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夜读|从哪一刻开始,你的朋友圈屏蔽了父母?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8-14 20:00 134931


阅读生活,聆听美好,欢迎大家收听今晚的封面夜读,我是主播小野。今晚,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文章是:《从哪一刻开始,你的朋友圈屏蔽了父母?》

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这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不管什么时候提起,总能引来许多人围观。因为很多人都干过这件事儿,就算没屏蔽,也分过组。原因很简单,不想让父母担心,或者过度干预自己的生活。

父母何时成了圈外人?

你们还记得什么时候屏蔽了父母吗?我没有屏蔽他们,但是分了组,具体什么时候已经记不清了。或许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深夜下班,拍了张路边昏暗的灯光,发了条朋友圈开始。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只是不想父母担心,于是养成了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在这样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朋友圈早已成为对外的窗口,不断分享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总有那么一些动态是不想让某些人知道的,其中就包括父母。隔着一个时代的距离,父母或许了解,但已看不清我们世界的忙忙碌碌。比如有时我们感慨一下人生,很快爸妈就会追问:出啥事了?偶尔深夜吃烧烤,他们就“苦口婆心”地说:女孩子半夜不回家,还吃这么多垃圾食品,这都是致癌的!辞职了在朋友圈抱怨两句,父母保证每晚都睡不好,直到重新找到工作……

再不然,就是被爸妈转发的各种虚假新闻、伪科学、励志鸡汤等刷屏。这种情况下,为了眼不见心不烦,或者不想让父母担心,屏蔽、分组就成为了一种选择。

父母最希望看到的是子女工作顺利、生活幸福,一旦子女的言行与这个目标不匹配,就会表现出过度的关心。而这种关心,逐步变成了遥控指挥,让好不容易独立自主的子女重新产生了被监视的感觉。殊不知,成年的人世界是需要自我空间的,去消化那些难过、委屈、痛苦等负面情绪。

久而久之,父母就成为了“圈外人”。

为什么父母这么关注子女的朋友圈?

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里,吴昕妈妈说,自从学会了用微信,就始终看不到吴昕的朋友圈,后来才知道自己被屏蔽了,她失落地说:“现在你长大了,想要了解你,只能和别人一样,上网去搜了。”

父母为什么这么在意子女的朋友圈?因为这是一个不用打电话那么正式就能了解到子女动态的方式。幼儿时期,父母就是孩子的全部。成年后,伴侣、朋友、同事占据了内心大部分位置,留给父母的位置越来越小。最先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是父母,因为我们的朋友圈有很多人,但父母的朋友圈只有我们。

当子女不再依赖父母,父母的心里就会空落落的。他们也需要安全感和存在感,而最关键的来源就是子女。“存在感”对父母来说也非常重要,在一次问候、一个拥抱、一个笑容中,就能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被需要“的资本。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父母子女一场,就是渐行渐远的缘分。花了半辈子的心血让孩子拥有了独立面对社会的能力,却发现自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茫然、惆怅、失落的感觉油然而生。不被需要,渐渐在孩子的人生里失去存在感,这是每一个中国式父母无法接受的事情。

于是他们开始笨拙却又认真地学习使用微信,一个字一个字地拼写出看似无聊却透露出爱与关心的文字。前几天,一则短视频感动了许多网友,上海黄女士教父亲用微信,然而父亲发的第一条朋友圈是女儿的照片,配文是“我女儿看见了吗”。

父母努力学习新东西,只为离我们更近一点。

屏蔽父母,别屏蔽关心和沟通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从前,即使相隔千里,一枚邮票也能寄去对家的思念;如今手机通讯再快速,却难得和父母聊一聊。

在朋友圈里选择性地屏蔽父母,有爱的成分,也有逃离的情绪。当父母无法给予我们足够空间的时候,这也是一种无奈却颇具智慧的退让。就像马东在《奇葩说》中说的那样:屏蔽是一种保护,它让我们留下空间,避免我们因价值观不同而产生冲突。

但是朋友圈屏蔽了父母,不要借此屏蔽所有的关心和沟通。我们所在意的“代沟”,历来就有,它并不是时代的产物,但却随着时代飞速发展而更深。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填平代沟。我们要做的是搭一座桥,既能相互分享,又能有所分隔。

父母努力地想要跟上我们的脚步,我们何不放慢脚步等等他们呢。要知道他们花了很长的时间等我们长大。俗话说关上了一扇门,总得打开一扇窗,主动打个电话,发个信息,通个视频,让父母看一看我们的生活状态,展示一下我们见识的世界,让父母知道他们一直在被我们需要着。闺蜜逢年过节除了有事耽搁,不然必回老家,她说:“一年365天,我只有二十多天能和他们在一起。”

曾经我妈说:“不管你走到哪,是否成家,在我们眼里,你都是孩子,这辈子都操心不完。”现在我也当了妈妈,看着身边才几个月大的女儿,才明白这句话。

18岁的你嫌父母唠叨,28岁的你忽略父母的存在,但到了后来你会发现你拼命想逃离的,是你永远再也找不回来的。不管脚步再匆匆,也要记得回头看看注视着你的父母。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主播:小野
文章作者:胡丽苹
来源:封面新闻特约作者
监制:王浩野 罗志强
美术设计:姚海涛
封面新闻听封音频工作室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