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叶丽英:遇见凤眼果

封面新闻 2020-09-10 11:33 48322

文/叶丽英

遇见凤眼果,是在立秋时节。

一天早上跑步,突然感到有硬物磕脚底,低头查看,哇,地上一摊的红果夹及黑果实,应该是昨晚从树上掉下来的。在往回跑的时侯,看见一位阿姨蹲在那里捡拾黑果实。问了才知道,这黑果实在她广西老家叫九层皮,可用来焖鸡焖鸭及煲汤水。

九层皮?我捡起一颗看了看,果实乌黑硬实,圆不圆椭不椭的。抬头望树,枝干粗壮挺直,一树的绿叶红果,树叶大大长长的。我惊讶之前竟然没注意到路旁的这棵大树,它兀自扎根在瘠薄的斜坡上,粗放生长……

可以吃的九层皮?还真没有听说过。原来,这九层皮也叫凤眼果。嗨,说到凤眼果,我就有印象了,记得岭南名菜“凤眼果焖鸡”还曾上过央视舌尖节目。只是餐桌上的凤眼果是金黄金黄的,如此好卖相,大概是因为剥了“九层皮”所致。

凤眼果,除了叫九层皮外,还叫苹婆果、七姐果、罗昱子及潘安果等等。也许,每个名字都有说法,甚至还有故事或传说。这不,叫苹婆果的,必有佛缘。相传唐代三藏法师从印度带回苹婆树种,最早种植在广东韶关南华寺。自此,苹婆果树在适合其生长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凤眼果这个名字。顾名思义,凤眼果形似丹凤眼睛,眼角上翘且狭长。在炎炎夏日里,树上成熟的黑果子,藏在两角翘起且裂开的红色果荚里,鲜亮鲜亮的,活脱脱就是一只只窥探人世的丹凤眼。

听说,在广东岭南人家,想生男孩就种龙眼树,想生女孩就种凤眼树。怪不得,岭南盛产龙眼果,而凤眼果却少之又少。可谁曾想到,时至今日,人们崇尚大自然,向往原生态,本已“凤毛麟角”的野生凤眼果身价倍涨,网上卖价高达每斤65元左右,价格远超龙眼果。凤眼果摇身一变,成了摇钱树啦!时代不同了,有子有女才是“好”。

如此佳果就在眼前,可遇亦可求,何乐而不为?为了捡新鲜凤眼果,我赶早出门,谁知,待我跑到凤眼树下,那广西阿姨的塑料袋里已经装满了凤眼果,她打了声招呼,笑着走了,留给我的是一地的空果夹。我只好望树兴叹,看来明早得再提前半个钟出门了。

“咕咚!咕咚!”有凤眼果从树上掉下来了,一颗两颗三四颗,其中有红夹单果的“丹凤眼”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难道这些个凤眼果是专为我而落下的?我与鲜亮的“丹凤眼”对望着,感觉有股妖气袭来,再看,竟又有些许的妩媚了。恍惚之间,“丹凤眼”鲜活灵动起来,竟然在那浅唱低吟:遇见便是缘……

是的,无论早晚,不分先后,来了便有拾获。虽说不能“守株待兔”,但守株待果是可以的。树木花草皆有情,苹果树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被咱家的苹果砸中悟出来的;苹婆树道:唐三藏在吾处苦读经书,最终修成正果!

而我呢,站在凤眼果树下,没有被凤眼果砸中,也未曾树下诵读经书,自然也就“我还是我”啰。

其实啊,遇见凤眼果,就像遇见了惊喜,好意外,好兴奋好期盼。生活就是这样,挺好的!

【“浣花溪”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2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准确信息(不能错一个字、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5

  • 一步杀十人 2020-09-10

    若再回首,美丽满眼;默然处之,香溢心间!

  • 北城痞子 2020-09-10

    写的好,情真意切,我很感动。

  • 自轻舟去 2020-09-10

    写的真美...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