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夜读|青春崇拜不如有备而来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7-22 20:00 107271

阅读生活,聆听美好。大家好,欢迎收听封面夜读,我是今天的主播小野。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文章是:《青春崇拜不如有备而来》。


上周一条新闻触动了我:美国一个研究团队在《柳叶刀》上发文,2064年前后全球人口将达到峰值97亿,然后开始走下坡路,到本世纪末,日本、韩国、泰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的人口将减半。

老年化社会,是一个已经摆在未来的问题。尚未迎来中年危机,就得惦记着给老年生活留一条后路了。我琢磨了一天,发现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综艺,没有一个是展现,或者说“教”我们怎么去适应老年生活。无数人都忙着告诉年轻人,怎么去激荡、恣意。在商业浪潮的推动下,年轻人有成为了商家的“必争之地”,老年人似乎被舍弃了。美颜、少女感、去油腻……想变年轻的人很多,却没有人想要变老。

2019年以前,我还没有琢磨出这个社会的“青春崇拜”,可能也是因为我忙着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忽略了周围的变化。今年五四节,一部《后浪》横空出世并持续发酵,充斥着社交网络让我不得不看。

看过《后浪》的人,如果觉得自己是被代表的那群年轻人,会心潮澎湃那么一下子;如果像我一样觉得自己属于前浪的,则会感觉“有被内涵到”。虽然《后浪》的初衷是要否定“一代不如一代”,但表达出的情景依旧是“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固定结局。

作为一个看着《北京人在纽约》《大宅门》等电视剧长大的“不惑者”,对于这样的青春崇拜更有感觉,因为我的上一代和下一代,如今看的都是各种网剧、综艺,偶尔的群像的、爆款的电视剧,不是《欢乐颂》就是《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这样的反映年轻人生活的。

是的,对我来说,30岁多也是年轻人。即使已经不惑的我,还在为发家致富努力呢!有时候躺在床上想一想,不惑而已,距离花甲之年还有整整20年要折腾呢,还能干出多少事情啊!尤其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倒逼着,脱离了年轻时凭着一腔热血行事的风格,凡事都带着“有备而来”的气魄。

前浪真的会死么?其实这个社会,依旧是中年人、老年人支撑起来的,只要精力充沛又有阅历,做事情是很容易成功的。而年轻人,不可否认充满创造力,现如今互联网上的内容,是由他们支撑起来的。但一切皆是双刃剑,现在的年轻人日子也不好过了。

在更加“以瘦为美”的时代,年轻人不敢吃胖,都在节食、锻炼,胖子要承担更多的舆论压力;与此相对的是,食物更加精细多样,有诱惑力的食物太多了且垂手可得,口腹之欲得到空前满足的同时,身体机能也能急速被消耗掉。在全民“照骗”的时代,直男自拍是被嫌弃的,美颜什么的是基本操作,要拉长腿,去掉所有痘疤、收个腰才能算合格,至于像不像本人,符不符合人体工学都不重要,美才是王道。在资源为王的时代,寒门出“明星”的几率被降维打击,以前参加“超级女声”可以横空出世成为全民偶像,现在一年几茬选秀,就算唱跳双绝也难保证出道后不会“查无此人”,没有签署合约就没有平台来捧,没钱支付版权甚至就没法上台表演。

社会在精细分工的同时,又设置了无数门槛,让年轻人的向上通道变多的同时,又让一步登天变得更加艰难,因为,大家都见的多了,懂的多了。谁的青春不迷茫呢?青春虽然拥有着无限可能,但其实都得建立在本身有价值的基础上,青春是宝贵的,因为它不仅代表着时间,且代表着一段最有冲劲的时间,正是我们最容易上价值的时刻,不容浪费。

人人都会变老,也终有一死,这个过程,我们也反抗不了,只能挨个经历。年轻人们终究会变成支撑这个社会的中年人、老年人,青春崇拜和中年唱衰真的大可不必,没有了前人栽树,哪来后人乘凉呢?

疫情期间,有太多年轻人没有了工作,在家里茫然自失,边着急边葛优躺,也有太多老年人精进厨艺学会直播,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得丰富多彩。

神奇的是,很多时候年轻人和老年人还会在一个起跑线上:我的儿子和母亲都学会了开直播,他们俩一个是为了上学,而另一个是为了教老年大学的学生们。在我们一起琢磨着直播的时候,年龄真的不重要了,儿子确实更加拥抱互联网,上手超快;但身为老师的母亲后来居上,琢磨出了更多功能,甚至传授经验给小孙子。

正是因为目睹并陪着家人经历过这一切,我会觉得不能没有想法地坐等岁月过去,成为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前浪”。任何年龄,任何领域,任何时间,想要过好一生,向上的精神力、创造力很重要,它是无关时间,无关价值的。

主播:小野
文章作者:大头菜摊主
来源:封面新闻特约作者
监制:王浩野 罗志强
美术设计:姚海涛
封面新闻听封音频工作室

评论 2

  • 彭初兰木甲 2020-08-31

    夜读帮

  • 英雄的欲望 2020-07-22

    夜读,我想要的,很简单。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