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川江摩崖石刻,标注历史水位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7-28 17:50 38923

□ 李晓亮

何为“摩崖”?“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在天然山石峭壁刻字,是摩崖。和新造景点,仿古建筑水泥雕篆的“碑林”区别,就在于“崖”字。

摩崖之最,简单搜索,就会发现盛产于山东。山东邹城高达15米的“鳌”字,曾号称世上“最大”石刻汉字。但,大数据似乎也打架,不信看看系列“山东造”:崂山“寿”字,据说高20多米,显然比鳌字大;滕州“龙”字高10米;青岛“福”字高37米;日照“日照”单字也高25米……

你长二十,我高三十,别处还有四十米的。量产批发“世界之最”,如比拼最大“烧饼”之类商业营销噱头一样,毫无意义,土味十足。

而有回顾历史,摩崖石刻,源于远古记事,盛行北朝,隋唐宋元,连绵至今。广义而言,文字造像,皆为摩崖。石刻文化,文学、人物生平、历史、医药和水文水利等,无所不包。观摩石刻,如穿越时空廊桥,对话古时先贤。这种见证历史,书写时代,铭刻记忆的精美传世之作,才有艺术价值、人文内涵。

而川江两岸,成渝两地摩崖石刻众多,珍品更不缺。贯穿“双城”的长江石刻,不仅有丰富历史内涵、史料价值,甚至还有造福当代的水文价值。

比如,以石刻丰富的瞿塘峡夔门片区为例。“西控巴蜀收万壑”,“众水汇涪万,瞿塘争一门”,“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如从巫山猿人遗址算起,短短几公里瞿塘峡,就浓缩两百万年文明史,是一个历史文化奇迹。

书法和文献角度,南宋赵公硕所书的《皇宋中兴圣德颂》,高4米、宽6.8米、共980字,字字笔锋稳健,丰腆自然,是世所罕见的巨型壁刻。而历史叙事方面,近代史也在夔门时刻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记载。

抗日名将冯玉祥“踏出夔巫,打走倭寇”,刻石明志,誓言铮铮——抗日胜利后,还有小诗酬和“打出夔门去,驱逐小倭寇。我曾题此语,刻在崖上头。胜利还都日,此愿果已酬。仍须共争取,和平与自由。”;“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也是无声的历史见证。

枯水石刻,也是川江文化一部分。 长江最古老水文站,有“世界水下碑林”美誉的重庆涪陵白鹤梁,唐清两代接力的“广德石鱼”,更绝。石鱼穿越千百年,甚至还能为今日三峡蓄水方案,提供参考坐标,标注历史水位。

川江文化,还有“枯水灵石、丰年预兆”朴素祈愿。但学过历史就知道,历史的三峡,从来由观念的水位决定。丰荒由人,而非纯客观自然水文条件。所以,双城经济圈建设,如今如摩崖一样,已划下深刻政经维度,也即将标注出未来双城发展的水位。

评论 8

  • 汶川县威州镇麦通村驻村工作队员 2023-09-22 发表于四川

    铭刻记忆的精美传世之作,才有艺术价值、人文内涵。

  • fm1032072 2023-07-17 发表于四川

    点👍

  • 勇士 2022-11-03

    沉淀厚重历史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