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邦本详解文翁的治学与治水,他的思想是今人学习之典范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9-07 23:03 78550

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摄影 陈羽啸

9月7日晚7点半,“名人大讲堂”邀请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彭邦本做客四川省图书馆,为观众讲解文翁的公学与治水之道。演讲结束后,现场的几位传习志愿者意犹未尽,他们纷纷和主讲人探讨文翁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对蜀地文脉的影响,彭邦本教授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一一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志愿者之一的李保诚先生是安徽人,和文翁是老乡,目前又在石室中学任教,石室中学又正是文翁所创办,正因为这两点他感到很荣耀。李保诚问:“文翁办学和培养人才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者有什么启发和借鉴之处?”彭邦本教授说:“文翁兴学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文翁是用仁爱来教化学生,而且他喜欢谆谆善诱,不是用那种强制性的手段,来约束和强制被教育者接受他的思想,而且他还把教育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文翁出行时都要把学生带在身边,让他们参与这个社会治理实践,让他们在学理论的同时也培养他们实际办事的能力,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从文翁这样一个榜样的身上学习很多东西。”

彭邦本教授认为,文翁是用言传身教的方法,把有身的教和无言的教结合起来教学生,这很高的境界,过去有一句话叫“师不言”,老师不说,用自己的行为来教学生,所以身教比言教还要重要。“这是对我们今天的老师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当然他对待学生很平等,他的招生政策,有教无类,这种平等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是我们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范例,我想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今后加以弘扬的。”

张衡女士是四川博物院宣传营销部负责人,她说:“文翁擅长治水,众所周知,文翁治水的经验放在当下有什么学习借鉴意义呢?”彭邦本教授回答她:“关于蜀地治水,如果我们把文献和考古结合起来,就发现它的历史渊源是非常古老的。水是生命之源,一部人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人与水打交道的历史。”彭教授指出,商鞅变法时的关中地区也是大兴水利,李冰的水利也是弘扬了大禹以来的治水传统,重视水利的传统其实不仅是蜀地,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因为要保持国泰民安,国计民生必须如此,否则就难以持续。

来自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的六年级学生马乐悠认真地听完了彭邦本的整场讲座,小姑娘问彭教授:“在文翁之前,中国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公立学校,那在此之前全部都是私立学校吗?文翁创办的公立学校对当时的私立学校有什么积极的影响吗?”彭邦本教授首先给她点赞:“这个问题非常好!”接着他回答:“在秦以前,相传曾经有过公办学校,这些公立学校的特点是为统治集团办的,统治集团之外的那些被统治的对象是没有资格入学的,文翁办的学校虽然也是公办学校,但实行的是有教无类的办学方式,用我们后世的话来讲就是开门办学,把大门打开,条件放得很低,普通的人都可以进来。”

彭邦本教授认为,当时文翁办的学校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特点,是一种新的教育精神和办学模式,所以他是很了不起的。彭教授还称,在文翁办学以前,民间肯定有私学,“比方说当时的董仲舒这些大儒应该也是从私学学校里出来的,而且他自己也办私学。”彭教授对提问的马乐悠同学说:“董仲舒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等你长大一点,你可以去看一看《史记》中的《董仲舒传》,那里有非常清楚的记载,董仲舒曾对汉武帝献策,讲到英明的君主应广泛培养天下人英才,所以他主张郡县办学,其实这是吸收了文翁的先进经验。"

当天来听讲座的观众也有一些幼教老师老师,罗敏文就是其中之一,他向彭邦本教授请教:“今天现场我也带着我的学生一起来到了现场,想请您谈谈,小朋友们在文翁身上应该学习到哪些品质或精神?”对此,彭教授谦逊地说:“对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而言我是门外汉,但是我也愿意简单回应一下这个问题,教育的确就该从年龄很小的时候就抓起。所谓’少好学’,从小就好学,文翁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功绩,这么大的政绩,和他从小爱学习是分不开的。第二,幼教老师也要学习文翁仁爱的精神,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