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现|数千年前,世界多地就有斜向古城

封面新闻 2017-11-17 20:26 32309

“我们的古蜀文明·成都城斜向之谜”系列报道③

成都城街道与古埃及Dionysias城遗址街道几乎可以无缝连接。

成都城斜向之谜,既然地势说、风向说、水流说、朝向说等都没有能说服得了人的过硬理由,那答案又是什么呢?来自四川省天文科普学会的刘聪百思不得其解。

他突然想到,在3000多年前的古蜀时期,成都城的街巷布局就是斜向的,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有没有类似的斜向古城存在呢?他把视野拓展到了世界范围内。

经过查找搜索,刘聪的新视野果然有了不小的收获:在埃及开罗城以南90公里的法尤姆省加龙湖畔,有一座公元前300年的Dionysias古城遗址,其街道布局也是斜向,角度为横向东偏南28.36°,几乎可以与成都城的街道布局无缝连接!

这极大地鼓舞了刘聪的信心。接着,他又在埃及发现底比斯(现卢克索)古城遗址也是斜城,角度为横向东偏南26.84°;约旦的杰拉什古城,意大利的诺尔巴古城、庞贝古城,伊拉克的纳西里耶城,维也纳古城等,也都是斜向古城,倾斜角度与成都城的角度相差不大,甚至几乎完全相同。

古埃及的Dionysias城和底比斯城

都是斜向布局,并且角度基本一致

公元前4世纪,古埃及被马其顿王国占领。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病逝,他的军官们为了帝国的继承权爆发冲突。

亚历山大大帝麾下将军托勒密,在巴比伦分封协议中成为埃及总督。随着马其顿王国的分崩离析,托勒密很快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公元前305年,托勒密宣布自己为埃及国王(法老),建都亚历山大港,开创托勒密王朝在埃及近300年的统治。

Dionysias城,就是在托勒密时代修建的。该城建在今埃及首都开罗以南90公里的法尤姆省加龙湖畔,纬度与成都接近。

托勒密是希腊人,他统治埃及后,在埃及推行希腊化。Dionysias这座城市,就是以古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命名的。

狄俄尼索斯在古希腊神话中不仅是酒神,还是植物神、繁殖神和欢乐神,供奉他的神庙遍及古希腊。

所以,大力推行希腊文化的托勒密王朝,在埃及兴建这么一座城市,就在情理中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Dionysias城逐渐被荒废,被黄沙所淹没。

神奇的是,在这片废墟中,至今仍矗立着一座完好的建筑——埃及最小的“大牌”神庙加龙神庙。

加龙神庙只有一扇较小的门,正对着东南方向。这说明,加龙神庙的方向是坐西北向东南,是斜向的。

Dionysias城的街道布局也与加龙神庙的朝向一致,横向为西北-东南方向,角度为东偏南28.36°。

刘聪将如今的成都城部分街道平面地图,与Dionysias城的街道遗址地图进行重叠拼接实验,发现两个城市的街道,相隔一万里,跨越2300多年,几乎可以毫无偏差地完美重叠在一起!

这已经难以用“震惊”来表达如此凑巧的事情了。

刘聪的目光继续往开罗以南搜寻。

在开罗以南700公里的尼罗河右岸,有一座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埃及中东部的历史古城卢克索。卢克索有一座大名鼎鼎的底比斯古城遗址。

埃及底比斯古城街道也是斜向的,角度与成都城相差无几。

从公元前2134年左右起,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孟苏好代布开始兴建底比斯,作为王国的都城,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史料记载,底比斯城曾经是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都城,是当时古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

鼎盛时期,底比斯有上百个城门,人口稠密,广厦连亘,极为繁荣,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被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称为“百门之都”,阿拉伯人曾赞誉它是“宫殿般的城市”。

公元前27年,底比斯被一场大地震彻底摧毁。如今,在卢克索和卡纳克一带,人们还能见到底比斯遗址的一些断垣残壁。

历代法老在底比斯建造了大量神庙、宫殿和陵墓。

闻名世界的卡纳克神庙,位于底比斯北部遗址上。它规模宏大,全部用巨石砌成,面积约24公顷,由17个部分组成,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庙宇群。

卡纳克神庙前有一条笔直的大道,其方向是横向东偏南26.84°,也是斜向的。底比斯古城遗址的街道布局,与卡纳克神庙大体一致,也是西北-东南斜向。

底比斯古城建于距今4000多年前,修建者为古埃及人;Dionysias城建于距今2300多年前,修建者为希腊人。

两座城市出现了惊人的共同点:街巷布局都是斜向的,并且角度基本一致。

约旦的杰拉什古城

街道布局斜向,角度与成都城相差无几

在约旦首都安曼以北40公里、海拔约600米的平原上,有一座目前约旦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城市遗迹之一,也是约旦重要旅游点的杰拉什古城遗址。

约旦杰拉什古城街道布局是斜向的。

“罗马之外的罗马”,这是考古学家对杰拉什的最佳概括。

这是在意大利之外,人们能看到的世界上最大、保护最完好的“东方庞贝”古城,比罗马古城还要完整。

早在6500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居住的痕迹。它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拜占庭、阿拉伯五麦叶王朝和阿巴斯王朝的统治,几度盛衰。

公元前64年,罗马军队占领叙利亚及其南部包括杰拉什在内的一些城镇后,杰拉什逐渐按罗马建筑风格兴建,建起了许多神殿、庙宇。

3世纪初,由于罗马帝国政治动乱,杰拉什古城走向衰落。

后来,随着拜占庭帝国的兴起、波斯人入侵和王朝的更迭,杰拉什又几度盛衰。

8世纪中叶,阿巴斯王朝兴起,定都巴格达,杰拉什又遭遇几次强烈地震,许多建筑毁于一旦。

到9世纪,杰拉什被沙土淹没,在地球上销声匿迹。

1806年,德国旅行家欧里赫发现杰拉什古城遗址。

从1920年起,考古队在该地不断发掘,沉睡的文明古迹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古城中的露天剧场,是约旦现存3个罗马剧场中最大的一个,保存完整。

杰拉什古城大剧院的舞台,也是横向东偏南28°左右。

巨石堆砌的阶梯看台可容纳3000多位观众。剧场中央有很好的回声效果,可以让看台上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清晰的声音。

该剧场直到现在还经常举办夏季音乐演出。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和卡雷拉斯,都曾在这里献唱。

剧场有一个巨大的方形舞台,其角度为横向东偏南28°左右。

与之呈垂直方向的是一条800米长的卡尔廊柱街,又称为列柱大街、罗马大道、杰拉什古城的东大街,因街道两旁如队列般整齐的科林斯式石柱得名。

杰拉什古城罗马大道。

这条大街当年是古城的中心大街,各种公共设施和神殿沿着大街两旁修建,其角度为纵向北偏东28°左右。

从目前已经考古发掘出的古城遗址来看,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杰拉什古城的街道布局,基本上是斜向的,倾斜角度为横向28°左右,与成都城斜向的角度相差无几。

意大利的庞贝古城和诺尔巴古城

城市精心设计规划,街道都是斜向

约旦的杰拉什古城被称为“东方庞贝”古城,那么,著名的意大利庞贝古城又是怎样的历史和布局呢?

庞贝古城距意大利首都罗马约240公里,位于那不勒斯附近,维苏威火山东南脚下10公里处。

意大利庞贝古城遗址平面图。

庞贝一词源于希腊语“Pempo”这个动词,意指“处死”,又译作庞培,以纪念古罗马政治及军事家格奈乌斯·庞培。

公元前8世纪,庞贝还是一个小渔村。在奥斯坎斯部落的兴建下,逐渐成为一座人口稠密、商旅云集的小城。

在经历希腊人和萨莫奈人的统治后,公元前89年,庞贝被罗马军队征服,成为罗马的殖民地。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加上良好的自然条件,庞贝成为罗马帝国的“后花园”。

庞贝古城和平发展了近160年,成为罗马帝国内仅次于罗马城的第二大城市。

到79年,庞贝已是富人的乐园,贵族、富商在这里营建了豪华别墅,城市人口超过2.5万人,成为闻名遐迩的酒色之都。

62年2月8日,强烈的地震袭击了这一地区,造成许多建筑物毁塌。地震后,庞贝人不离不弃,重建城市,更追求奢侈豪华。

79年8月24日(一说是10月24日),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

18个小时,厚约5.6米的火山灰,将庞贝古城湮没,也把它从人类的记忆中抹除。

18世纪初,一位历史学家意外发现维苏威火山附近曾有几座被湮没的城市。

1763年,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一块刻有“庞贝”字样的石块,沉睡近1700年的庞贝古城被发现。

庞贝古城位于维苏威火山南坡,周围是一片平原。

古城略呈长方形,有石砌城墙环绕,设有7个城门,14座塔楼。城内大街小巷纵横交错,街坊布局犹如棋盘,与中国的秦国都城咸阳的规划布局极为相似。

庞贝古城内,纵横各两条笔直的大街,构成城内的主干道,使全城呈井字形。

全城分为9个地区,每个地区的街巷交织。大街上铺的是10米宽的石板,两旁是人行道。

城市中最宽阔的大街叫丰裕街,街的两边是酒馆、商店和住宅。

丰裕街直通大广场,大广场三面围墙,呈长方形,广场四周建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这里是庞贝古城的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

从城市布局来看,庞贝古城是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的。笔直的街道为西北-东南和东北-西南走向,都是斜向。

在罗马以南50公里,还有一座曾经非常繁荣的古城诺尔巴,如今已沦为一片废墟。

意大利诺尔巴古城平面地图。

诺尔巴古城位于意大利西部拉齐奥地区亚平宁山脉的一座悬崖边缘,是意大利目前保留状况最好的数千年前城市规划的实例之一。

古城占地38公顷,扼守险要,由高大的石灰岩巨石城墙环绕,仅有一个城门供人进出。

数千年前,古希腊特洛伊城被焚毁后,特洛伊英雄艾尼阿斯逃出。据说,诺尔巴古城就是艾尼阿斯的后代和追随者们修建的。

公元前5世纪时,一群拉丁人迁到这里,开始繁衍生息。他们和当地30个部族结成拉丁联盟,与罗马帝国展开斗争。

冲突持续几个世纪后,诺尔巴人介入了第一次罗马帝国内战。

在与企图把罗马共和制复辟为独裁制的罗马将军苏拉的军队苦战几个月后,诺尔巴人战败,古城被毁。

1世纪,诺尔巴城被宣布废弃。

诺尔巴古城遗址显示,城内一条主干道呈横向西北-东南走向,倾斜角度为东偏南30.34°。

古城街道布局大致为方形和长方形,无论是纵向街道还是横向街道,都是斜向。

这表明,诺尔巴古城是经过规划设计而成的。

伊拉克的纳西里耶城

主要街道与成都城角度几乎完全相同

在著名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诞生了被称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摇篮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伊拉克第四大城市(前三大为巴格达、巴士拉和摩苏尔)纳西里耶城,建在幼发拉底河北岸。

纳西里耶城西南18公里,有一座被称为“人类第一座城市”的遗迹——乌尔古城。乌尔古城拥有7500年的文明史,6000多年的建城史。

伊拉克纳西里耶城街道布局为斜向。

大约公元前4500年,乌尔城还是一个苏美尔人建立的小村落。

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一地区出现了几十个城邦,其中就有乌尔、乌鲁克等。

乌尔城邦力量最强,吞并了一些松散的城邦,于公元前2600年建立了乌尔第一王朝,影响遍及整个两河流域,乌尔城成为一个繁荣的都城。

但乌尔城到第二王朝末期就衰落了。公元前2350年,阿卡德人萨尔贡王推翻了乌尔第二王朝。

公元前2113年(中国夏朝建立前后),苏美尔人趁阿卡德王国衰落之际,重新聚集力量,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仍以乌尔城作为都城。

乌尔城商业发达,与波斯湾及印度洋地区有贸易来往。

这个王朝持续到公元前2006年终结。此后,乌尔城长期隶属于巴比伦各大王朝,是当时两河流域南部的宗教和商业中心。

公元前4世纪中,因幼发拉底河改道,乌尔城周围的灌溉系统遭到破坏,良田变成沙漠,乌尔城逐渐衰落,最后湮没在沙土中。

1870年代,英国地理学者威廉·洛夫特斯等人开始发掘研究乌尔城遗址,乌尔古城逐渐被世人所知晓。

乌尔古城呈叶形,周围有城墙,南北最长处为1000米,东西最宽处约600米。幼发拉底河绕城而过,城墙北端和西端各有一个码头,东端有一小城堡。

伊拉克乌尔古城遗址,圈中为乌尔金字塔庙。

城中央西北部是塔庙区,至今仍矗立着雄伟的乌尔金字塔庙。乌尔金字塔庙建造于公元前2112年-公元前2095年的乌尔一纳莫国王统治时期。

乌尔金字塔庙的建筑为西北-东南斜向,乌尔古城的街道布局也是斜向。

受乌尔古城的影响,纳西里耶城的城市布局也是斜向。

纳西里耶城的大小街道笔直,街巷形成一个个整齐的方形或长方形,城市横向主要街道角度为东偏南28.32°,与成都城街巷的倾斜角度几乎完全相同。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