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叶忠钧:来一碗凉糕

封面新闻 2020-08-11 11:14 56034

文/叶忠钧

“老板,来一碗凉糕。”每到午饭时刻,走进餐馆就是这句话,遇到太热的天气,吃什么都是没胃口的。

瓷碗盛着的凉糕,一看便是用白米捣成,磨成浆,自然冷却,不太复杂的工艺后放入冰柜;需要时直接用刀划出一块,加一勺红糖,再插入一个铁勺盛出,就可以吃了。

我拿起勺子从中划出一条线,和着红糖不断搅动、拌匀,舀起一口放入嘴中,清甜可口的味道,足以融化掉整个夏天。一口一口地舀入,不用嚼,随着红糖和白米浆滑入嘴里每个角落,感觉就像如沐春风。一碗凉糕如果吃完没尽兴,可以再叫上一碗。

说起凉糕,便会想起川南的传统小吃,很多人不知道它发源于宜宾。除味道香甜沙软、清爽可口外,还有解毒排脓、利水消肿、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效,实是解暑良药。

儿时,只要一到夏天,每日都会在老街上张望,看见推着车的、挑着担的,吆喝着“凉糕,凉面,凉粉,冰粉”便会异常喜悦,拿着一块钱,就可以打上一碗。那时的凉糕和凉面,到了8月,会在下午占领半个中城镇——这是当初兴文县城还不叫古宋的时候。

慢慢地长大了,凉糕也卖到了两元、三元,凉面也是这样。直到现在,凉糕是5元一碗了。

然而,蓉城的凉糕再怎么可口,都不如川南的正宗。因为本味的凉糕不会用白米捣碎,而是用绿豆捣成,也就是我们当地的绿凉糕;当然还有用黑米做的黑凉糕,味道也很纯。只是长大后,家乡的凉糕更多也是用白米取代了绿豆和黑米,慢慢地,白凉糕便统一了全天下。大学后每每归家,走遍县城的几条老街和繁华都市,基本上看不见绿凉糕和黑凉糕时,就会心生遗憾。

提到宜宾,很多人会想起燃面,想起五粮液,想起酒都;提到兴文,很多人会想起石海,想起苗寨与僰道。提起凉糕,很多人却不会想到这些,但凉糕源于宜宾,雄踞川南,却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宜宾人走到外地,会因五粮液而自豪,以燃面来召唤同僚;但在夏天,徘徊于街头巷尾时,会不会也叫上一碗凉糕,以解暑热呢?

慢慢地夜深了,笔落到此处,口干舌燥,喝完一杯浓茶,又是一个睡不着的深夜。其实炎热的夜晚,我也不想喝茶,此时若是有一碗凉糕,该有多好?

突然想起吃不厌的凉糕,其实在意的或许不是凉糕,是巴风蜀味,是民俗,也是远去的民风。我想,如果再回到故地,一定还要走遍大街小巷:“老板,来一碗凉糕……不,一碗不够,来两碗。”

【作者简介】

叶忠钧,号荣枯,四川兴文县人。四川省青少年文学院高校联络部部长、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新苗文学社”教材编委,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宜宾市作家协会会员、兴文县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历史和时政爱好者,军事发烧友,喜欢法、道、儒三家与国学,爱好阅读、听歌、写作、旅游、上网,以太史公之言为座右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时光”栏目征稿启事】

讲真实故事,自己的,他人的,都可。字数控制在1200字内,原创首发。面向四川省内征稿。勿用附件,标题务必注明“时光”。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1

  • 仙女下凡 2020-08-31

    马上就去买凉糕吃!!!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