和器官移植供体基因编辑小型猪繁育、研究和应用转化的新产业领域,建立医用猪体系与标准,为器官移植和生物医学作出贡献。

科博会数据·内江


内江,古称汉安,美称甜城,是孔子之师苌弘和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故乡,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地处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素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之称,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的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

近年来,内江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机遇,紧扣“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已建成国家级经开区、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个国家级园区,正加快构建“5+4+5”现代产业体系,以大数据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新医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

内江市已培育金鸿曲轴、中铁建、山川精密焊管等新装备产业规模企业57户,山川精密焊管的减震器跻身全国前三强,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成功研发的客货混跑技术世界第一。2019年 ,内江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27.56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利润5.49亿元,同比增长11.3%。

评论 1

  • fm1747360 2020-09-15

    加油💪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