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老友记

封面新闻 2017-12-10 00:07 30715

文人写美食是一个传统,且不说苏东坡、袁枚等古代文人,梁实秋、汪曾祺等美食达人者的现当代作家,也比比皆是。成都的李劼人、车辐写起美食也是经典。陆文夫1983年发表于《收获》的《美食家》,在文坛上享有盛誉,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显示出某种永恒的魅力,“美食家”这个称谓也由此风行。在当下,也有不少写美食的佳作。

不是详细地罗列的菜谱,也是不是告诉大家某个地方有什么好吃的觅食指南,而是我们与食物的一场永不落幕的老友记,一卷卷饮食浮世绘。

历史学女硕士的美食文学

(《人和食物是平等的》殳俏)

中央十台《人物》栏目曾经有一辑特别节目《关键食客》。节目搜罗了北京上海广州长沙香港等地方一些爱美食的人。上海的关键食客就是殳俏。一个生于八十年代的女孩,一个毕业于复旦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史学硕士。殳俏写到的美食非常广泛,从便利店,到路边摊,从面包店,到顶级馆,从鲜红的面条到炸鱼薯条。她是在写美食,但又不是在写食物本身,而是用另类的角度去解构美食或者食物。更多的是作者作为一名历史知识丰富的达人,将食物当作研究对象,面对食物时各种各样的知识延伸。见识广博得让人惊叹,殳俏到底读过多少书?书中涉及人物非常广泛,从德川家齐有55个孩子到阿加莎.克里斯蒂酷爱在侦探小说里大写美食,从朱利亚比诺什的《浓情巧克力》到大卫赫尔的小说《美食》,从夏目漱石因为胃弱而一生都“在与美食进行着又爱又恨的斗争”到《尤里西斯》中布鲁姆的妻子对面包的热爱,当然还有大量关于《红楼梦》的写美食的片断以及张爱玲文字中所涉及关于食物的话语。虽然用典很多,但殳俏的文字非常活泼有趣,率性,真实,自然,让读的人非常快乐。

一个记者的“浪食记”

(《浪食记》王恺)

“从峨眉山另一边下来,是洪雅县的高庙古镇。人们卖菜,卖鸡蛋和用草绳拴着的俊俏的本地大公鸡。这种鸡,是制作原始鸡公煲的权威:提前告诉餐馆老板几个人吃饭,他会决定杀一只多大的鸡飨客,做成非常简单的川地民间的半汤菜,鸡块剁开加豆瓣辣椒爆炒,然后加青花椒、二荆条辣椒、青笋片、土豆片等一切当季蔬菜,殊为美味。”当记者经常会外出采访,遇到各地名吃特色的机会也多。记者王恺就将他多年浪迹于民间食物间的亲身经历写成一本美食文集《浪食记》。在这本书中,王恺写的食物不拘一格,从东北街边的烤羊肉串,到四川小镇的十年陈高粱,再到巴黎越南餐厅的一碗米线,大多为日常饮食,也有高级餐厅的精致美食。他将中国各地乃至世界隐蔽角落里的各样食材与烹饪方式娓娓道来,并在其间隐隐勾连出一个历史悠久、散落于民间的饮食秩序系统。 他写美食,亦写美食背后的人心故事和人情世相,围绕食物而展开的服务员、餐馆老板,以及食客的众生相纷呈于作者笔下,慰藉你我于寂寞时渴望陪伴的心灵。

舌尖上的导演:“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至味在人间》 陈晓卿)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认识了那么多中国的美食和美食背后的故事,也让普通读者对于美食文化有了更多探求。除了拍纪录片,陈晓卿的美食文章也是独具特色,他喜欢钻研街边巷尾小馆子的独门看家菜,喜欢跋山涉水跟着朋友品尝各路不上台面的特色江湖菜。在他的美食文集《至味在人间》中,陈晓卿分享他作为一名美食爱好者的十年饮啜笔记。他将文字化作原料,以散文为碗钵,佐以故事人情之盐,把关于食物的独家记忆蒸炒煎炸而成此书。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从食客厨子店小二谈到饭菜与共那一人,他都涉猎到。归根结底,陈晓卿说,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诗人的妈妈

(《妈妈的柴火灶》二毛)

有人说二毛“做着一件油腻腻的事儿,却充满诗意”。二毛自己开餐厅,研发私房菜,在民间寻根觅菜,备受欢迎。他这一身功夫来自从小的家传,这应得益于二毛有一个好妈妈。在《妈妈的柴火灶》中,几乎每篇文章都提及小时候妈妈怎么处理那些日常的食材。《妈妈的柴火灶》是一本怀有浓浓怀旧情调的美食文化随笔,全书以菜谱划为各节,配有精美插图数十幅。作者二毛以温暖轻松的笔调,讲述了幼时母亲为贪吃的孩儿做的一道道动人的菜肴。并从各个角度讲述了各路美食的源流、历史,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全书弥漫着亲切的市井气息和淡淡的人间烟火味。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