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乐兮:趣话武侯祠

封面新闻 2020-07-29 15:44 46091

作者:成都市棕北小学四年级一班周乐兮

(作者系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第四期“小小讲解员”)

故事要从1757年前说起,后主刘禅下了一道诏书,同意为诸葛亮修建祠堂。此时,诸葛亮已经去世28年了,但人们仍然无比怀念这位给西南地区带来繁荣安定的一代贤相,所以,听到这个消息大家万分高兴、奔走相告。就这样,全国第一座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修建起来了,但它并不是建在成都,而是位于陕西省勉县定军山下的武侯墓旁,也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的“勉县武侯祠”。

你可能会有疑问,既然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庙,为什么不称为“诸葛亮祠”而是称为“武侯祠”呢?大家知道,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官至蜀汉丞相,生前封爵位为“武乡侯”,去世后谥号为“忠武侯”。在古代,直接称呼他人的姓名是非常不礼貌的,被认为是“大不敬”的行为,特别是后人称呼古人,更是只能称呼其官职、爵位或谥号等表示尊敬。诸葛亮的封爵和谥号都带“武”和“侯”字,人们为了表示敬仰称他为“武侯”,所以纪念他的祠庙就称为“武侯祠”。

在第一座武侯祠诞生后,全国各地陆续兴建起许多纪念诸葛亮的祠庙。 据史料统计,四川曾有过30座武侯祠、云南曾有过34座武侯祠、贵州曾有过18座武侯祠,可见,纪念诸葛亮的祠庙数量非常多、分布范围也很广。成都作为三国蜀汉的都城,历史上曾有过7座武侯祠,应该是单座城市里数量最多的。成都最早的武侯祠大致建于西晋时期,位于少城内,也就是现今人民公园附近。此外,在诸葛亮的故居、草堂寺旁、九里堤等处,也都建有纪念诸葛亮的祠庙。但可惜地是,现在这些祠庙都已不存在了。

现在,全国保存下来的武侯祠共有14座。如果说其中哪一座名气最大,一定是位于成都南郊的“成都武侯祠”。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座武侯祠的变迁史,了解它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变大,最后名气又如何“盖”过刘备庙的。

公元223年4月,蜀汉开国君主刘备去世了,8月,刘备的灵柩在成都南郊的“惠陵”下葬。后来,在“惠陵”旁又修建了专门祭祀刘备的祠庙,也就是“汉昭烈庙”,但并没有修建有武侯祠。大约到了公元6世纪,也许是人们认为诸葛亮和刘备是君明臣良的典范,两个人谁也不能离开谁,就在刘备的陵、庙旁修建了一个武侯祠。也就是说,最早的时候,刘备庙和武侯祠是各自分开的。虽然当时的武侯祠规模不大,但人们缅怀诸葛亮的功绩和品德,前来凭吊祭拜的人却是络绎不绝,香火十分的旺盛。就连诗圣杜甫也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名句。而刘备庙前却显得十分冷清。

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也就是蜀王朱椿来到了成都。他看到武侯祠的“人气”、香火旺过了汉昭烈庙,觉得这是十分不符合君臣高低秩序的事情,于是下令废除了武侯祠,将诸葛亮的塑像“搬家”到刘备殿外的东侧廊房,这样,刘备、诸葛亮君臣二人都可以得到人们的祭拜。但人们似乎并不买这位王爷的账,反倒认为是刘备跑到诸葛亮的庙里去了,始终把改建后的刘备庙称为武侯祠。

明朝末年,这座祠庙在战乱中化为了灰烬。清朝康熙年间,在废墟上重建了祠庙,重建时将诸葛亮的塑像迁到了后殿,并增加了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的塑像,基本上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前君后臣、一庙二殿的格局,包括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五重建筑。只不过,武侯祠的地基较矮、规模较小,以突出汉昭烈庙的君主地位。但尽管如此,人们仍是将刘备墓、汉昭烈庙、武侯祠这三位一体的建筑群称为“武侯祠”,尽管大门上悬挂着“汉昭烈庙”的大字匾额,但人们一直这样称呼到现在。

毕竟,在人们心中,诸葛亮才是三国时最“亮”的那颗星。

给你一个舞台,展示你的文采!封面新闻作文频道长期面向全球征集佳作,散文、随笔、游记、小说……我们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只要你认为你的作品有真情,有文采,有个性,那就统统砸过来吧!欢迎同学们自荐,欢迎家长、老师、教育机构倾力推荐!想要了解作文是否选用、刊发,查看名师点评、征文活动、获奖信息等最新动态,请添加封面小作家微信:13018255608。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上传通道↓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