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融入国家战略 四川北川“5.12”纪念馆力争成为文旅“新地标”丨寻找成渝文旅新地标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8-28 16:34 69096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姚茂强

位于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正在参评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的“寻找成渝文旅新地标”评选活动。在子榜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的角逐中,“5•12”纪念馆一直备受关注。

纪念馆管理中心主任冯正碧表示,纪念馆向世界讲述了中国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科学发展三大奇迹,纪念馆室外遗址原貌保存世界最大、堰塞湖库容量世界最大、断层瞬间错层世界最高,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是开展地震灾难研究和防灾减灾教育不可复制的珍贵资源。

“目前,四川、重庆正加强成渝之间战略合作,我们将挖掘独特优势资源,全面融入这一国家战略,吸引成渝市民前往开展研学实践游,让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成为名副其实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冯正碧说。

特性:纪念馆是“活化石” 是不可复制的珍贵资源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级特大地震。波及中国四川、甘肃、陕西等10个省、区、市,灾区面积50万平方公里, 89149个鲜活的生命离开我们,374643人受伤,经济损失高达8451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冯正碧说,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包含室内馆和室外遗址,室内馆主体建筑为同济大学设计的“裂缝”,寓意为“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占地14.23万平方米。馆内陈展主题《山川永纪》真实记录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的历程,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的以纪念地震为主的主题纪念馆。

室外遗址是全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规模最宏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灾难遗址区,总保护面积1.2平方公里,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是开展地震灾难研究和防灾减灾教育不可复制的珍贵资源。

成果:接待1407万人次 融合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

“从对外开放到现在,我们已接待社会各界的参观者1407万余人次。”冯正碧说,纪念场馆既是价值场、辐射场、裂变场,也是信息场、信仰场、修炼场,是物质与精神、历史与现实、平凡与伟大、理念与行动、科学与价值的统一体,能抑制负能量,激发正能量,可以辐射多种效应,是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纪念馆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大力开展防灾减灾等社会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军营、进基层、进校园”活动,丰富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并与传统文化融合到一起,既丰富了传统文化内容,又避免了防灾减灾等社会教育的枯燥乏味。

未来:加强成渝“校馆”间合作 将建成世界级基地

“我觉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给纪念馆带来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将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让场馆真正走进重庆、贴近重庆。”冯正碧说, 纪念馆是开展地震灾难研究和防灾减灾教育不可复制的珍贵资源,目前,四川、重庆正加强成渝之间的各项合作,纪念馆将借这一契机,多层次、多角度与当地政府部门、各大学校合作,开展学生思政教育、校外实践、防灾实训和职工素质提升等活动。同时,纪念馆可以“借智”重庆高校,开展遗址保护和防灾减灾领域的学术研究合作工作,既提升地震纪念馆的影响力和知晓度,也使抗震救灾知识教育传播范围更广、效果更佳,从而增强纪念馆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下一步,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作为中宣部确定的“三基地一窗口”,将进一步发挥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把培训青少年学生、志愿者队伍作为最终落脚点,增强社会公众的整体防灾减灾意识。充分发挥其纪念、展示、宣传、教育、科研功能,并将建成世界级的地震灾害研究基地和地震科普教育基地。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